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精准教学与效率提升方案探究
作者: 许珊珊摘 要:精准教学核心是基于学生学情而开展的教学设计、教学决策、教学指导、个性化干预和学生的学习补救及改进方案。“双减”政策实施后,初中英语教学出现新变化,包括课后作业控制下的作业数量、质量和形式变化、“双减”背景下学生学习从被动向主动转变。精准教学与效率提升依赖初中英语课堂提质增效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需要逐步打造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英语教学方案,所以研究“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精准教学与效率提升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英语;精准教学;效率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6-0107-06
精准教学是一线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重点,其核心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实现学生学习效率、课堂教学效率等提升,实现有效教学转换的目标。英语是初中基础学科之一,实施精准教学符合学科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双减”政策实施后的具体工作内容。初中英语实施精准教学已经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同时有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支持,但如何在“双减”背景下开展精准教学和提升课程质量还需要进一步结合政策内容、学生学情,持续进行教学思路的优化。
一、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新变化
(一)课后作业控制下的作业设计变化
初中英语积极落实“双减”政策,严格按照作业设计的总体要求进行布置,从数量来看,英语作业整体数量明显减少,严格落实“双减”政策中纸质版作业不超过一小时的要求,与其他学科一起共同布置一小时作业,从质量来看,英语作业的质量逐步提升,减少重复性作业。
基于“双减”政策的实际要求,作业设计变化也出现了新内容:首先,初中英语作业强调基于单元整体的作业设计。基于单元作业量和质的要求,作业设计从传统的一堂课为基础设计的思路转为以单元设计为主的方案。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单元内的课时灵活设计听、说、读、写的作业内容,将单元内部每一节课的课时英语内容进行区分和优化,确保英语作业无重复的同时,作业内容以课程内容为基础,巩固课堂知识学习。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难度比较大,但实施过程中符合“双减”政策中作业设计的量和质的要求,也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次,英语作业设计注重分层,按照基础、提高和发展思路进行布置。课后作业设计时教师强调作业的层次性,其中基础作业是以单词、词组、语法为主,提高题是以各类型的习作、阅读等为主,发展题则是对照中考要求,对作业进行设计,包括完形填空、听力等作业。分层作业需要教师对单元课程内容有整体的把握,需要对课程内容要点和知识进行分析,从而体现分层作业的价值。分层作业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的分层还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最后英语作业的纸质版作业和非纸质版作业设计。“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变化主要是非纸质版作业的增加。非纸质版作业包括设计英语交流作业、口语交流作业、英语阅读作业和拓展作业等,非纸质版作业是纸质版作业的补充,同时也对学生英语学习、英语兴趣培养起到辅助作用。
(二)“双减”背景下学生英语学习变化
“双减”政策的核心目的是降低学生英语学习的负担,因此减负背景下初中英语学习出现了明显变化,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学生英语学习更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家庭辅助学习,英语正式时间学习减少,非正式时间学习增加。
学生非正式时间学习增加是指在学校教育环节,初中生英语学习存在非正式时间,主要是课后服务。学生在学校除了正常的英语学习时间,还会有课后服务时间,课后服务时间的英语学习是非正式的,并非以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而是转为轻松活泼的英语活动形式,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为主。在课后服务环节学生可以锻炼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参与的英语形式包括小组学习等多种形式;在课后除了正规的纸质版作业,学生用于学习的非正式时间也增多,主要是自由支配时间增多。传统教学环节下,作业的时间比较多,学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但“双减”政策严格控制作业一小时,因此其他时间都可以用于学生自由支配。支配环节下,学生英语非正式时间增多,这些自由支配的时间既可以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可以用于英语学习,而如何引导学生用非正式时间学习是对教师的考验。此外,非正式时间中的英语学习管理也是对学生英语学习态度、英语学习能力的考验,如学生用非正式时间收集和整理英语阅读资料时,是否认真分析英语阅读文本内容,是否积累新单词、新词组等都体现出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问题。
二、 初中英语课堂精准教学效率提升思路
(一)课堂提质增效
初中英语课堂精准教学效率提升必然需要提质增效。“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提质增效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共识,在教学方法、方式和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针对性。提质增效主要强调两方面:一方面,英语教学质量提升。传统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存在教学粗放,教师的教学重点通常是强调将课堂所教知识快速地、单向地传递给学生,强调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所有任务,从而形成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模式。但这种方式教学效率低,学生参与低、学生主动性不强,师生互动不足,而“双减”背景下精准教学强调提升教学质量,强调课堂学生学习后,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意愿的提升,因此,教学需要转变并尊重学生的学习情况,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高,主动学习意识强,深度学习成为课堂学生学习的主要表现和内容。另一方面,英语教学效率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效率低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学的课容量不足,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丰富学生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支持,但“双减”背景下通过电子白板、微课等教学,实现精准教学下课容量增加,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辅助学习资源,提升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总之,课堂提质增效是精准化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精准化实施的目标,在提质增效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持续进行探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二)课后学生自主学习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变化比较大,因此自主学习、自我规划成为精准教学提升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课后学生自主学习与精准教学互为一体,首先,精准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是以学生学情为基础并进行教学优化,提供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指导方案,而预习和复习都需要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如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是否可以自主完成学习对学生预习效果和英语精准教学影响比较大。