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 许学英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小学音乐课堂变得越来越重要。音乐学科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科目,需要在教学模式变革的前提之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模式强调能够将相关教学环节加以整合,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在设定教学目标时纳入教学评价环节,还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创新,让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教学评价这三个教育板块能够真正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提高小学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32-0158-05
作者简介:许学英(1977~),女,汉族,宁夏银川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第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低段音乐实践。
“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模式强调教育工作者能够重新审视传统课堂中的不足,教师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注重对学生不同阶段技能学习情况的调研,从而合理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模式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转变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真正以学生为本展开教育过程,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掌握程度和音乐作品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借助音乐学科陶冶情操,开阔个人的学习视野。
一、 “教、学、评”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浅析
“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模式强调能够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这三个教育板块进行结合。教学评一致性是一种课堂的教学理念实施状态,而“教、学、评”一体化则强调教育的过程,教师要对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和调整。“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模式要让教学评这三者达到同一空间的同步性,这三者要向统一的方向推进。教育工作者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现状,将知识探究的诸多板块进行整合,从而让教学评能够拥有同样的教育方向,拥有统一的教学理念支撑。我们可以将教学评这三者组成一个三角状的循环过程,每一个教育板块紧密衔接,共同组成一个大的稳定三角形。对学生的评价直接影响教师在后续教学阶段制订教学方案的理念和节奏,而教学方案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成果直接关系教师的教育评价。这三者相互作用,组成一个循环体,这种教学形式强调以一种逆向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工作者需要以大概念为支撑,设置明确的教学活动,再以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对个人的教学方向有着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在逆向教学时,要先确定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再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以此为基础完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完成知识探究过程。“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全面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成长。在音乐学科教育中,以“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模式作为教学改革的方向,应强调提高学生的音乐学科关键能力,比如让学生能够在音乐课堂当中听出乐曲快慢节奏的疏密,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它包含一些基础知识的宣教、技能知识的传输,还包含学生能够熟练应用音乐记号,进行创作和歌曲的演绎。“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模式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强调教学评这三者的融合,更能帮助学生提高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改善个人的关键能力。在音乐学科中,核心素养还包含审美感知力等在内的基本素养,教育工作者需要真正理解“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模式的核心要素,以学生为本完成授课过程,才能够真正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二、 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模式应用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教育工作者们开始寻求积极的教学改革之路,以期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社会环境变化速度极快,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在小学阶段,通过多学科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高年级阶段能够不断发展。以“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模式进行小学音乐学科的课堂改革,更有助于教育工作者调整教学手段,合理地布置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这种教学模式更加看重以学生为本,调整课堂的教学内容,可以突破教材的限制,融入更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它能够真正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情况,优化教学手段,让教学方案能够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认知能力。教育工作者在该过程中先通过对学生认知情况的调研,再制订教学方针,明确教学手段,同时也可以通过课堂的全过程性评价,让学生获知自身在不同阶段的成长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育工作者也能够达到教学改革的目标。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授课形式中,教育工作者通常只根据教材编写的内容灌输式传输知识,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模式之下,教育工作者需要帮助学生找到提升个人学习水平的方法,在授课时也更加强调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让学生放松身心地去学习知识,自然而然地吸收知识。在“教、学、评”一体化教育过程当中,教师会设计更多师生互动环节以及学生的交流沟通环节,让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音乐活动探究过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活动可以避免学生长时间久坐带来的厌烦。在音乐课堂中,教育工作者也可以融入一些数字化的教育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点,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压力,舒缓学习压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提高个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同时教学评价环节的创新可以让教育工作者设置更多的评价标准,获知学生多方面的成长情况。教师的关注点不再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育工作者能够重新审视自身教学中的不足,从而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去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热爱和享受音乐知识探究的过程。
