基于“教学做合一”,优化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作者: 沈璐【摘 要】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理论依据,指导小学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教学做合一”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结合英语新课标,指导教师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设计,有利于实现真正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 多样化 教学评价
一、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的适切性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 教育的重点着眼于知识的掌握,常常会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针对这种教学现状,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念, 解决了课堂理论与实践脱离的难题,《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同样强调育人的价值,这一点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如出一辙,英语学习要生活化、教学要情景化,这都体现了语言的人文价值,以及育人的目的。因此,运用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指导小学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优化途径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运用环境、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通过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学习语言,使学生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教学设计是实现以上过程的关键,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为理论基础,结合英语新课标的要求,笔者提出以下几种教学设计的优化途径。
(一)借助多元的教学方式,营造“教、学、做”相协作的氛围
小学英语课堂以学生的听、说、读、写为基本的考查方向,设计教学不仅要从单元整体目标出发,也要围绕主题进行设计,不能只停留在“教、学、做”认知层面,而没有意识到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其相互融合,三者相协作的效果才能体现,同时结合英语新课标中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的要求,实现设计的优化。以译林牛津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1 In class第一课时为例,语篇内容为描述上课的情景,包括“关门”“请进”“关窗”等词语的学习。在处理文本时,教师首先运用语音教学法,对本单元语篇中较难发音的单词进行练习,如window、 blackboard、close等,对于个别字母的发音,教师则引导学生运用TPR教学方法,这既符合三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教授重点短语,带动学生跟着完成open the book、close your book、sit down等动作,用肢体带动思想,加深记忆,形成行为上和思想上共同的感知;最后,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邀请班级某个学生扮演迟到的Mike,重现Story time板块的内容,模仿真实的场景,从而达到“教、学、做”三者相融合的效果。
(二)运用多样的教学环节,建立以“做”为核心的高效课堂
创建了“教、学、做”相协作的课堂氛围后,要明确以“做”为三者协作模式的核心,“教”与“学”均是围绕其开展,这与英语新课标中提倡的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参与与合作的要求相一致。因此,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应侧重于“做”的环节,用心设计,避免“填鸭式”教学,在“做”的环节中,师生互动,思维碰撞,以达到高效输出的结果。以译林牛津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 Story time板块为例,课文讲述Mike一家周六进行家务劳动,话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语篇的处理中,教师可以将“做”体现在课堂设计的三个环节,即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涉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在pre-reading中,教师采用了传统的歌曲What are you doing?作为导入,让学生听和看,初步尝试回答含有现在进行时态的句子,如We are having...,再提问“What are we doing?”由此,引出本次课的主题;进入while-reading环节,教师设置了“watch and answer”“listen and match”“read and fill”等任务,学生看视频、听录音、阅读填词等,不同任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各种“做”的过程中,对语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与提升,同时获得语篇语用的能力;最后是post-reading环节,需要学生们“做”起来、展现自己。为了这个环节有所展现,教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家务体验,拍摄一张做家务的照片,课上设计了与之相关联的教学活动——制作housework tree。学生被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组员相互提问“What are you doing?”以及“What is he/she doing?”,并用“I am_____ing.”和“He/She is ____ing.”回答。学生从对话中获取所完成的家务内容,如washing the clothes/dishes、cleaning the table、making the bed等,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短语写在树叶上,之后粘贴到各自小组身后小黑板的tree上面,利用tree的板书请学生以现在进行时态介绍各自小组都做了哪些家务。一棵树好似一个家庭,树叶就是家庭成员,此时,小组成员团结合作,如同家庭成员一般,此处结尾设计和课堂主题相契合,“做”放在课堂最后,不仅做到了有效输出,还实现了情感的升华。
(三)采取多彩的教学策略,营造以“学”为中心的趣味课堂
教学设计包括重难点的把握,板书内容和思路的设计等,如何让学习过程变得丰富有趣,这就需要设计精彩的活动和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1.思维导图让“学”更简单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博赞提出的,一经提出,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人类的认知由浅入深,通过浅层次的加工过渡到深层次的语义加工,借助思维导图,能够做到将零碎的信息进行组装,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容易与关联点产生共鸣,有助于新、旧知识的互通,学习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使学习变得简单而高效。以译林牛津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 Story time板块为例,本课时谈及中国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Spring Festival)、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和重阳节(Double Ninth Festival)。以节日为中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绘制节日的日期、人们会做什么事情等,使语篇内容简洁明了。
2.角色扮演让“学”更快乐
依旧以高年级的课堂教学为例,在每个单元的Cartoon time 中,主角都是Bobby和Sam,他们是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学生通过模仿他们的语言和行为,可以形象地理解语篇。例如,译林牛津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这一单元的Cartoon time,故事情节十分有趣,讲述了Bobby化身为战士,破解了密码,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最终解救了公主,而最后的结果非常戏剧化,解救的竟是Sam,这一结果特别符合戏剧的特点,具有典型性。语言“Help,help.”和“What a play!”充分展现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另外,人物的肢体动作也很有表现力。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戴上头饰、手持准备好的道具,如Bobby在城堡上挥手用的手绢、战斗中用的武器(剑),同时,旁白娓娓道来,整个戏剧虽然只有短短3分钟,但为课堂带来了很多欢乐。
3.融合绘本让“学”更丰富
课内外相融合教学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助力学生的成长,达到课堂优化的目的。如江苏版的丽声北极星绘本,每个单元都会有与译林牛津版相匹配的主题,以译林牛津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2 After school为例,这节课主要围绕学生们课后的活动展开话题,谈论每周做什么以及周末的安排,句型涉及“What do you do on 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这节复习课教师采用了绘本融合的方式,在课一开始,采用歌曲Days make a week复习一周七天,并展开文本的复习,结合绘本北极星Zob is bored主题,介绍Liu Tao 的朋友Zob,由“What’s wrong with Zob?”设下悬念,带领学生整体感知绘本,通过Zob这一主人公的情绪变化,带动学生思考放学后Zob可以做哪些事情,如collect space junk,最后,得出Zob可以做很多有意义且丰富多彩的事情。在课本与绘本的融合教学中,学生能够获取教材以外的知识,立足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绘本融合教材的方式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四)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打造“教学做合一”的幸福课堂
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或者局限于某一个环节、某一项活动中评价,都会造成评价缺乏层次。课堂活动中的评价应该贯穿于整个课堂,“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紧密结合的同时,在“做”的环节加强反馈的作用,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与评价,进而促进学生主动地去学。以译林牛津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第一课时为例,文本中就包含“Cool”“Nice”“Great”等对角色所完成的体育活动所进行的评价。当Liu Tao夸奖Wang Bing 时会说“Nice!”, 而在夸赞Mike时会说“Cool!”,最后当他们一起为Liu Tao欢呼时,会大声说“Great!”。这样不断增强效果的夸奖方式,可以让被夸奖者产生层次性的情感体验。如果学生回答出问题,教师也可用以上词语进行夸赞,这样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在这一课时当中,教师让学生模仿各种体育活动,并让学生们猜一猜,再让学生用肢体的动作表达夸赞,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
三、结语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以“做”为核心,“教”和“学”围绕其进行,从三者的内在关系出发,创设互相协作的氛围与情境;设计以“做”为中心的课堂活动,着力开展高效的单元教学;注意运用适时的评价机制,让课堂有效输出的同时,增加幸福感;以英语新课标为指导,让“思想”真正地照入“教学”,最后使学生获益。
【参考文献】
[1]何咏梅.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9).
[2]颜敏敏.浅谈“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