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倾听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 洪翠兰摘 要:信息时代,倾听能力已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素养,其对个体学业和社交发展能够产生深远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分析其原则、意义、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交流互动、拓展课程资源、采用多样化教学等路径,期望可以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高效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倾听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7-0001-06
倾听能力是指有效地接收、理解他人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在当今社会,倾听能力不仅在学校教育中至关重要,同时也能够对个体职业发展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和素养,项目化学习则为其提供了新的教育机会。在此背景下,教育者需要围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展开探讨,寻找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新路径。
一、 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原则
(一)体验先行原则
体验先行原则强调学生需要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情感投入是体验先行原则的核心,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通过亲身经历,学生能够建立更深刻的情感联系,对所学内容产生更强烈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同时激发自身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质量及效果。同时,情境设计是体验先行原则的关键。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具体情境及场景,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探索、发现和学习。因此,体验先行原则要求教学活动应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关联。通过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情境设计还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具备全面综合素养。
(二)互动交流原则
互动交流原则强调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积极互动和交流,要求学生在课程中进行合作学习。在互动交流原则导向下,学生应该有机会参与小组合作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分享和解决问题。此种合作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与同学互动,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汇集多样化的观点和想法,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此外,互动交流原则要求教学过程中含有开放对话。开放对话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表达观点,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促进思想的交流和碰撞。通过互动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自身学术水平。
(三)反思提升原则
反思提升原则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之后需要进行反思和提升,学生应该学会自我评价和反思,分析自己在实践中的表现,发现不足并制订提升计划。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认识到自己在倾听方面的表现,并找到改进的方向,这有助于学生建立自我意识,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整能力。同时,持续学习是反思提升原则的核心要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持续学习,不断改进自身倾听技能,并将反思和提升作为学习的一部分,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成长的意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挑战。整体而言,反思提升原则强调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之后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的重要性,以及持续学习的价值。通过自我评价和持续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发现不足、制订提升计划,并不断提升倾听技能。
二、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培养倾听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培养倾听能力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学生需要能够有效地获取、理解和组织大量的信息,通过倾听不同来源的信息,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更强大的信息处理技能,学会筛选和分析信息,从而更好地应对学术挑战和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另外,倾听是思维的基础,培养倾听能力可以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想法,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有助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培养倾听能力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学会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对复杂的话题进行思考,并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此类思维技能将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学生在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时更具竞争力。
(二)培养学生社交技能
培养倾听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良好的倾听技巧是有效沟通的关键,通过倾听并尊重他人的意见,学生可以建立更有效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学生与同学、学生与家庭成员、学生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想法和情感,进而更好地回应他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培养倾听能力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外,培养倾听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团队合作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技能,通过倾听并理解团队成员的需求和观点,学生可以更好地协调合作活动,提高团队的效率,并学会如何有效地分工合作、倾听他人的建议,从而与团队成员建立互信。
(三)提升学生适应能力
培养倾听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多样性。通过培养倾听能力,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人和文化,从而学会如何倾听并理解不同观点的人,有助于其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并更好地融入多元文化的社会。另外,培养倾听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通过倾听并理解不同的观点和需求,学生可以更好地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能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变化和不确定性。学会倾听并理解他人的需求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使学生更有信心和能力面对未来发展中的挑战。
