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定位 巧妙衔接
作者: 程芳芳 汪慧绘本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载体,但幼儿进入幼小衔接阶段后,以图画为主的绘本将逐渐被以文字为主的文本取代。如何进行幼小衔接阶段的绘本阅读教学?本文以《小阿力的大学校》的阅读教学为例,谈谈幼小衔接阶段的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一、系统解读绘本
1.探究绘本主题
解读绘本,执教者应该具备作者意识、读者意识、教者意识。也就是说,执教者要综合考虑绘本作者通过图文要表达什么、是怎样表达的,读者从中能读到什么内容,体会到什么情感,执教者针对特定的读者需要做哪些取舍。
《小阿力的大学校》是一本为了缓解儿童入学焦虑而创作的绘本,它内容丰富,有1500多字,对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来说,阅读此绘本具有很大挑战性。《小阿力的大学校》包含了多个故事,执教者应该结合幼小衔接实际取舍绘本内容,并借助图文结合方式,引导幼儿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探究绘本主题——“准小学生”如何缓解焦虑,大胆拥抱学校。
2.体会情感表达
《小阿力的大学校》在情感表达方面对幼儿和家长均有实际意义。即将上小学的小阿力对学校产生了恐惧感、陌生感、抵触感,这种情况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执教者要通过小阿力呵护小麻雀、照顾小麻雀的故事,正视新环境,引导幼儿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家长要正视小阿力的心理感受,以宽容、理解的心态对待幼儿的恐惧感、陌生感、抵触感,帮助幼儿克服心理障碍。
3.发现写作秘钥
《小阿力的大学校》首先采用对比手法突出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别,如小阿力的“小”与大学校的“大”的对比等;其次采用了类比手法,弱小、受欺负的小麻雀的遭遇其实就是小阿力生活的映射,小麻雀的出现更能激发幼儿的同理心,幼儿也更能体会小阿力的情感。与此同时,绘本采用了双线交织的写法,在故事叙述中,绘本一方面讲述小阿力的担忧,一方面穿插小麻雀的遭遇,两条线索交叉进行,既丰富了绘本内容,又丰满了人物形象,执教者一定要厘清线索,明白作者的写作匠心。
二、精准定位目标
解读文本后,执教者应结合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认知实际,精准设定绘本的教学目标。
1.确定教学目标
幼儿园绘本教学是侧重于语言活动的教学,具有零散性、碎片化等特征;小学绘本教学是基于整本书阅读视角展开的教学,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幼小衔接阶段的绘本教学既要兼顾语言活动,又要兼顾整本书阅读。教学《小阿力的大学校》,教师要在语言活动与整本书阅读之间做好平衡和协调。基于此,笔者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通过学生自读、教师带读、师生互读,让幼儿初步感知绘本内容;借助小麻雀和小阿力的经历,引导幼儿克服对小学的恐惧,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小学生活;借助朗读、猜测、想象等阅读策略激发幼儿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2.取舍绘本内容
《小阿力的大学校》篇幅较长,执教者需要适当取舍文本内容。结合文本内容和幼儿学习特点,笔者将小阿力送走小麻雀之前的内容确定为教学重点。这样取舍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通过前面的学习,小阿力的内心已经逐渐强大,恐惧感基本上消除了,但他后来会遇到什么,不得而知,这给幼儿留下了悬念,能激发他们的阅读期待。另一方面,小麻雀飞走了,它还会回来吗?这些后文都有交代,幼儿要想解开谜团,会主动继续阅读。
三、采取有效策略
1.“品一品”书名
品析书名是激发学生阅读期待、训练学生阅读思维的有效途径。《小阿力的大学校》的书名可以作为教学抓手,笔者在板书课题时,故意将“小”写得很小,将“大”写得很大,旨在引导幼儿思考两个问题:小阿力的“小”体现在哪里?大学校的“大”体现在哪里?笔者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预设了答案:小阿力个子小、年龄小等;在大学校里,我们会找不到教师,找不到好朋友,还会迷路等。教学实践证明,幼儿能回答出类似的答案。
2.“猜一猜”封面
绘本封面能引发幼儿的阅读期待。《小阿力的大学校》的封面很有特色:小阿力背着书包,其他小朋友环绕在他周围,做着各种游戏。这些画面容易引起幼儿对学校快乐生活的向往,但小阿力并不高兴,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让学生猜想小阿力这时的心情,并追问“为什么”。封面有一个小阿力手捧小鸟的细节,小鸟的样子很模糊,很难让幼儿看出是麻雀,笔者稍加提醒“为何小阿力手中会有一只小麻雀”,幼儿立即对这只麻雀产生了兴趣,并做了不同的猜测。
3.“读一读”文字
《小阿力的大学校》文字多而难,需要执教者范读、带读。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字,但遇到难认的字时,教师应该予以解读。比如,对“厨房里很暖和,小麻雀却仍然浑身颤抖。小阿力找来装新鞋的盒子”“他用棉花铺了一张床,轻轻地把小麻雀放进去,小阿力感到小麻雀的心正怦怦地跳着”句中的“颤、铺、怦”等字,笔者一一予以浅显的解释。范读、带读对培养幼儿的语感作用很大,应该成为幼小衔接阶段绘本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
4.“想一想”情节
根据文本内容猜测故事情节是绘本教学常用的方法,《小阿力的大学校》也是如此。执教者需要在关键处巧妙设置推测环节,比如“这个星期天的早晨,小阿力跟小鸟们诉说他的心事。小阿力告诉小鸟们他要上学了”,绘本插图是小阿力躺在草地上,用手托着下巴,对着小鸟说话。小阿力会对小鸟诉说什么呢?结合前文中小阿力的心绪,学生基本能推测小阿力的想法——大学校好不好呢?我在大学校会迷路吗?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对图画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在“那天晚上,小阿力做了一个很可怕的梦,他梦到自己是一只不会飞的小鸟,其他的鸟都来欺负他”这个片段中,绘本插图是小阿力在妈妈的陪伴下睡觉,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图画,也就是做梦。在未读到文字之前,笔者让学生推测:小阿力晚上梦见了什么?为什么会梦到那些小鸟呢?通过推测,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小阿力的大学校》有两条线索,笔者教学时,首先以“小阿力的经历”为线索帮助学生梳理绘本内容,然后以“小麻雀的遭遇”为线索引导学生疏通绘本文意,效果很好。借助线索梳理绘本内容,有助于建构完整的故事框架,为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作铺垫。
5.“谈一谈”体会
幼小衔接阶段的绘本教学也应遵循文本教学的规律,即学完内容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心得或收获。学完《小阿力的大学校》后,笔者以问题支架“小阿力还害怕大学校吗”“小阿力喜欢大学校吗”“如果你是小阿力,你害怕大学校吗”“如果你是小阿力,你会喜欢大学校吗”等引导幼儿谈体会。幼儿畅所欲言,表现出对大学校的好奇,不再害怕上小学了。
(作者单位:咸宁市崇阳县幼儿园)
责任编辑 吴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