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节七课型”模式引领“整本书阅读”的实践研究

作者: 韩娣

“三环节七课型”模式引领“整本书阅读”的实践研究0

作者简介:韩娣(1978~),女,汉族,浙江杭州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博奥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基于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的现状,文章提出了针对二年级学生“三环节七课型”的模式进行阅读引领,立足“整本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提升阅读力为总目标。课题以社团活动为据点,确立阅读目标和书籍,采用行动研究、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以“据点激趣课”“读物概览课”“情节梳理课”“讨论交流课”“方法指导课”“读写结合课”“电影欣赏课”这七种师生共读课作为引领开展实践研究,关注二年级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整体性、有序性,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为后一阶段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三环节七课型;二年级;整本书阅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6-0001-06

一、 研究缘起

(一)“整本书阅读”现状与困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置了“整本书阅读”这个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通过多样化的分享途径,展现阅读体会和洞见,深入探讨阅读时的疑难与问题,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逐渐培养起稳固而有益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整本书的能力。

统编语文教材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读书意识”,特意将“课外阅读”作为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来强调和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二年级开始整本书阅读,展开有方法的阅读。从阅读兴趣、能力、习惯等方面引导学生把课内学到的语文要素运用到课外阅读,开展深度阅读。为了全面了解二年级学生阅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主要从教师、学生三方面进行数据收集。

调研一:学生书籍选择“良莠不齐”

学生最喜欢书籍类型人数统计

最爱阅读漫画搞笑类型书籍的学生人数超过150,遥遥领先于其他类型的图书,说明大多数学生阅读的内容偏向有趣,喜欢图文结合类型书籍。

调研二:学生整书阅读“现状焦灼”

问题选项所占比(取整)问题症结

1. 一天中你的阅读时间是多少?

2. 你一学期的阅读量有多少?

A. 10分钟一下60%

B. 10~20分钟36%

C. 20~30分钟10%

D. 30分钟以上14%

A. 1~3本51%

B. 3~6本24%

C. 6本以上25%时间单薄阅读不够

3. 你喜欢阅读吗?

4. 你阅读一本书时,你会怎么开始阅读?

A. 不喜欢35%

B. 一般33%

C. 喜欢32%

A. 从目录开始阅读40%

B. 翻阅喜欢的章节45%

C. 带着疑惑读15%方式单一兴趣缺乏

5. 你的阅读方法有哪些?

A. 不知道45%

B. 有一些45%

C. 有很多10%能力模糊指向不明

调研三:教师共读指导“陷入泥沼”

领域现象表现数据

阅读情感

学生兴趣缺失整书导读、推进设计形式单一44.6%

整书阅读难续阅读单任务指向不明,跟进不及时36.8%

阅读能力

语文要素模糊设计导读未对接语文要素,千篇一律66.2%

能力指向不明阅读策略目标不明阅读能力与要素衔接不畅58.1%

阅读评价

评价模糊不清阅读评价未对接语文要素即阅读能力40.4%

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活动开展乏味,少创意54.5%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归纳与整理,发现二年级学生整本书阅读开展情况不太乐观,学生阅读意识较弱、教师的共读指导缺失,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二)小学二年级“整本书阅读”引领的重要性

整本书阅读不仅要在形式上创新,更需要让学生真正沉浸于“整本书阅读”的情景中,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语文能力与素养。小学二年级整本书阅读刚刚起步,学生借助拼音展开最初的自我阅读,但是学生阅读能力不足,亟须教师的引领,有价值地展开阅读指导。教师要着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鉴于以上思考,笔者对小学二年级阅读整本书开展实践研究,利用“三环节七课型”的教学范式,让学生在阅读时目标导向更清晰,阅读层次更递进,阅读途径更明朗,在课内通过“导读”“促读”“延展”等不同环节,开展不同方式的共读,促进他们积极实践有效阅读,希望教师在二年级整本书阅读引领方面创设一个可借鉴的案例。

二、 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1. 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以导之为正作为使命,以全过程相指导为理念,发展儿童的心灵,能使他们情绪丰富,思想绵密。不少学者认为,“整本书阅读”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首先,阅读材料作为一个连续的整体,能够给予学生一种独特的、完整的阅读体验。这种体验不同于片段化的阅读,它让学生有机会深入探索书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认知和情感收获。其次,“整本书阅读”不仅要求学生“读”,更要求他们“读透”,即要能够深入理解和把握书中的深层含义和内涵。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不仅能够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深度,还能够培养耐心、专注力和毅力等品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整本书阅读”课型

课堂是整书共读的重要阵地,教师要改变自己的理念,真正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整书共读。在指导过程中,根据“导读—促读—延展”三个共读大环节,细化分解出整书共读全过程的不同课型,在课堂指导过程中促进阅读者发展语言、锻炼思维、强健精神、提升境界。

