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精准分层作业设计分析

作者: 林学梅

课题项目:文章系福清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精准分层作业管理的研究》(课题编号:FQ2023ZX02)成果。

作者简介:林学梅(1986~),女,汉族,福建福清人,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康辉中学,研究方向:中学化学教学。

摘  要: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提出在开展学科教学工作时,重点关注作业的设计问题。教师需要切实结合化学学科的教学特点,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出发,设计精准分层作业。以优质的作业辅助学生完成学科学习活动,助力学生获得理想的学习成效。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精准分层作业的内涵,根据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现状,提炼精准分层作业的设计原则,建议做好学生分层工作、作业分层工作和作业评改工作。关注教学细节,保证分层作业可以发挥出其实际价值,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保证初中生学习质量。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化学学科;精准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1-0001-06

一、 “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精准分层作业的内涵

(一)“双减”政策的内涵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以“双减”政策为教育工作提供指导作用。“双减”政策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避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因不当教育方式、教育内容而受到影响。主要可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减轻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面临的作业负担;二是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双减”政策的总目标具体可划分为两个方面:在校内方面,学校的服务水平、教育质量呈现进一步提升的状态。针对学生所布置的各学科作业,体现更强的合理性、科学性。且充分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发展需求,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回归于校园;在校外方面,则能使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开设的培训机构履行更加规范的培训行为,避免出现各类培训乱象。基于此,对“双减”政策价值的解析,具体也可以表现为以下内容:首先,“双减”政策的推行与实施,可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通过规范教育秩序,促进优质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有效提高学校整体育人质量。其次,“双减”政策的推行与实施,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结合“双减”政策的指导,教师围绕学科内容,关注学生具体需求,构建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作业管理制度,控制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设计效率。最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后服务环境,供学生展开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成长为具有主体性和谐性、能够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夯实人才积淀,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二)初中化学学科教学特点

1. 知识性

在展开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工作时,学科教学主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需要学习化学符号、元素周期表、化学方程式等基本知识与常识,这类知识均是学生下一阶段顺利展开学习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辅助学生构建完善知识体系、强化学生认知理解以及应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前提。

2. 实验性

以初中化学学科教学课堂为载体,教师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类化学实验当中,观察化学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实验数据。以实验为载体,探究化学原理与化学规律。基于此可明显发现,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具有较强的实验性特点,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方面,也将起到不容忽视的重要辅助作用。

3. 应用性

在初中化学学科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整合在一起,以此方式拉近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且对初中阶段学生来讲,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目的并非单一地掌握知识,更需要合理应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以此为基础,才能符合新时期教育指导要求,同时,也可满足学生自身学习成长诉求。例如,学生在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这部分知识后,便可以借助此知识点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雨的成因,分析酸性雨对自然环境将带来怎样的影响。此过程也便充分凸显了化学学科知识内容的应用性特征。

4. 概念性

在初中化学学科教学中,教师所教授的化学知识通常会涉及很多的概念与定义,学生需要精准理解化学知识的概念与定义,以此为基础,才能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例如,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速率、物质的三态等概念内容,这类概念对学生轻松学习化学知识并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精准分层作业内涵及特点

作为一种新的作业管理方式,精准分层作业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价值,尤其是处于“双减”政策背景下,要求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能够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为学生开辟更适宜其学习、成长、发展的空间。基于此,以“双减”政策为指导,代入精准分层理论,执行作业管理工作,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便于教师顺利展开教学活动。同时,能够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对作业的基本需求,使学生在完成精准分层作业后,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每一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基于此,对精准分层作业的研究,具有宝贵的价值。

在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工作中,精准分层作业的设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分层倡导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关注学生个人发展情况,为学生设计出适合他们的分层类型作业。使每个层次学生在完成学科学习活动后,都能依托精准分层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借助作业查漏补缺,持续提高个人学习效率,在其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拥有新的成长。基于此,精准分层作业的设置,将具有宝贵的教育辅助作用。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对精准分层作业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为顺利展开教育工作奠定坚实根基。

二、 初中化学作业现状

结合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实践展开综合分析,可明显发现,大部分教师在实施教学工作时,均革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致力于为学生搭建优质的教学课堂,但是对化学作业的设计却仍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化学作业的设计并不是十分理想。基于此,学生在以化学作业为载体展开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也将面临多种多样的问题,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效。初中化学作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业数量

