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散文类文本教学策略

作者: 高雅慧

散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散文特点是形散神聚、语言优美、意境深邃、文采斐然、质朴无华、清新隽永,有着独特的见解与优美的意境。阅读散文,可以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也能培育高尚的思想情操。同时,还可以学习选材立意、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技巧,有助于学生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技巧,以及文学素养。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写人叙事的散文,这些散文借景抒情,感情真挚,蕴含丰富的哲理,能使小学生获得文学上的熏陶与洗礼,思想上的启迪与升华。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适的散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散文阅读技巧,这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达成素质教育目标是非常有益处的。

一、激发学生想象力,领略散文画面之美

想象力是促使人预想不存在事物的独特能力,是一切发明与创新的源泉。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知识都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小学生处在年幼阶段,想象力比较丰富。小学语文选取的散文课文,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充满着绮丽的色彩,是培养想象力的良好素材。散文文字描绘的优美画面,也令学生浮想联翩。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领略散文的画面之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如《草原》,这是一篇描写草原风景的优美散文。文章一开始,描绘了一幅风景优美的草原画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品读散文中的文字,领略文中表达的天空、平地、羊群、小丘、骏马这一幅美丽的草原图景。当学生阅读完课文的文字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里勾勒这一幅草原的美丽画面,回味草原碧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散发香味的青草、绵绵的羊群、嚼着青草的骏马……教师为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让学生想象在草原上,看到这一幅美景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散文表达“草原图”的美景,获得情感体验,还锻炼了想象力。

二、细致品读文字,感受散文的语言之美

散文一大特色是语言美。散文的语言凝练优美,自由又灵活,富于哲理,兼具诗情画意。教师可以确立某一个主话题,在话题引导下,启发学生细致品读散文的语言之美。这样,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文字表达能力。

如教学《黄果树瀑布》一文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话题:“你从文章的哪一段话中可以感受到黄果树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圈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词语,并写下自己的心理感受。”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关注文章中动词准确形象的运用。如“飘”与“拂”这两个字,描绘了作者刚踏入黄果树瀑布的时候,就感受到了瀑布一泻千里的魅力。还有一个“涌”字表达了瀑布的声音之大,如海边的潮水一样一浪胜过一浪。文中的“盖”字更加彰显声音的雄壮。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比喻修辞的妙用。如“宽幅白练折为三叠”,形容瀑布形态的壮美;“那‘哗哗’的水声变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从瀑布的声音中可以感受到黄果树瀑布的磅礴气势,领略到瀑布“亚洲之最”的绝美风采。这样,通过品读,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也学会用准确文字精彩描绘事物,不仅丰富了词汇,也提高了文字表达能力。

三、渗透情感教育,领略散文的情感之美

在散文行云流水如诗如画优美的文字中,也包含着作者对自然、对生活、对生命的情感体验和感悟。散文创作目的,是抒发作者对于审美客体形成的丰富情感,也是作者希望通过创作能感染读者,以便使读者获得情感的共鸣。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散文教学应该富有情感。由于小学生的感悟能力比较低,也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教师在课堂上更应该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让学生领略散文表达的情感之美,得到情感美之熏陶。

如《荷花》,主要描述了作者“我”到公园看荷花的美景。荷花开得很美,一池荷花都是千姿百态、妖艳欲滴,作者自然被荷花美景所吸引,产生了一系列美好情思的感悟。教师在引领学生欣赏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领略文章描绘荷花之美,如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荷花盛开的美景。教师可以让学生转而欣赏作者描绘的荷花动态之美,领会作者在这一篇文章中写出了荷花的风姿、荷花的神韵,令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阅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也能让学生领略到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对荷花的喜爱情感,以及作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使学生情感上产生共鸣,领略其美。

四、领略写法,感受散文的表达之美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形散神聚”,文章看似闲庭信步,仿佛漫不经心,但实则也是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每一篇散文都是作者经过缜密布局与深思熟虑的作品,在字里行间都表达作者的情感,在结构与布局上都煞费心思。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领略作者的写法,感受散文的表达之美。

如《夏天里的成长》,作者用清新与简洁的文字,描绘了夏天里万物生长的自然现象,给人以启迪:人应该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让自己尽快成长。在教学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感悟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体会作品的表达之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这一篇散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文章最重要的句子,其他段落都是围绕这一中心句来写的。接着,教师让学生明确作者在文章中写了什么事物,学生经过归纳,总结写了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通过归纳与总结,学生也感悟到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夏天是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激情的季节,夏天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有着无处不在的生机,教师可以借此启迪学生:我们青少年也就如人生中的夏天,是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这个“长”不仅是身体的成长与年龄的增长,更加是知识的积累与思想的成熟。如学会珍惜时间、懂得坚持、学会为人处世,这些都是一种成长。课文最后一句是告诉我们人在青少年时期应珍惜时间,积极汲取知识与增长能力,不能错过大好光阴,应该努力成才,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大后才不会为少年时候所作所为而后悔。这样,学生领略了文章中的写作手法,感受到散文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欣赏散文中优美的词语,品读缜密的结构、丰富的情感、凝练的思想,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等教学目标。怎样组织实施这一类文本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其美,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