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读后活动设计
作者: 陈云霞 黄建元读后活动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读后活动旨在给学生搭建深入理解文本、尝试应用所学语言并进一步拓展话题的平台。在读后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内容概括、写作提升、文化比较、悬念留白、主题升华等方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育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强调深度加工学科知识,以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深度学习的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读后活动,以巩固阅读成果,提升学习成效。为此,教师要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读后活动,使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完成英语知识体系的自主构建,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关注文章体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语篇体裁,从时间顺序、地点迁移、流程安排、情节发展、内容结构等角度提炼文本主线。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go for it)》(以下简称“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5中的The storm brought people closer together为例。从篇章结构上看,文章以风暴前、风暴中和风暴后的时间为主线,叙述了人们面对暴风雨的不同心境和主要行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聚焦记叙文的“5W”(when、where、who、what、why)要素,梳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等,并用思维导图或者时间轴(before-during-after the storm)展示文章结构。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宏观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发展梳理、概括等能力。在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了整体感知后,教师引导学生深挖标题,启发他们思考如何面对灾难和困境。学生交流探讨后,得出“面对灾难和困境应团结一心,互爱互助”,从而准确把握了文章主题。
二、优化问题设计,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问题,按照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层次清晰、前后贯通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以新目标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中Section B Reading为例。本文主要讲述了一名青少年在学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的问题上与父母产生分歧的故事。教师在读后活动中设计如下问题:
①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②Are you serious about it?
③Do your parents support you or have anything against your dream? What do they worry about?
④Do you agree with your parents opinion or not? Why or why not?
⑤What will you do for your dream?
通过以上问题的深入探讨,学生认识到学业选择和职业规划同样重要,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与此同时,学生了解到沟通和理解有助于消除矛盾。学生在生生、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发展了语言能力,有效解决了实际问题。
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辩论赛或者人物专访的形式开展读后活动。例如,教师抛出话题“Do you think if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make their own decisions?”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学生辩论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观点+支撑”的论证逻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际辩论中,正方学生认为“年轻人应该自己做决定”,因为“父母的经验已经过时了,未来社会需要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人,年轻人应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反方学生认为“年轻人不应该自己做决定”,因为“父母的经验更丰富,他们会为我们提供好的建议,让我们少走弯路”。
新目标英语教材的阅读语篇中还有一些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素材。如,七年级下册Unit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语篇通过对比分析Tony和Mary的饮食习惯,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八年级上册Unit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语篇讲述了择友问题,主要讨论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每个人选择朋友的标准不一样,要尊重个性差异,真心待人。八年级下册Unit1 What’s the matter? 语篇讲述了一名路人和公交车司机在路上救助一名突发心脏病的乘客的故事。当今社会人们对“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对处于危险境地的人,我们是置之不理,还是出手相助?八年级下册Unit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语篇探讨的是学生周末是否应该参加辅导班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深层次解读文本,创设批判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判断及推理等综合能力,使他们以一种新的阅读视角看待文章,逐渐具备高阶思维能力。
三、学创结合,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阅读语篇形成的新的知识结构,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创新思维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新目标英语中关于生态保护的阅读素材有三篇,分别是七年级下册Unit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Section A中的Let’s save the elephants,八年级下册Unit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Section B中的Save the panda,九年级Unit13 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Section A中的Save the sharks。这三篇阅读材料都围绕“拯救濒危动物”话题展开。通过语篇学习,学生意识到是人类的乱砍滥伐、乱捕滥杀造成生态体系失衡,而地球环境的破坏致使很多动植物濒临灭绝。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教师应该以阅读材料为载体,帮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时,教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现状,分别设置了有梯度、开放性的作业任务,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体作业内容如下:制作海报或宣传单,写一两句保护环境或爱护动物的英语句子,并搭配插图,以体现自己独特的见解(七年级);拍摄抖音小视频,通过英语演讲,倡导保护环境、关爱濒危动物(八年级);举行英语演讲比赛或用英语写一封给公众的信,陈述人类破坏环境所带来的危害,让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呼吁人们抵制捕杀和食用野生动物(九年级)。以七年级学生绘制的海报为例,有的学生画了两头跃出海面求救的蓝鲸,并配文Don’t leave them with oil oceans;有的学生画了一只躺在餐盘中的黑天鹅,餐盘上还有一副刀叉,并配文Save the black swan等。
此外,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读后活动设计还有续写、改编故事、角色扮演等语言输出活动。比如,新目标英语九年级教材Unit8中的Strange happenings in my town.这篇文章未设计故事的结局,为学生进行读后续写提供了素材。教师可以先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然后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写作提示,发挥想象力,写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有的学生在结局中写道:“一个外太空的不明飞行物近期造访了我所在的小镇。该不明飞行物内部总是发出奇怪的噪音。接到群众反映后,本地的知名媒体宣传报道了此事,并现场录音。该录音经过权威机构的破译,发现是远在开普勒-452b行星上的外星人在求救。”该续写片段抓住文本的关键信息“噪音”展开大胆想象,脉络清晰且情节出人意料。
四、挖掘文本内涵,培养跨文化意识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充分挖掘教材中关于中外文化知识的内容,扩大学生接触异域文化的范围,提高学生鉴别不同文化的能力。
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2 I think the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Section A 2d的小对话的主题是泰国和云南的泼水节,内容较为浅显。教学时,笔者设计了“用英语讲好世界文化——泼水节”主题演讲活动,通过问题链“What festival is it? When and where is it celebrated? What activities do people do during the festival? Why do people celebrate it? How do you like this festival? Why?”引导学生了解该节日的文化历史,并通过信息整合挖掘该节日的真正含义,为本单元后面两个语篇的自主学习做铺垫。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各国有关泼水节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并进行组间交流,最终呈现了新颖独特的演讲内容。学生在文本的深度学习中形成了跨文化意识,学会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作者单位:陈云霞,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第三中学;黄建元,武汉市黄陂区三里镇童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