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你相遇

作者: 郁尹浩

作者简介:郁尹浩(1999~),男,汉族,江苏南通人,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三和幼儿园,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摘  要:基于幼儿成长的需要,我们开展了“‘雨’你相遇”自然课程活动,让孩子们在探究自然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培养兴趣,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收获新知、快乐成长。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助力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捕捉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有效推进幼儿园园本课程落实。

关键词:雨;幼儿;自然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3-0155-04

大自然作为一部丰厚的百科全书,具有丰富的教育财富。自然的世界是直观的、现实的,具备深刻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意义,是教育价值的源泉。幼儿园设立的自然课程主要围绕“亲自然”目标进行,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实践。

江苏梅雨季节来临,常常下雨,孩子们经常坐在教室里望向窗外:“好想出去玩!”“怎么老下雨啊?”幼儿园在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上每天都有充足的户外活动,下雨天会开展室内与走廊游戏。但是,雨本身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微弱的小雨正好适合孩子们玩耍,老师想到为什么不直接将雨作为课程内容来展开呢?于是,我们开始探索。本次“‘雨’你相遇”围绕雨这一常见的生活气象展开活动,丰富了幼儿们对雨的认知。

一、 “‘雨’你相遇”课程的价值意蕴

(一)践行自然教育之理念

在我们的园所中,我们将自然社会作为活动的教材,雨天是我们特别关注的载体,通过让幼儿在下雨天亲身感受雨水的知识与魅力,来建立起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此次活动让幼儿能够直观地了解雨水形成的原理、雨水的用途、雨滴的形状,以及下雨天需要注意的安全知识,让他们能够亲身触摸、感知雨水的存在。让幼儿能够真实地感受和认识雨水,他们可以观察雨水在窗户上滴落的形状,用手捕捉雨水的感觉,了解雨滴如何形成。我们也会教导幼儿了解关于雨水的循环和水循环的重要性,以及在下雨天需要注意的安全知识。

(二)清楚园本特色之定位

我们充分利用了本地丰富的雨水资源。通过设计与雨水相关的活动和教学内容,让幼儿们深入了解雨水的特点、形成原理、作用等知识。他们可以亲自观察并感受雨水的形状、滴落的过程,通过亲身实践来学习与雨水相关的科学知识。

同时,我们也将周边自然资源应用于园本课程中。例如,我们可以带领幼儿去公园或者校园内的湿地区域,观察雨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我们也可以安排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雨水的滋润和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开展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本地教学资源,让幼儿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建立起联系。这不仅能够培养幼儿对自然的观察和探索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保护环境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同时,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教育。

二、 “‘雨’你相遇”的开发与实施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夏季是一个雨水频发的季节,淅淅沥沥的雨水连绵不断,小班的孩子对雨水充满了好奇,对雨天外出玩耍充满了期待和新鲜感,雨天带来了不同的感受,也带来了不同的游戏体验。除此之外,在对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融入自然文化,培养幼儿对大自然亲近的情感。将雨水自然资源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中,作为课堂呈现效果落实的一部分,要让幼儿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从而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将素质教育更好地落实到幼儿园教育中。

(一)目标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属

在设计“‘雨’你相遇”活动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在前期进行足够的调研,了解幼儿的基础水平。在制订规划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现有身心条件,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并充分考虑规划细节,以满足幼儿身心成长的需求,同时也要确保实现幼儿长远发展的目标。

例如,在雨的探索环节中,大家同样是用塑料半球接雨水,为什么睿睿撑伞边接边走,照理来说很快就能接满,可却发现好朋友楠楠接的雨水早已满了,而她使用的是相同的塑料半球,为什么她已经接满水了呢?再整合其他小朋友用不同接水容器的结果进行分析,大家发现了:屋檐下、外面雨水多,很快就能接满;小手没有工具接得多,因为手有缝雨水会漏,工具不会漏;接雨的时候不要走来走去,把工具放在地上慢慢接就满了;接水工具越大,接的水越多。

这都是幼儿力所能及范围内能够找寻的答案,老师按照幼儿现有能力设计课程活动,有利于幼儿充分思考,不损伤幼儿自信心。

(二)兴趣甄选课程内容

下雨天是一个生活的环境,也常常引起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老师根据日常生活中孩子可以做到的活动,筛选出适合孩子好奇心的内容纳入课堂活动,帮助孩子从最近发展区里了解和感受已有的生活经历,从而逐渐开拓出新的经历。例如,下雨天,孩子们会享受雨点拍打自己雨衣、雨伞上的感觉。会提出自己的疑问:为什么有小水坑?这里也不是池塘呀;为什么有的地方有水坑,有的地方没有呢?为什么一般低的地方的水比高的地方多一些?有的孩子生活经验比较丰富,会抢答:低的地上有水,高的地上没有水。水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所以就有水坑呀。

孩子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探索,问题随之也越来越多:“老师,雨水可以干什么呀?”“老师,雨水可以接吗?”“小朋友们自己接雨水看一看吧!”“用什么接雨水呢?”