三、 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挑战
(一)学生注意力较分散,难以持续集中
在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学生注意力分散和难以持续集中是常见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产生了阻碍。具体而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课程内容可能与学生的兴趣和日常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脱离。当学生感到课程内容不吸引人或无法与自身生活相联系时,则更容易在课堂上分心,难以保持持续的专注。同时,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课堂可能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噪声、突发事件或其他不相关的干扰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难以专注于课程内容。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措施来帮助学生集中精力,如果教师未能提供足够的引导和支持,学生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
(二)倾听表达技巧欠缺,交流效果不佳
在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学生倾听表达技巧欠缺,交流效果不佳。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学生缺乏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的能力,其在课堂上不够主动,不愿意提出问题、发表观点或与同学讨论,导致学生倾听及表达流畅度不高,课堂互动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同时,学生在倾听他人时常常中断或未能充分理解对方的观点,其可能过于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没有给予他人足够的机会来表达,导致交流中断和不顺畅。学生也可能由于缺乏倾听技巧或耐心,未能充分理解他人的观点。此外,学生缺乏表达自己观点的信心和技巧,导致其倾听及表达互动不够充分。同时,学生可能害怕批评或担心表达不清楚,因此不愿意分享个人观点,从而限制了其与同学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影响了课堂交流效果。
(三)课程资源配备不足,实践机会有限
在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存在课程资源不足困境。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材和学习资源种类和质量有限,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倾听实践需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能需要涉及各种主题和领域,但教材和学习资源的有限性可能导致课程内容单一受限,使得学生无法在不同情境下进行广泛的倾听实践,从而影响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实际体验和实践是倾听技能培养的关键。然而,由于实践机会不足,学生可能难以在真实情境中应用其倾听技能,这也会限制学生发展。另外,部分倾听实践需要学生与外部合作或访问特定场所,以获取真实世界的倾听经验。然而,由于外部资源和访问机会有限,导致学生无法获得这种宝贵的经验,从而影响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策略较为单一,差异重视不足
在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教学策略较为单一,未能充分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具体而言,教师在课堂上较为依赖传统的口头讲解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体验单一、缺乏多样性,影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及倾听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采用的教学策略相对单一。学生在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如果教师未能针对这些差异调整教学方法,可能导致某些学生无法充分发挥潜力,或者感到教学内容与自己的需求不符。此外,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可能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若教师未能提供适当的支持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可能导致此类学生面临学习障碍。
(五)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缺乏有效反馈
在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评价体系仍未得到充分完善,导致缺乏有效反馈。当前评价体系主要以传统的考试方式为主,未能全面评估学生的倾听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能要求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展示倾听能力,但评价体系主要依赖笔试或口试等传统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倾听技能和表现。同时,当前评价体系缺乏及时、有针对性的反馈机制,导致学生难以了解自己的倾听进展和改进方向。及时的反馈对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发展至关重要,若评价体系未能提供足够的反馈信息,学生可能会失去改进的机会,无法深入了解自己的倾听能力强项和薄弱点。此外,当前评价体系中缺乏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机会,未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倾听意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是培养其自主学习和持续改进的关键,若评价体系未能激励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可能使学生失去发展倾听意识的机会。
四、 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创设倾听场景,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倾听场景的创设需要教师在教室布置方面下足功夫。教师可以选择安静、整洁的教室,确保没有杂物或嘈杂的声音干扰学生的倾听。教室的座位布局也应使学生能够轻松看到和听到教师的讲解,以便学生能够持续集中精力。在倾听场景中,教师需要明确传达倾听的目标和重要性,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什么,为什么这个主题重要,以及学生可以从倾听中获得什么知识和技能,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倾听的意义。同时,视觉辅助工具在创设倾听场景中起着重要作用。视觉辅助工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倾听场景的吸引力,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度。教师可以使用图表、图片或幻灯片来呈现倾听内容,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听到的信息。
以“认识蔬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例,教师可以精心布置教室,将其打造成小型农场。教师需要在桌子上需要摆放各种蔬菜的模型,在墙上贴挂大幅蔬菜图片,在室内播放轻柔的自然背景音乐,从而创造引人入胜的倾听场景。这一场景的设计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够唤起学生对蔬菜的好奇心。在倾听场景中,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介绍明确学习目标:“蔬菜是我们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将认识不同种类的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和营养价值。通过倾听和学习,同学们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它们。”这一目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图表和图片等视觉辅助工具,呈现各种蔬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学生可以看到各种蔬菜的形状、颜色和营养成分,并通过教师的解释更好地理解这些信息。这不仅能够使课程内容更具吸引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倾听和理解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