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思维过程 提升推理能力

作者: 吴薇

经历思维过程  提升推理能力0

推理是数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思想方法。如何让学生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推理经验呢?笔者以《数学广角——推理》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注重激趣引入。教学时,教师利用游戏引入新课,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笔者出示题目:老师这里有红、黄、蓝3种颜色的彩旗,准备送给A、B、C三名同学,已知红色的送给A同学,B同学得到的不是蓝色的,猜猜C同学得到的是什么颜色?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红色的给A同学,B同学得到的不是蓝色的,所以B同学得到的是黄色的。排除了红色和黄色,就只剩下蓝色,所以C同学的只能是蓝色的。”笔者顺势总结:“刚刚同学们猜想的过程就是推理的过程,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推理方法来玩填数游戏。”

提升实践能力。学生对填数游戏并不陌生,在一年级的“百数表”中,他们已经接触过。经过观察,他们不仅能发现表中数字的规律,而且能熟练解决各种简单的填数问题。课堂上,笔者引导:如下表,你能在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吗?这些数(A和B代表数字)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经过思考,一名学生回答:每行、每列都有1~4四个数字,并且不能重复。笔者继续提问:第一列填3、1、4、1可以吗?A是多少?为什么?一名学生回答:A所在的行已经有2,所以A肯定不是2,有可能是1、3、4。另一名学生回答:B所在的列已经有1、3,所以A肯定不是3,只能是4。笔者小结:我们推理A是几,不仅要观察A所在的行,而且要观察A所在的列,因为A所在行与列里已经有了1、2、3,所以A只能是4。笔者追问:我们确定了A是4,那么B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哪几个数?B应该是几?学生回答:B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2、3、4,所以B所在的空格应填1。

整个学习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在推理时先找到关键条件,由这个条件得到一个结论,再用这个结论帮助学生进行下一步推理,直到得出最后的结论。

强化推理运用。学生掌握了这样的数字推理方法后兴趣高涨。笔者及时出示一道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推理方法:

如下图,百宝箱中藏着礼物,需要密码才能打开。我们需要把“我、爱、推、理”四个字依次填入空格中,且每行、每列的字不能重复,才能开启百宝箱。根据现在空格中的字,你能确定密码吗?知道了哪一格才能确定这个密码?

有了刚才的填数经验,学生很快展开了推理。一名学生回答:“百宝箱所在的行和列只出现了‘我、推’,所以不能直接找到答案,要另找突破口。第二行和第三列分别出现了‘我、推、理’,因此第二行第三格填‘爱’,第二行第一格填‘我’。这样宝箱所在的行和列就出现了‘我、爱、推’。因此,宝箱的密码是‘理’。”

通过以上推理过程,学生初步了解了推理的思想方法,逐步形成了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大兴路小学)

责任编辑  张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