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明理 发展思维
作者: 洪驰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采取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式达成识字目标。识字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韵语识字、字理识字、事物归类识字、生活识字、查字典识字等。所谓字理识字,是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汉字音、形、意之间的联系进行字理分析,使学生理解字的构形、读音、表意的道理的识字方法。它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识字变成一场感悟汉字结构美和意象美的有趣之旅。
一、演示明理,直观识字,发展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指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对事物表象进行取舍时形成的、只用直观形象的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汉字象形性强、图画性明显,十分契合第一学段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学时,教师结合古今汉字的字形,采用图文演示的方式,按照“图形—古体汉字—楷体汉字”的演变顺序将汉字的演变过程展示出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识字过程变成促进形象思维发展的快乐之旅。
例如,教学“火”字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火堆的图画,再展示甲骨文“火”(像物体燃烧时火焰迸射之形),接着依次演示其逐步演变为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的过程,然后带领学生拓展学习带有“火”字的汉字(由“火”组成的字大部分与火及其作用有关,如“炎”“焚”等),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主创作一幅与“火”字相关的图画。如此教学,学生对“火”字的理解、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教学“川”字时,教师可以先出示水流形状的实物彩图,再出示简笔画的抽象图(此时的图形已经比较接近文字),然后将它的主要笔画线条与小篆文字对照,帮助学生建立图与字之间的联系,最后引导学生学习楷体的“川”字。此时的“川”字在学生面前就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川”了。
运用“演示明理”的方法指导学生识记汉字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所识记的汉字在古今演变的过程中字形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如果字形差异太大,则不宜采用这种方法。
二、规律明理,对比识字,培养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主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客观对象,反映事物本质,是人的理性认识。汉字构字是有规律的,如汉字家族中比例最大的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教师抓住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识字,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统编版语文教材第一、第二学段集中编排了大量同形旁和同声旁的形声字。如:一、二、三年级共有33组同形旁的汉字(包含“艹”“木”“隹”等28个形旁),13组同声旁的汉字(包含“青”“包”等11个声旁);四年级以同声旁为主,共39组,包含“主”“少”“宾”等39个声旁。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形旁表意的功能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意义。如:“月”字旁的演变有两支,一支由“肉”字演变而来,大都与人的身体有关,如“肥、胖、膀、臂、腿”等;另一支是“月”的本义,与月亮有关,如“阴、明、朗”等。很多形声字的声旁也有表意功能。如:声旁“包”,内像“子未成形”的胎儿“已”,外像妊娠时的肚皮,意思与“包裹、包围”有关;与之意思相关联的汉字,如用手保护为“抱”,肚里食物足为“饱”,被水包围为“泡”,同一父母所生为“胞”,包裹大半身体的外衣为“袍”。
集中编排同形旁和同声旁的形声字,有助于学生认识汉字创造的内部规律和字词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建构归类思想,进而提高其识字能力和识字效率,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运用“规律明理”识字法时要注意,由于汉字字形的演变及字体结构平衡的需要,少量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被割裂开来出现形变,如少量形声字省音、省形,个别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作用不够明显,所以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科学、合理地选用这种方法。
三、字族文明理,推理识字,提升抽象思维
字族文指以某个派生能力较强的母体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众多的子体字“字族”,并根据这一字族编写成的文情并茂的诗文。“字族文识字”是融汉字规律于诗文中的识字方法,它在“选文识字”的编排系统之外开创了一条“因字创文、创文识字”的新路,对于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益处。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3《小青蛙》中,“青”是一个派生能力很强的母体字,给它加上不同偏旁能派生出“清、睛、情、请、晴”等子体字,它们合在一起集成字族。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字族编写儿歌《小青蛙》:
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
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
请你爱护小青蛙,好让禾苗不生病。
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儿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接着让他们把“长得像”的字找出来,将其共同特征概括出来;然后对“青字族”的字从读音、字形、字义上进行对比,在反复朗读儿歌的过程中辨别读音的差异;在发现部首与字意的关系后,学生和教师一起自编儿歌“有水清、有日晴,有目是眼睛,说话多用‘请’,事情记在心”;用这些方法区分了“青字族”中的字后,教师引导他们开动脑筋,思考自己在课外看到过的其他“青字族”的字,如“精”“婧”“蜻”等。如此举一反三,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仅扩大了识字量,而且提升了抽象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五小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