豆豆想到用一次性纸杯、一一用水杯、月月用美工区的塑料半球……

“接回来的雨水可以做什么呢?”月月说:“雨水是农民伯伯的好朋友,它可以帮忙灌溉田野,这是我从绘本上知道的!”小明说:“我爸爸说,下雨天可以免费帮他洗车!”点点说:“我妈妈说下雨天雨水里会有小细菌,会有其他生物吃这些小细菌。”

围绕地上为什么会有小水坑这个问题,幼儿们逐步探索,从如何接雨水到雨水的用处,其中,围绕如何接雨水,又有新的活动开展,最终构建出一条清晰的活动开展路线。为了增强幼儿的主动性,我们应该鼓励他们以各种不同的兴趣方式参与活动,并进行自主探索。这样可以使活动拥有更大的自主性,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线索为骨架推进活动进行

开展“‘雨’你相遇”课程活动时,教师应该注重生活中关于雨天的细节。我们可以从平常见到的事物中挖掘出一些不常注意到的内容,并运用幼儿喜欢的方式,引导幼儿去感受雨、体验雨、了解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每一颗雨珠中蕴涵的大自然奥秘,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尊重自然根植于每一个幼儿心灵的成长过程中。

对“雨的用处”项目,我们可以以“天气预报的奥秘——如何利用天气预报——雨水的形状——下雨天的安全小知识”的骨架来展开。可以通过游戏融合、环境熏陶、日常渗透、家园携手、集体教学等5条路径来推进这个项目。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快乐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天气预报,并学习到一些关于安全的知识。这样,幼儿们可以在活动中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1. 游戏融合

游戏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有效路径之一。为了让幼儿能够在活动后继续独立或集体学习,我们在教室中设置了科学区、生活区、美工区、图书区等不同的游戏区域,并充分配备了相关的设备。

在阅读区,我们提供了与雨相关的绘本,比如《雨从哪里来》《天空为什么会下雨》。孩子们可以从这些书中寻找答案,增加他们的知识。主题墙上也贴满了关于雨的调查资料,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在生活区,我们放置了衣架、雨靴等物品,让孩子们可以自己动手挂起雨衣,用刷子清洁雨靴。这样的实践操作,帮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与雨相关的细节,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科学区配备了大小不一的瓶子,孩子们可以在同伴间比较谁能更快灌满瓶子,谁的水多。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可以以多种形式亲身体验、探索,形成完整的经验。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充分利用每一个学习机会。同时,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必要的支持,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获得有益的经验,并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2. 环境熏陶

环境对幼儿学习生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考虑到安全问题,雨原理小活动只让几个动作灵活的小朋友操作,其他小朋友意犹未尽,迎来了新的游戏。窗外雨水打在花朵上摇摇欲坠,于是教师又有了新灵感。老师:“小朋友们,下雨天你见过花苞吗?花苞遇到雨水会怎么样?”小朋友们积极响应:“应该会开出来。”“为什么会开?我觉得会折断。”“可能会被雨打碎。”“你们想知道结果吗?来试试吧。”于是在老师的呼吁下,大家又开始了新游戏。

首先,小朋友们制作了一朵朵美丽的花。然后再喷水——花开。原来呀,纸张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当水渗入纸张中的纤维,纤维就会膨胀,改变纸的张力,花瓣就打开了。这就是“毛细现象”。可见,环境中处处隐藏着课程内容,只是等待着细心的老师能够发现,并将它转化成奇妙的游戏,引入到幼儿的身边。

3. 日常渗透

在雨天,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蕴藏着许多可以开展“雨”课程教育的机会。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巧妙地将与雨有关的科学知识融入日常活动中。

例如,教师可以在室内设置一个雨水收集装置,让幼儿观察和了解雨水是如何被收集和利用的。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察雨滴的形状和大小,讨论为什么雨滴会变成不同的形状,从而引发对科学的好奇心。

此外,在绘画和手工艺活动中,可以鼓励幼儿用彩色纸和水彩画描绘雨滴的形状和颜色,加深对雨水的感受和理解。同时,在故事时间或读书环节中,教师可以选择与雨水相关的绘本故事,让幼儿通过阅读和聆听故事来加深对雨的认知。

通过这样的方法,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渗透“雨”课程教育,可以使幼儿自然地了解和体验雨水,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力。同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并且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对学习的积极性。

4. 家园携手

家庭是幼儿课外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在自然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拓展了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渠道,充分利用了家长作为有效教育资源的作用,并在活动中与家长进行合作。

比如,幼儿可以通过与家长一起共同观察和讨论天气预报,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他们可以通过家长的手机天气预报软件来获取信息,例如天天说:“我妈妈手机上有天气预报,我每天可以看天气预报,后天会下雨!”这样的亲子互动可以帮助幼儿提前了解到未来的天气情况,并在家庭中形成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了解。

通过与家长的合作,幼儿园可以更好地借助家庭这个教育资源,推动课程的实施。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可以共同促进幼儿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使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得到良好的教育衔接。

(四)注重评价串联课程始末

在“‘雨’你相遇”体验课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课程的评价,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理念来推动课程目标的实现与评估效果的确定,明确课程评价的主体。课程评价贯穿于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始终,旨在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支持,并调整和分析幼儿的水平,促进每个幼儿的个体提高。

除了教师个人的评价,幼儿可以参与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的过程。他们可以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自主反思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和表现。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QQ、微信等平台对课程活动进行反馈,分享幼儿在课程中的发展和成长的成果。

通过多方位的评价方式,教师能够更好地反思课程活动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教师的参考,以便调整和改进课程设计和实施方式。同时,评价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通过综合评价的反馈和分析,教师能够更好地评估课程的有效性,并为下一步的教学设计和幼儿的个体发展制订合适的措施和计划。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