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写作“升格”的教学策略
作者: 王本志议论文是高中生写作的主要体裁。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致力于引导学生议论文写作“入格”,更要致力于引导学生议论文写作“升格”。升格的内容很多,如立意升格、结构升格、论据升格、论证升格等。笔者从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视角,谈一谈让学生的议论文升格的教学策略。
一、让论点有理,深化学生的认知
议论文写作,首先就是要有具体的、明晰的论点。在很多学生的印象中,议论文的论点就是要“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样的观念,其实是一种认知误区。议论文的论点重在有新意,重在深刻。议论文是“讲理”的,但是议论文的理,不是一种直观之理,不是一种自明之理,而是一种辩证之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看任何事物都应当一分为二,都应当分析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为了让议论文的“论点”有理,教师应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发展学生的思辨素养。
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关键是要发散学生的思维,催生学生的想象。针对一件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在议论文写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摆脱惯常思维,用一种陌生化的眼光来打量相关的论点,提出鲜明的新论点、新主张。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面向事物本身、面向事情本身,超越历史、超越现实、超越自我,刷新自我的思维、认知,形成自我的新的认知。比如,针对当下的“快餐文化”,教师既可以引导学生批判“快餐文化”的不足之处,守护传承传统文化、经典文化,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视角看待“快餐文化”,看到“快餐文化”有利的一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有思辨意味的命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让学生从命题的对立面进行思考。这样的一种思考、思辨,能让学生的论点变得深刻。
论点是论文的总的主张,是写作的聚焦点。议论文写作,就是围绕论点展开的写作。论点是议论文的眼睛,决定了议论文搜集材料的方向,决定了学生议论的方向和质量。教师要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形成辩证性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升格。
二、让论据适恰,优化材料的使用
论据是议论文写作的佐证素材、资源等,它们构成了学生议论文写作的丰富的载体。但是,议论文写作不是论据的累积、叠加,而是讲究结构性艺术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论据的巧妙应用。论据,从类型上划分,主要有理论论据和实践论据(包括例证等)。面对同样的论点,不同的学生使用的论据是不同的。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论据使用的类别、来源、偏好等,以便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让学生的议论文论据“强而有力”。
为了让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中的论据有力,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生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读书。生活、读书是学生议论文论据产生的两个最为重要的源泉。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超越传统的“观点+事实”的论据使用套路,积极建构、创造诸多的写作模式、范例。“用于所当用,止于所当止”应当是议论文写作过程中论据使用的原则、目标。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积累相关的论据,熟练地使用相关的论据,避免论据使用单薄、论据使用不当、论据使用虚假等相关问题。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让论据使用恰如其分,锦上添花。
议论文写作升格,必须注重论据的使用。论据的使用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论据进行取舍,让论据为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增色、添彩。论据的使用,不仅要关注论据与论点等的关系,同时也要注意论据之间的关系,要让论据彼此之间相互映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让论证精彩,提升表达的品质
论证即佐证的过程,也就是表达的过程。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处理好文中的论据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融入、渗透诸多的议论方法、策略,如“例证论证艺术”“论理分析艺术”“驳论艺术”,让议论文写作有条理,有逻辑,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论证的过程从笼统转变为具体,从单一走向多元,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不这样会怎样呢”等多个维度展开思考,彰显议论的层次、结构。在指导学生写议论文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对议论文如何开头、如何转接、如何过渡、如何结尾都有一个清晰的、准确的把握,才能在论证过程中有条不紊地写作。此外,在指导学生写议论文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问题、任务等来驱动写作,提高写作效果。如此一来,学生的议论文写作逐步从被动转向主动、从肤浅走向深刻。在教学中,教师要赋予学生议论文写作创新的时空,鼓励学生别出心裁地写作,勇于表达自己的思维。对于学生的非常规性写作,教师要予以呵护,进行正确的指导,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
创新就像一扇关闭的门,需要我们去打开。勇于创新,你会发现很多,你会懂得很多。只有勇于创新的人才是生活中的强者。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认知、观点、主张,锻炼议论文写作能力,提高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效果。
作者简介: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