师生共读课型有多种,文章主要研究了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据点激趣课”“读物概览课”“情节梳理课”“讨论交流课”“方法指导课”“读写结合课”“电影欣赏课”等七种范式课型,引领学生有序地从头到尾完整深入学习一本书,在这一过程中享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受,把学习成果有效地分享提炼。

(二)研究的目的

1. 构建学生科学的阅读架构

通过课题研究,能正确选择适合学生的具有故事性、思辨性、成长性、科学性等各类型书籍,构建科学的阅读架构,提高学生阅读素养与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与方式

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从“无序”到“有序”,从“兴趣”到“习惯”的阅读方式,激发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为终身整本书阅读打下基础。

3. 突破教师常规阅读指导

通过课题研究,转变教师阅读教学观念,改变教师阅读引导的行为,突破常规引领方式,创建范式引导,重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创设多元教学活动,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4. 提升整本书阅读实效性

通过阅读研究,营造整本书阅读的氛围,增强对整本书的认识与感受,通过“导读—促读—延展”三部曲,积极提升阅读的深度与广度,提升阅读的实效性。

(三)研究的框架

本课题紧密联系教师的“整本书阅读”社团课程,采用行动研究法开展全过程。具体的研究操作运行模式见下图:

三、 实践设计与实施

(一)明确“整本书阅读”学段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学段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学习内容”中提出:“阅读富有童趣的图画书等浅显的读物,体会读书的快乐。阅读、朗诵优秀的儿歌集,感受儿歌的韵味和童趣。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书,想象故事中的画面,学习讲述书中的故事。”

基于课标要求及建议,最终确立二年级在“三环节七课型”范式引领下的“整本书阅读”阅读目标:

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每学年在教师的引领下累计阅读整本书为5本,自主课外阅读整本书5本以上,两年累计阅读量超过5万字。

2. 尝试阅读整本书,了解故事梗概或书籍内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

3. 在“三环节七课型”范式引领下,学会在阅读整本书过程中关注整体性、有序性,在阅读中思考,提升阅读素养,为下阶段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精选“整本书阅读”引领书籍

为了将学生引领进阅读的大门,并充分发挥“1+X”阅读模式中“1”的导读功能,教师应精心选择与教学进度和单元学习主题相契合的时机,为学生提供一份补充菜单式的弹性组合书目。小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下两册都安排了“快乐读书吧”,笔者对二年级《快乐读书吧》进行了梳理。

年级主题文体书名语文要素

二上读读童话故事童话故事《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孤独的小螃蟹》《小狗的小房子》《一只想飞的猫》读童话故事,学习从封面获取信息指导要爱护书籍。

二下读读儿童故事儿童故事《神笔马良》《七色花》《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愿望的实现》读儿童故事,学习从目录检索信息。

依托课内书籍,开展“1+X式”海量阅读。

1. “作者+X”链接式阅读

根据“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以作者为“1”元素,进行“作者+X”链接式阅读拓展,例如,在阅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后,根据链接作者罗尔德达尔,引出童话阅读组群进行拓展。

2. “主题+X”平行式阅读

结合“快乐读书吧”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在学完课文之后,为学生补充相应的书单,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自行阅读需求。如下所示拓展:

教材必读书目对应单元及主题词补充选读书目

《孤独的小螃蟹》第三单元:我们的生活《木偶奇遇记》

《“歪脑袋”木头桩》第五单元:思考《小猪唏哩呼噜》

《小鲤鱼跳龙门》第六单元:经典人物《葫芦兄弟》

《一只想飞的猫》第七单元:想象《丁丁历险记》

《小狗的小房子》第八单元:相处《青蛙和蟾蜍》

3. “文体+X”菜单式阅读

根据“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的不同文体,可以确定以“文体”为“1”元素,进行“文体+X”菜单式拓展阅读。例如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阅读文体是童话故事,可以就此进行童话系列阅读。延伸拓展读物可以是《王尔德童话》《吹牛大王历险记》《鹅妈妈的故事》……

4. “要素+X”专项式阅读

以《一只想飞的猫》为例,设计导读课框架:紧紧围绕“封面”这一核心要素,从学习阅读封面提取信息开始,到借助封面插图,师生共读精彩片段,现场制作个性封面等,引导学生从理性认识到走进文字、习得方法、内化运用。最后,再次借助封面阅读,引导学生从读“一本”到读“一批”。

结合以上几点,制定二年级上下两册阅读书籍内容如下:

年级整本书阅读书目(校内引领)整本书阅读书目(自主选读)

二年级上册《读读童谣和儿歌》《歪脑袋木头桩》《孤独的小螃蟹》《小鲤鱼跳龙门》《小狗的小房子》《一只想飞的猫》《小猪唏哩呼噜》《木偶奇遇记》《葫芦兄弟》《丁丁历险记》《青蛙和蟾蜍》《鹅妈妈的故事》《吹牛大王历险记》……

二年级下册《神笔马良》《七色花》《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愿望的实现》《神奇校车》《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兔子坡》《濒临危机的动物》《蠢特夫妇》《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