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下初中语文微课教学的实践研究
作者: 董晶教育改革背景下,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微课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模式,已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中,但教学环境氛围感弱、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限制了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如何发挥教育信息化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正面影响,成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难点。
一、初中语文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即使微课教学已广泛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但其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却效果不一。部分语文课堂能够实现微课教学的有效应用,课堂氛围融洽,情境创设迅速,教师和学生都能在微课教学中实现课堂高效化和特色化,但也有部分语文课堂却出现教学环境氛围感弱、时间安排不合理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当教师设计微课导入时,学生无法自发地进入课堂情境中,在观看微课视频时出现发呆、走神等小动作。同时由于教师对微课教学的时间把控能力有限,部分教师的微课时长过长,这就影响了其他课时的安排。而在课后设置微课任务时,部分教师设置的微课时长过长,由于家长的教学理念不一,部分家长会对此产生抵触情绪,认为微课教学不仅不能达到既定的语文教学目标,反而会分散学生的专注力。
二、教育信息化对初中语文微课教学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意味着初中语文教学进入新阶段,语文教师应当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改革。教育信息化对初中语文微课教学的影响在于,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攻克知识重难点、实现个性化教学。
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相对枯燥乏味,学生会因此失去学习兴趣,教育信息化使得初中语文微课教学更加丰富有趣,师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良好。初中课堂学习的知识点变多,重难点知识也随之增多,通过教育信息化,初中语文微课教学的载体和工具更为丰富,这帮助学生有效突破重点和难点。微课教学有其优质资源库储备,教育信息化丰富了微课资源库中的优质资源,即使各班学生语文能力参差不齐,教师面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也能实现因材施教。而要想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初中语文微课教学的影响,必须在微课教学的各阶段实现教育信息化。
三、教育信息化下初中语文微课教学的具体实践
1.转变教学理念,增强教学氛围感
新课标改革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语文微课教学的传统理念应得以转变,初中语文教师应增强教学氛围感。
一方面,教师应当优先选择精简趣味的内容作为微课讲解重点,尝试采取多元化的讲解手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微课视频的录制应当设置多个节点,方便学生在个人展示下同样能够形成人与视频间的互动,例如采取夸张的视频动画或音效等活跃课堂气氛。
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帮助家长转变教学理念,使得家长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语文微课教学的重要价值。例如可以让家长共同参与到语文课后微课学习中,让家长作为陪同者和监督者参与其中,对于有意见和想法的家长,也鼓励其进行实时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和家长应当统一教学理念,在增强教学氛围感的同时注意学生的学习专注度,对学习专注度较弱的学生予以跟进监督。
2.明确教学定位,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针对微课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的问题,语文教师应当明确教学定位,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微课教学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微课教学的时间及比重不能影响到正课教学。以《秋天的怀念》一文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微课来帮助学生引入相关情境,但实际的时间和比重不能过长。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本篇课文重点讲解什么内容,作者在讲述秋天的怀念时是如何展开的,随后通过微课视频让学生自主查找答案。微课视频的时长应当控制在5—7分钟。而在学生完成微课学习后,教师可以结合视频,总结刚刚的讨论内容,也可以根据微课视频设置新的题目,但关于微课教学的总时长应当控制在10分钟左右,最长不能超过15分钟。在课后学习时,为避免学生过度专注于电子设备,微课时长应当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3.加强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教学对情境教学的作用显著,初中语文教师在微课教学时应当合理配置资源,加强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资源库内的情境教学资源充足,语文教师若能妥善利用微课资源库,便能在课堂教学时实现微课情境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但由于资源库内的情境教学资源参差不齐,部分教学资源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课堂情境教学,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根据各自的教学实际,从中优先选择符合自身的教学资源。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额外准备简略的备选方案。采用情境教学法展开微课教学时,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及时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观察学生是否以较高的学习热情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是否大多数学生都处于高度专注的状态。对于学生学习兴趣薄弱的情况,应及时调换方案,尝试用备选方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攻克知识难点,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初中语文微课教学可以摆脱传统教学限制,在图文并茂下实现教学环境趣味化。教育信息化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调整微课教学模式,利用微课教学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重难点。
一方面,课堂教学时,教师对于较生僻的知识难点,可利用图文或音视频形式来丰富内容呈现方式,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时理解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或情感。微课资源库中教学素材诸多,教师可根据情感表达的实际需求,从中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通过音视听同步感知的方式理解知识难点。另一方面,微课教学无须拘泥于课堂上,也可以适当延伸至课堂外。教师可以将微课教学的相关视频发布在QQ群或微信群内,方便学生自行下载群文件并展开相关学习。对于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也可通过分类教学或单元教学的方式,实现一个重难点知识一个微课视频的专项教学。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合适的视频来攻克知识重难点,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也可通过放缓语速或重复播放来加深巩固。
5.推进个性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
微课教学强大的资源库素材,可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推进个性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教育信息化下初中语文微课教学的新方向。
微课教学摆脱传统教学限制,可以从课堂延伸至课外。教师应通过微课视频来实现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在生动趣味的微视频中品读语文知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差异显著,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让学生在习得知识时将知识整理成思维导图。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教师也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在微课学习时发散思维,构建自己的知识树。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语文微课教学时以辅导和引导为主,帮助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新阶段。
教育信息化对初中语文微课教学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想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攻克知识重难点、实现个性化教学,就要转变教学理念,明确教学定位,加强情境教学,攻克知识难点,推进个性化教学,在增强教学氛围感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作者简介:山东省济南第十二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