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探讨
作者: 郑磊摘 要: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标下高中生物学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学必须充分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结合生物学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素养,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科学探究中真正理解生物学知识的本质内涵。现阶段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设计与科学探究能力脱节、教学形式单一影响科学探究能力发展、资源开发不足限制科学探究活动效率、理论脱离实践影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文章认为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必须基于科学探究能力优化教学目标设计,做好学情分析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联系现实生活整合生物学教学资源,做好实验教学指导强化学生操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科学探究能力;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8-0116-0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高中生物学教学模式难以满足高中生成长需求,高质量的生物学教学必须充分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生物学学习问题的能力。高中生物学教学本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在充分关注高中生生物学课程学习体验的情况下,教师应当从多角度着手做好对学生的科学管理,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面对不同成长环境下的高中生在生物学课程中的相关学习体验,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育思路,从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对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作出新的尝试,从而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内涵,让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基于生物学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教师应当在关注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特点和实际学习需求的情况下,给予学生全面的支持和帮助,把握好学生认知规律,做好对学生成长状况的分析,确保科学探究活动成为生物学课程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动力。文章就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必要性展开分析,提出了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实现策略。
一、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培育核心素养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学必须将培育核心素养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有效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全面适应生物学课程教学环境。在高中生物学教学改革持续优化的背景下,教师应当重视学生成长过程的有效分析在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情况下,促进学生在生物学课程中发挥自身创造力,凭借自身力量解决生物学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培育核心素养是贯穿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全面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情况下,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保障,从而有效增强学生认知体验,促进学生生物学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高中生正处在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接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与思维发展息息相关,通过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能够从多个角度着手帮助学生强化和锻炼思维能力,使得学生思维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让学生能够学会运用生物学思维解决问题。传统教育指导形式大多强调教师对学生基本要求,对学生的思维培养缺乏合理优化,导致学生在实际成长过程中认知不够深入。在全面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情况下,学生能够以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并且在探究中强化认知和体验,在良好的思维环境下不断实现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全方位强化的同时,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有利于建构生物学高效课堂模式
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是影响高中生物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生物学课程学习相关表现及特点,在教育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加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生物学课程中的相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对高效课堂的有效建构。根据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实际价值和特点,教师应当从多角度着手做好对学生的科学管理,根据生物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帮助学生转变生物学学习思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生物学教学活动的整体实施效果满足预期目标。相较于传统生物学教学形式,基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生物学课堂教学,更能带给学生全方位的体验,对促进生物学教学各项活动的全面优化能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设计与科学探究能力脱节
教学目标是开展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指导依据。现阶段,针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设计仍然有待优化,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真实学习特点和学习表现,导致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活动推进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对高中生来说,生物学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特殊价值和趣味,但是教师大多只是强调自身对学生的相关要求,而忽略了科学探究能力对高中生的积极影响,在教育目标设计方面缺乏有效协调,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及其学习表现,最终影响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实施效果。
(二)教学形式单一影响科学探究能力发展
高中生物学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单一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围绕高中生生物学课程学习相关表现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情况下,许多教师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具体表现及特点,在活动设计方面缺乏科学优化,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没有做好科学统筹,由此影响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当前许多教师只是将生物学教学看作一项常规活动,在教育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教学形式的进一步创新,大多以说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最终影响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教学资源开发不足影响探究活动效率
教学资源开发不充分的现象直接影响了高中生物学教学的整体效果。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许多教师忽略了不同类型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在活动组织管理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真实学习需求,在资源开发整合方面拓展性不足,最终影响学生对生物学课程学习的参与主动性。实际上,教师大多强调教材中体现的基本教育内容和要求,以教材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忽略了学生在看待问题时的相应表现,没有真正考虑到生物学课程的生活化建设和拓展,面对教学资源开发不足的情况,学生认知体验不够。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关联不够紧密
理论脱离实践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目前,部分教师在开展生物学教学活动时,只是强调基本的理论教育,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导向,而忽略了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全面分析。在实践活动设计方面,部分教师只是关注教材中体现的实践项目,而没有真正考虑到高中生的成长环境对生物学实践活动的组织缺乏合理优化,没有真正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由此影响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最终导致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不足。
三、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原则