从作业数量的角度进行调研可明显发现,有半数以上学生认为,在学习化学知识时有着较重的负担。其中,40%的学生认为,化学作业之所以会为其带来负担,是因为作业量较多,每天需要用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基础作业。且在进行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只有59%的学生能够按时完成化学作业,其中又有20%的学生只是偶尔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这也便说明了,传统教育体系内化学学科教学工作固然有效,但是因为对化学作业的设计不是十分合理,导致作业数量偏多,因此学生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化学学科作业。加上其他学科的作业,可想而知,学生自然处于长久的学习疲态,使学生面临着学习压力,产生学习负担。

(二)作业质量

通过对部分教师所设计的化学作业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参与调研活动的大部分教师所设计的化学作业是以基础题型、记忆类题型为主,借助习题反复强调某知识点,缺乏规律性、合理性。因此,所生成的化学作业并没有较高的质量,大部分学生在完成化学作业时,很难对作业内容提起兴趣,甚至容易产生一些抄袭其他学生作业的消极行为。

(三)作业布置

在布置化学作业时,大多数教师所使用的布置方法都为统一布置,未能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分层作业。所布置的作业都是以记忆理论知识或预习类作业为主,无法借助作业拓宽学生认知视野,引导学生完成巩固知识的学习活动。

(四)作业设计

在设计化学作业时,大部分教师表示,设计作业的主要灵感均来源于教材和教辅资料,结合课程教学特点,围绕近阶段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化学作业。因此充分说明,教师在设计化学作业时,对学生的需求未能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所设计的题型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五)作业批改

根据教师工作时间安排的差异,教师批改作业的时间、批改作业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有45%的教师会选择当天批改化学作业,有23%的教师会选择隔天批改化学作业,有25%的教师只是偶尔批改作业,且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均会选用书面批改作业的形式,难以借助作业予以学生更为有效的反馈,导致大部分学生在拿到教师批改后的作业时,无法结合教师的批改备注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足。

(六)作业评价

通过调查后发现,有50%的教师在评价作业时会选择隔天讲评的方法,也有5%的教师从来不会结合学生化学作业的完成情况讲评作业。在讲评作业时,大部分教师擅长使用点拨的方式予以讲评,也有少数教师只是讲出作业中题目答案的对错,未能与学生一同探究、找到有效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精准分层作业设计原则

(一)针对性

在以精准分层理念为辅助设计初中化学学科作业时,教师应当秉承着针对性原则,凸显化学作业的针对性特征。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完成与其能力相符的化学作业,并在完成化学作业后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二)层次性

层次性原则主要是指,教师应当突出化学作业的层次性特点,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发展需求,促使作业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呈现相适配的状态。例如,针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十分扎实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基础类题型;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拓展性题型。以此方式保证化学作业更具层次性,更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三)趣味性

结合初中化学学科知识内容的基本特点,可以明显发现,化学知识有着较强的理论性,在学生完成学科学习活动时极易面临一定的学习困难,使学生认为学习化学知识、完成化学作业是一项有负担的任务。基于此,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时,便应当保证作业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变学生以往对化学作业的错误认知,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作业的有趣之处,保持积极良好的状态,自主探究化学知识的应用方法。

(四)发展性

秉承发展性原则设计初中化学作业主要是指,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发展需求,以精准分层作业带动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学习信心。以此为基础,既利于转化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又能使学优生不骄不躁、继续努力。

四、 “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精准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一)初中学生分层策略

基于“双减”政策的指导,在针对初中生展开分层时,教师应当观察学生实际特点,与学生展开沟通,发现初中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完成化学作业时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为做好学生分层工作提供依据。在初中生学习化学知识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断崖式”特点,两极分化情况也极其严重。化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只在少数,多数学生学习水平持中,另外也有部分学生为学困生。基于此,建议采用如下策略对初中学生进行分层。

1. 以生为本,凸显学生个性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教师应当关注此阶段学生的成长特点,保护学生自尊心,以分层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例如,在宣布对学生进行分层时,需要将分层的目的、意义清晰地叙述给学生,避免学生对分层产生误解,也能使学生重视起分层这一行为。接下来,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以生为本,引导学生讲一讲自己大概处于怎样的层次。在结合“分层”这一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后,使学生明确自己现有的学习层次,得到教师的鼓励,树立起信心,争取在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中逐步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