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创作、体验
作者: 梁作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语文教学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散文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前,初中散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教学方式往往较为传统,教师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感受。教师在课堂上机械地讲解散文的字词、段落,学生缺乏对散文情感与意境的深入体会。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缺乏系统性,未能将散文阅读与学生的写作、实践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学生难以将散文学习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散文,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品味语言精妙,强化语感能力
语言是散文的基石,对语言的品味是深入理解散文的关键。品味语言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包括词汇的选择、句式的运用、修辞的效果等。精准的词汇能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图,独特的句式可以营造不同的氛围,巧妙的修辞则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例如,在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老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记自己认为有特色的词句。这一教学环节旨在让学生初步接触文本语言,形成自己的初步感知。有的学生标记的是描写老王外貌的句子“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说一说自己对这些词句的初步理解。接着,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关键段落,让学生进行分析。例如,在分析老王送香油和鸡蛋给作者一家的内容时,针对“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一表达的“镶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镶嵌’这个词与‘站立’有什么不同?它在这里传达出了什么?”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分析两个词的区别,深刻地体会到“镶嵌”一词表现出的老王身体的虚弱和行动的艰难,以及他对作者一家深厚的情谊。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对话描写,例如,“我不吃”“我不是要钱”,让学生思考这种简洁的对话背后蕴含的复杂情感。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自主发现有特色的词句,理解语言背后的深意,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创作文思泉涌,抒发胸臆情怀
创意写作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开展创意写作,需要突破传统写作的束缚,发挥想象力,运用创新的形式和手法进行表达。这种写作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创意写作,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散文的创作手法,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内心想法的平台。
例如,在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接着,教师设计创意写作任务:假如你有机会穿越到桃花源,你会遇到谁?你们会发生哪些故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基本的写作技巧,然后给学生讲解创意写作的要领。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有的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创作,讲述自己在桃花源中的奇遇,与村民共耕共织;有的学生构思了科幻版的桃花源,利用高科技解决现实问题;还有的学生用诗歌的形式,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生完成作品后,轮流朗读各自的作品,交流创作经验。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创意写作,强调创意写作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抒发内心的情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三、体验生活点滴,深化感悟层次
实践体验是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散文往往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实践体验,学生能够将散文中的描写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散文的内涵。实践体验的形式多样,如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散文描绘的场景和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种情感共鸣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散文的理解,丰富情感世界。
例如,在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山水画的意境》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首先,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具体场景,如“云雾缭绕的山巅”“溪流潺潺的林间小道”,不仅要通过语言还原这些场景,还要尝试用画笔勾勒出心中的意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或低头沉思,捕捉那一刻的心灵触动;或抬头远眺,试图将眼前的风景与心中的意象相融合。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仿佛置身李可染先生笔下的山水之间,对“意境”二字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理解。教师还让学生带着画板、颜料和画笔,走出教室,来到学校的后山或小湖旁边,开展写生活动。在自然的怀抱中,他们或站或坐,尝试将眼前的美景转化为笔下的线条与色彩。写生结束后,学生纷纷表示,这次实践让他们对山水画中“意境”的把握更加准确了。此外,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还安排了一次“文化探访”活动,让学生上网搜索李可染先生的代表作。面对这些艺术珍品,学生感受到了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了解了李可染先生的艺术人生和创作背景,对山水画的“意境”有了更深的理解。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精心设计了多种实践体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山水画的“意境”。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在散文的世界里不断探索、感悟和成长,可以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安徽省广德市桃州初级中学北校区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