(一)遵循以生为本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在高中生物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应当考虑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学生表现做好适当的指导和管理,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保持较高的参与热情,以有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以生为本原则,要求教师能够始终关注学生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并且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将学生始终放在主体位置,避免限制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二)遵循兴趣导向原则
培养高中生科学探究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当遵循兴趣导向的原则,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在有效增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状态的进一步转变,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真正理解生物学知识的本质内涵,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进一步提升。兴趣导向意味着教师需要考虑到生物学课程本身的独特趣味,关注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基础,带给学生更加全面的认知体验,确保科学探究活动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有效提升的动力。
四、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
(一)围绕科学探究能力,优化教学目标
优化教学目标是帮助高中生明确学习方向的关键。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在生物学教学改革方面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为重要导向,促进学生对生物学课程各项活动的主动参与,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中生物学教学本身是一项系统性的活动,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环节,需要考虑学生本身的学习状况,并且结合教学重点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在教学目标设计中体现科学探究能力的价值。从教学整体目标来看,教师应当根据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将课程教学目标与科学探究能力相适应,关注学生在生物学课程学习中的能力素养表现,并且将科学探究能力贯穿于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全过程。根据具体教育内容以及知识点,教师也要适当调整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设定,能够合理优化具体的教学要求,使得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效果能够满足预期目标。
(二)基于学情分析创新生物学课堂教学手段
充满趣味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生物学课程学习状况,并且在课堂教学手段创新优化方面作出新尝试,更好地发挥生物学教学的育人导向作用。教师应当关注高中生物学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内涵,把握学生生物学课程学习体验的情况下,给予学生充分支持和帮助,在体现生物学教学基本特点的同时,帮助高中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通过对课堂教学活动形式的全面优化,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教师可以尝试采用项目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思考,增强学生学习体验,并且基于小组合作营造良好氛围,帮助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以增强科学探究能力。
项目合作探究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常见教学形式,推动教学手段的进一步优化管理应当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价值和地位,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做好对学生的分组管理,通过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从而帮助学生强化生物学课程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小组合作探究的具体要求,教师应当进一步优化高中生物学教学管理,体现基本教育内容和实际教育特点,同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活动,以生物学教学组织管理为核心导向,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生物学学习中有所收获。小组合作探究应当围绕具体学习任务展开,因此教师需要把握好学生基本学习状况,通过设计合作探究任务的形式丰富学生学习体验,从而有效提高生物学教学的实施效果。
(三)联系现实生活整合高中生物学教育资源
全面整合与开发高中生物学教育资源,能够强化学生课程学习体验。因此,教师需要格外重视对生物学教学资源的全面拓展和延伸,从学生基本学习需求出发,开展适合学生的教学管理形式,在有效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生物学知识核心内涵的情况下带给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和感悟,从而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全面整合生物学教育资源需要考虑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并且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关表现,能够将贴近生活的教育元素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通过对生物学知识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建构,满足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需求。开发生活化素材要求教师具备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储备,同时也要具备对网络信息时代的适应能力,借助互联网做好资源开发利用,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探究学习效率。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分析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关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能够将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与生物学教学管理相适应。无论是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还是对生活案例的分析,这些都能够给予学生更加全面的支持和帮助,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状态的及时调整。开发生活素材需要对生物学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分析,并且做好知识点的延伸,围绕生物学教学重点知识选择适合学生的生活化学习材料,使得科学探究能力培养过程更加顺利。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巧妙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同时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植物的叶片色彩,结合学生对叶绿素知识点的了解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四)理论结合实践丰富学生生物学学习体验
高中生物学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作用,并且在生物学教学管理中关注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的相关学习情况。对实践活动的设计管理必须与生物学教学主要内容相关联,同时也要在实践活动中为学生创造自主独立的思考空间,既要强调教师对实践项目的组织协调,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真实学习表现。通过这样的方式带给学生更加深层次的认知与感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保持较高的探究热情。对实践项目的设计管理应当与生物学教学主要活动内容相适应,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基本学习规律和真实学习状况,在实践项目设计中能够突出学生的自主独立思考,并且尽量减少对实践过程的干涉,让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操作方法,在实践中强化科学探究能力,并且提高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 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也是保障生物学教学整体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当格外重视生物学教学的知识重点,关注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的相关探究情况,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做好对教学流程的优化设计,在把握好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需求的同时,真正给予学生更加全面的支持和帮助,通过行之有效的生物学教学组织管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永新.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与提升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3(36):108-110.
[2]刘磊.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探究[J].高考,2022(28):58-60.
[3]王惠云.浅谈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J].高考,2022(17):62-64.
[4]吴晓夏.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当代家庭教育,2022(14):128-131.
[5]貊雪丽.新高考形势下高中生物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A5):124-126.
[6]孙金豪,王海鹤.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与提升对策探究[J].求学,2021(47):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