“双减”教学精准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学基本是建立在学生已经通过预习完成常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如果学生没有自主完成预习任务而是糊弄了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会吃力而且精准教学实施效果也会因为学生进度慢而无法持续进行。其次,学生自主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保障。“双减”背景下,学生自由时间增多,同时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也有所变化,实施精准教学中教师提供了差异化、多元化的作业,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完成英语拓展作业,从而让学生得到更多拓展的机会,实现英语有效学习的目标。最后,课后学生自主学习是提升精准教学质量的重要思路,无论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还是课堂小组实施、微课方案,都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只有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才能有效利用好时间并与教师精准教学产生良性互动,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总之,课后学生自主学习是“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精准教学的必要前提,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工作,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 初中英语课堂精准教学实施策略
(一)加强教研,明确精准教学目标
初中英语课堂精准教学实施策略必须进一步加强教研工作,围绕提质增效的工作思路,对现有的教学内容、模式和方式进行教研,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精准教学。精准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坚持以学定教的思路,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在教研中提升精准教学的实施效果。
加强教研工作可以提升教师精准教学的专业性和目标性。首先,通过英语教研的方式,教师可以围绕“双减”政策后学生学习地位的变化进行分析,梳理引导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在教研过程中真正转变教师教学思想。围绕学生“我要学”的思路,教师确定课堂主体角色为学生,教师处于辅助地位,由此进一步优化教学课堂目标和教学方法等内容。其次,通过加强教研,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如仁爱版七年级上册《Looking different》的教学能力目标为:①能听懂有关询问颜色及人物外貌特征等基本情况的简单对话或叙述;②能运用图文、实物说出简单的单词或短句。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可以将培养能力目标直接通过电子白板展示并明确目标对应的内容,包括black, blue等颜色单词和“We have black hair.”等短句,强调学生课堂学习目标。将课堂教学目标从隐性转为显性,从教师教学任务转为学生主动树立目标并在教材中对单词、词组等学习重点内容进行标记,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助力学生成长。最后,通过教研教师要对教学目标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习小组合作模式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效率提升和师生互动的有效手段,但小组学习的实施效果、方式和方案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讨论,教研时可以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对同一节课开展小组合作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的切入点、实施形式和方案的不同对学生学习英语效率、质量的影响,从而不断总结学生小组学习的方案,讨论英语学习小组实施的逻辑,为精准教学提供有效支持。此外,教研目标方法的分析要结合精准教学的要求不断开展分析工作,积极整理教学经验、加强听评课制度,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评估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总之,加强教研,可以明确精准教学的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思路不断分析、整理、总结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符的教学目录和逻辑,实现精准教学,提高效率。
(二)加强备课,制订精准教学方案
加强备课的核心是制订精准教学的方案。“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课前预习、课后作业都出现了一定变化,同时学生课后预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升,如果依然沿用传统英语教学方案显然不切实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做好备课工作,制订精准教学实施方案。
针对“双减”政策落实后学生预习习惯培养以及能力提升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备课阶段要制订精准教学的方案,提升教学针对性。首先,在备课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学生预习系统分析学生预习质量,了解学生实际预习效果。根据学生以往学习经验和预习系统的预习分析,教师在备课阶段可以设置“课前准备”活动,从传统由教师提供小故事或知识衔接的活动转为注重学生预习成果展示,因此,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可以预留5分钟时间,引导学生自行通过电子白板呈现自身预习效果,包括新单词、新词组以及语法知识内容,通过展示调动学生整体学习积极性,也使学生预习效果得到肯定。其次,优化教学环节。1a是课程教学的重点,传统教学方案基本是由教师讲解1a内容中的第一段时态、第二段时态并做句子翻译。基于教学环节优化的思路,教师可以预设两种教学方案:一种是学生预习效果较好,课堂准备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此时1a时态分析则可由学生小组共同讨论完成,教师对学生小组学习成果给出评价和指导即可。另一种是学生预习效果一般,课堂准备活动中学生对will语法掌握不严格,需要教师加强指导,确保学生掌握1a短文中的第一、二段时态并完成基础单词的学习任务。最后,课堂小结环节。小结环节应引导学生掌握构建英语思维导图,掌握英语单词、词组和语法内容,同时将语法、时态等与以往知识学习联系起来,同时鼓励学生开展后续单元知识的学习,提供学习目标和方向,引导学生完成整个单元知识的总结,助力学生发展。总之,备课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学情,根据学情、教材制订教学方案,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此外,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好资料的整理工作,形成电子白板电子化教学和多媒体课件的微课教学资源,确保课堂教学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