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审美教育的神话故事教学

作者: 戴雅杰

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美的力量,领略美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华经典神话故事犹如一颗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些神话故事句式整齐,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也都充满了神奇的美。笔者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为例,探究指向审美教育的神话故事教学策略。

一、咬文嚼字,感受语言的神奇美

说起神话,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它离奇的情节和无所不能的神仙。中华经典神话的语言闪烁独特的魅力,富有诗意之美。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神话文本的语言特色,感受神话语言的“诗性”与“灵性”,感受神话的神奇,进而喜欢阅读神话类作品。

在《盘古开天地》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带领学生发现并领略特有的语言规律和语言风格,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文章中的想象非常丰富,作者把千古年前的宇宙比作“大鸡蛋”,混沌一片,盘古睡了一万八千年,一觉醒来,翻身坐起来,把这个“大鸡蛋”坐裂了。文章的语言太有趣了,这个“大鸡蛋”裂开时还发出“咔嚓一声”,一丝微光透了进来。盘古挥斧劈开“大鸡蛋”,蛋壳碎了,蛋清缓缓上升,蛋黄慢慢下降。这些语言看起来想象大胆、离奇、夸张,又合情合理,符合人们对宇宙的认知,想象之美和现实之美融合在一起。

神话类文章的句式很特别,充满了节奏感。本文中出现了许多对仗的句式,比如,天和地是这样形成的,“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再如,天和地是这样分开的,“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这些句子,字数相同,用词相对,如“轻而清”对“重而浊”,“上升”对“下降”,“高”对“厚”;同样是写天,作者先后用了“上升”“升高”“升得高”等词,意思相同但又不重复,而且还善用叠词“缓缓”“慢慢”,很有趣味。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边大声朗读,一边打节奏,感受神话语言的音律美、节奏美。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神话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天马行空,感受故事之美

神话故事最大的魅力莫过于离奇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人物形象。《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故事条理清楚,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巨人盘古挥舞斧头用神力劈开鸡蛋般的天地,用自己的躯干化为世间万物。课文中绘有一幅插图,教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借助插图梳理课文内容,了解盘古开天地的过程;结合插图,用“天地”组词,用作小标题,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这种极富挑战性的语言概括训练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写出了一组关于“天地”的四字词语,比如,事情的起因是“昏天黑地”,盘古用神力“开天辟地”,为了天地不再合一,他“顶天立地”,最后他“改天换地”,给人类创造了这个美丽的世界。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画出来,以时间为线索,结合小标题,讲一讲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比如,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有一天”,故事的经过是“天和地分开后”“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倒下以后”等,学生用上这些词句,讲述故事就会更加清楚、有条理。在这个环节,教师以直观的插图为依托,使学生既学会了用小标题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也能整体感知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象征意义,都反映了古人的思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借助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抓住故事情节,体会盘古的人物形象。盘古是个怎样的人呢?首先,他“身材巨大,力大无比”,瞧,“他用斧头劈过去”,宇宙的“壳”就碎了,天和地就分开了;他一站起来,“头顶天,脚踏地”,这就叫“顶天立地”。其次,盘古敢于开创,瞧,睡醒的盘古发现周围黑乎乎一片,便挥斧劈向黑暗……这个初生的宇宙一无所有,盘古即便是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也不忘创造美好的世界,把自己的身躯幻化成世间万物。神话故事通过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和深邃的寓意,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中,学生可以看到勇敢、善良、坚韧、奉献等美德的光芒,可以感受神话的神奇之美。

三、改天换地,感受创造之美

在神话故事教学中,教师应当激发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心智发育和精神成长。

《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最吸引学生的莫过于盘古的身体幻化成万物的一段,这段文字写得特别具体,想象丰富、句式整齐、语言夸张优美,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画出盘古身体幻化的具体事物,从文到图,学生一边读文一边想象盘古化为万物的神奇画面,从“四季的风”到“飘动的云”;从“白天照耀大地的太阳”到“夜晚给世界带来光明的月亮”;从“四极、名山”到“江河、雨露”……这段话想象丰富,画面优美,句式整齐。结合思维导图,学生跟着古典音乐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学生朗读的形式多样,师生合作读、男女生轮流读、学生自由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模仿文中的句式“……变成了……”开展随文写话训练,把想象到的画面描绘出来。

综上所述,在神话故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帮助学生了解神话文化的深远影响,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高新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