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初中古诗词大单元教学实践
作者: 徐晨卉随着学习任务群理念的不断推广,单篇古诗词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初中古诗词大单元教学逐渐成为新的教学方式。在学习任务群视角下,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古诗词大单元教学,整合学习任务群内容,完成大单元教学任务,反思学习过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笔者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四首古诗词为例,探究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初中古诗词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整合学习任务群内容,梳理大单元教学目标
教师整合语文教材中的学习任务群内容和学习特点,总结重难点内容,提炼学习任务群主题,落实学习任务群核心任务,为设计学习任务群打下基础。同时,教师围绕语文核心素养,从语言运用、文化自信、审美鉴赏、思维能力等四个维度梳理大单元教学目标,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
在教学中,教师梳理《次北固山下》《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天净沙·秋思》的内容和学习要求,具体包括:四首古诗词位于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学习古诗词,学生需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展开想象,感受古诗词的内容,感悟古诗词的情感,初步体会古诗词的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了解古诗词的相关知识。教师分析古诗词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具体包括:结合古诗词创作背景和景物特征,感悟作者寄寓在诗词中的情感,初步体会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感受诗词的情境和艺术留白。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确定“品读景物之美,感受四季芳华”的学习任务群主题,设计核心任务:基于“我的四季”的主题,开展朗读比赛和文学创作活动,设计个人主题作品展。
根据上述学习任务群主题和核心教学内容,教师立足语言运用、文化自信、审美鉴赏、思维能力,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其中,针对语言运用的教学目标主要指:学习朗诵技巧,掌握重音,揣摩和品味语言形式,体会作者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中蕴含的情感,选择某个季节有代表性的景物,发挥想象,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篇记叙文;针对文化自信的教学目标主要指:体会古代诗人的智慧,掌握古诗的特点和要点;针对审美鉴赏的教学目标主要指: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形成个性化阅读体验,体味作者的情思,学会观察、体会生活,思考自然万物的美好以及背后的生命价值,感悟生活;针对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主要指:发挥想象,生动地表达想象的画面,提升形象感知与思维能力,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描绘景物,融情于景,抒情写意。学生通过分析古诗单元教学目标,掌握朗诵诗词、鉴赏诗词、写作的学习方向。
二、创设学习任务群情境,布置大单元教学任务
(一)创设朗诵任务群情境,布置大单元分析任务
教师创设单元朗诵任务群情境,布置单元分析任务,丰富任务内容,找准教学的重点内容,带领学生总结朗诵的技巧。
教师根据“我的四季”的主题学习任务群,结合朗诵的核心任务,创设“抑扬顿挫,读出我的四季”的子任务情境,布置单元分析任务。第一,“听见四季”的学习任务,学生听古诗的朗读音频,感受重音和停连的妙处,模仿朗诵,总结重音和停连的方法。第二,“读出四季”的学习任务,学生参加有声读物比赛,结合对古诗情感的理解,学习运用重音和停连读出古诗的音韵之美。教师借此引出重音和停连的重点学习内容。学生跟随音频分析诗词的朗诵节奏,比如,《天净沙·秋思》的朗诵节奏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教师根据学生探究、总结的朗诵技巧,总结重音和停连的朗诵方法。
(二)创设想象任务群情境,布置大单元鉴赏任务
教师创设想象任务群情境,分解大单元鉴赏任务,一方面,促进学生分析古诗词的内涵;另一方面,引领学生掌握古诗词的描写特点和作者思想感情之间的关联。
教师基于“语言”领域,聚焦核心任务,创设“字句碰撞,临摹四季之语”的想象任务群情境,布置“寻美说图”“推荐四季”的单元鉴赏任务。“寻美说图”的任务主要指:概括古诗所写之景,说出四季之美。学生分析《观沧海》,想象曹操“登临碣石山、面对广阔无垠的大海”的情境,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作者寄寓的情感,陶冶情操,提炼诗歌蕴含的“浩瀚壮阔、挺拔高峻、生机勃勃、气势磅礴”的实景、“吞吐日月、包蕴万千、开阔博大”的虚景,借此理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内涵。学生探究《天净沙·秋思》,围绕诗歌内容,想象作者描写的秋景,分析诗歌的哀景与乐景,掌握游子的哀愁和羁旅之苦,从而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学生研究《次北固山下》,从诗句、修辞方法等角度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总结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学生探究《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分析作者抒写的友情,将抽象的“愁心”具体化。“推荐四季”的任务主要指:“书写四季推荐语”,促进学生灵活应用语言赏析方法完成推荐任务。学生任选一个季节,分析推荐的目的,挖掘这个季节中的闪光点。比如,有一个季节是独特的,它随时发生变化,既属于你,也属于他,这个季节就是秋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人笔下的秋天是多么美好、多变。
(三)创设写作任务群情境,布置大单元写作任务
教师结合单元大任务创设写作任务群情境,布置大单元写作任务,促进学生结合阅读内容丰富写作内容,提升写作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结合写作任务,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找出不足之处,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师结合“我的四季”单元大任务,创设“妙笔生花,书写四季之我”的写作任务群情境,布置“丰富推荐语”“落笔成文”的具体任务。“丰富推荐语”的任务主要指:借助古诗词的内容,进一步优化、丰富推荐语;“落笔成文”的任务主要包括:结合四季推荐语和旅游经历,写一篇记叙文。学生结合古诗词的内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相关景物,完善推荐语。比如,有一个季节是独特的,它像一首唯美婉转的童谣,又像步履蹒跚的老人,这个季节就是秋季。秋季占满了人们的五感,我们可以闻到、看到、触碰到、听到、品尝到秋天……结合推荐语,学生可以撰写记叙文,运用“情景融合”的写作方法,表达对秋天的喜爱。比如,秋风乍起,凉意渐浓,我却独爱那秋风中弥漫的桂花香……家乡的秋天,宛如一幅金色的画卷……在这秋风轻拂的日子里,让我们珍惜那藏在细微之处的桂花香。教师可以对文章进行评价,比如,文章的语言优美,但是,作者没有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学生听取教师的意见,对文章进行修改。
总而言之,教师从学习任务群视角丰富古诗词大单元教学过程,优化古诗词鉴赏内容,组织古诗词朗诵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提炼古诗词的学习要点,可以加深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简介: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海口镇初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