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课堂提问,提升思维品质

作者: 陈小玉

【摘 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材料和途径有许多,本文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为例,从“在导入时‘巧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在新授课时‘精设问’——发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在巩固时‘引探问’——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优化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课堂提问 适时有效 思维品质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内容,使用特定的语言结构,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本文将结合译林版英语教材的阅读教学课例,阐述在基于文本的感知理解、深入文本的内化记忆以及超越文本的迁移运用中,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问题设计,有效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一、在导入时“巧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是否恰当、导入方法是否有效,是决定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如果教师在导入时能巧妙设问,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提高其深入探究的兴趣。

(一)呈现标题时提问,培养预测能力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概括相应文本内容的标题,它是语篇主旨的高度提炼。教师在读前环节可以从标题切入,围绕文本标题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并引导学生预测新知,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

例如,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的Story time板块呈现了Mike一家人在周六上午和下午两个不同时间段内做家务的场景。教师在导入环节出示标题Helping Our Parents后询问学生: “Do you often help your parents do housework?What kinds of housework do you often do?Today, our friends are helping their parents, too.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it?”接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围绕标题自主提问:“Who is helping his /her parents?How do they help their parents?Why do they help their parents?”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教师从标题入手,提示阅读线索,学生围绕标题自主提问,提高了预测能力,有效调动了思维。

(二)观察插图时提问,培养观察能力

译林版英语教材插图形象、鲜活,承载着大量的信息,蕴含着与文本内容紧密相关的思维生长点。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从插图入手设计问题,让学生看图说话、看图思考,从视觉角度刺激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文本线索,了解文本的发展顺序和语篇大意。

例如,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6 In the Kitchen 的Story time板块呈现了晚餐前Liu Tao的父母在厨房做饭和晚餐期间Liu Tao享受菜品的场景。教师在教学前呈现教材中一家人做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预测文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谈话的话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师生教学对话如下:

T: Look at the picture. Where are Liu Tao’s family?Can you guess?

S1:Maybe they’re in the kitchen.

T: You’ve got it. How do you know that?

S1:Because there is a lot of food. I can also see a knife on the cutting board.

S2:Because his father is cooking and his mother is holding some vegetables.

S3:Because Liu Tao is touching his belly. It seems that he is hungry and he wants to know whether dinner is ready.

T:Well done. What foods  can you see?

S4:There are two tomatoes, a potato,two carrots and some other vegetables.

T:Can you guess what Dad is cooking?

S5: Is he cooking meat?

T:Good guess.

学生在两个核心问题“Where are Liu Tao’s family?”和“How do you know that?”的引领下,捕捉图中的细节,并猜测故事的地点、时间和人物活动等信息,有效地激发了其阅读兴趣和思维。教师顺势由图引出文本标题In the Kitchen,让学生运用句型“There is/are…”和目标词汇描述图片内容,同时渗透对现在进行时一般疑问句的学习。本环节以图促思,为后续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做好了铺垫。

二、在新授课时“精设问”——发掘学生思维的深度

在教学中,要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只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上,还要利用现学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去探索和创造,促进他们的思维向深度发展。

(一)适时追问,发展思维深刻性

追问是在学生回答了教师预设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回答中有思维价值的信息进行深度挖掘。这种教学形式,将学生的视角从零碎的语言知识转向知识的再构,从对浅表信息的获取转向对生成信息的关注,能再次激发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主动质疑,从而逐步培养学生深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例如,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的Story time板块主要讲述了Yang Ling、Su Hai、Mike、Liu Tao四位主人公的上学方式和居住地点。该故事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缩影,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教师抓住文本中人物的居住地点和上学方式之间的联系,通过追问将学生的视角从出行方式转向文本中人物选择某种出行方式的原因,从整体上建立起知识的内在关联,使复杂的文本信息变得清晰明朗。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将文本细节与其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四位主人公选择的出行方式是否合理,帮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学会根据自身体验表达思想。

当学生聚焦于探讨四位主人公的上学方式及其原因,尤其是Liu Tao乘出租车上学这一细节时,教师追问:“Is it a way of green travel?”这就将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渗透于文本之中,使文本解读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教师顺势引导,在同一情境下深度追问: “Can you try to give some advice about the ways he goes to school?”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设置系列问题,发展思维逻辑性

在学生整体把握文本话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问题为学生搭建语言学习的支架,帮助学生把握知识学习的脉络,建构文本意义,引导学生对语篇信息形成逻辑思考和表达,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3 A healthy diet的单元话题围绕健康饮食展开,Story time板块讨论了Mike和Yang Ling的三餐饮食。教师在话题引领下设置了以下问题:“What kind of food is healthy?What do they have for breakfast/lunch/dinner?Who has a healthy diet?Why do you think Mike has an unhealthy diet?How can we have a healthy diet?”

教师以问题贯穿始终,提问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列举健康食物的种类,从而导入话题;其次,通过文本细节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Mike和Yang Ling日常三餐饮食的种类和喜好,评判两人饮食是否健康;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个人实际,思考如何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形成均衡膳食的健康食物金字塔。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能有效引导学生从信息提取走向文本评价,并从中提升思维能力。

三、在巩固时“引探问”——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

英语新课标指出,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提升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创造条件让学生自我探究并自主解决问题。在课堂总结时,探究式的提问既可以为学生创设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习惯,让学生享受到自我创造的成就感,强化和完善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一)提出开放性问题,提升思维创新性

开放性问题是没有固定答案与评判标准的问题形式。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超越文本,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阐述自己的真实想法,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深化理解并发散思维,真正做到思维的迁移和创新。

例如,在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的巩固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周末生活(busy/boring),自然过渡到梦想中的周末生活的设计:“What’s your dream weekend?”让学生发挥想象,在组内展开讨论,表达对周末生活的美好向往。学生提出了如下设想:

Group 1:We should put study in the first place. We should do our homework on time. We can read books and take lessons to learn new hobbies.

Group 2:We can do some sports. It’s good for our health.

Group 3: It’s a family time. We can help our parents do housework. We can also spend time with our grandparents.

Group 4:We should have a time to enjoy ourselves and do things for fun.We can watch movies and eat delicious food to relax.

开放性问题能给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教师通过开放性问题促进了学生的语义建构和意义表达,实现了其对文本主题的深度理解。

(二)转换提问形式,促进思维升阶

优质的提问方式与优质的问题同等重要。因此,除了问什么,教师还需要关注怎么问。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实际情况,教师要能随机应变,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课堂上的优质提问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形式应由只需用yes或no来回答的一般疑问句向特殊疑问句句式转变,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低阶向高阶提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