(三)有助于保持教学的连贯性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育工作者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获知学生的学习进度,才能够合理地制订教学方案,制订评价标准,以此提高教学的质量。所以教育工作者会对教学环节进行重新的审视,它强调能够让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当中,使学生也能够更具反思意识。这种教学手段可以将不同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强调教育的连贯性,潜移默化地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能力。在课堂当中,教师需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从而加以有效评价,所以这对教育工作者自身而言也是对个人专业能力的考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落实,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掌握更多的音乐技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也拥有更多的实时互动环节,从而有助于提高师生的默契,让学生能够更加热爱音乐课堂,可以在连贯的探究活动当中提高个人的学习水平。对教育工作者而言,也更能把握教学节奏,合理调整教学手段,从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相较于传统的授课形式,“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模式可以将教师的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习环节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汇总和评价环节进行整合,这三个教学板块不再分离和割裂,可以保持连贯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小学音乐“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
当前在小学音乐学科教育的过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对“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认知相对模糊,教师不清楚这种教学手段的真正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安排相关教学环节。而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部分教育工作者习惯性对学生的演唱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评价,缺乏鼓励性和肯定性的评价内容,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存在差异,评价时要设置更加多样化的指标、创新评价手段,才能够达到评价的目的,但部分教育工作者忽视教学评价环节,在展开评价时,方式方法也相对较为单一,因而无法真正对学生进行精准评价,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再者,当前许多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教学水平有限,在课堂教学时有时会沿用灌输式的教育手段,未能有效创新教学方式,发挥“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模式的作用,这些也会限制学生的发展。部分教育工作者仍旧以自身为课堂的主体,而并非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所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加以成长,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在参与课堂活动中往往存在学习兴趣程度不高的情况。
四、 小学音乐“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
(一)要制订适宜的课堂教学目标
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评”一体化教育的前提条件。以往教师在授课时总是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或者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一致,没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这也会导致课堂的内容相对较为松散。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清楚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教材知识的要点,才能够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此作为基础,完善教学方案,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模式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比如,在进行小学音乐湖南湘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课《闪烁的小星》课程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评”一体化教育过程。根据该课程的知识重点,教师可以设置以下三个目标。第一,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该首音乐作品的节奏,有感情地完成演绎过程。第二,强调学生聆听歌曲当中的打击乐器,可以根据音乐风格简单地创编舞蹈。第三,要以音乐为基础,引导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可以感受歌曲当中对星空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激发学生对音乐学科的知识探究兴趣。该课程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完成歌曲的演绎过程,但对部分学生而言,有感情地演绎歌曲存在较大困难。教育工作者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评”一体化教育过程,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方案,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导入知识内容,比如以猜谜语的方式引出“星星”的主题,或者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一些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再借助分小组演绎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与同伴共同融入音乐情境中,进行技能训练。教学评价环节应当融入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成长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在教学评价时也要汇总教育成果,判断是否达成教学目标,从而分析教育不足之处,找到能够完善教育方法的突破口,从而充分发挥“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模式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
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让教师的教育过程事半功倍,对小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天生性格活泼好动、充满想象力,教育工作者在授课时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创新教学手段。通过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相关探究活动的主动性,才更能实现教学目标。教育工作者在利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手段时,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从而设计出学生更加感兴趣的活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对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运用,与教材内容加以结合,同时可以在课件当中融入一些趣味性的资源,适当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储备,开阔学习视野。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也需要强调让学生参与到相关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更多的师生互动环节,让课堂的知识探究氛围更加活跃。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要强调方式方法,要在合适的时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总,使学生获知自身的优势,了解自身的不足,并不断加以改进,才能够在该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收获更多也成长更多。比如,在进行小学音乐湖南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时间像小马车》教学过程当中,为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模式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该首音乐作品的特点,有效创新教学手段。《时间像小马车》该首歌曲传递出珍惜时间的观念,歌曲中的声音存在“由远而近”“由近而远”的变化过程,非常具备特色。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歌曲的旋律中,在聆听和感受中获得更多的体会。教师可以利用更多的互动探究课题,让学生有机会表达个人的观点。如教师在课前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时间像小马车》该首音乐作品,让学生可以自由随着音乐加以舞动,然后教师可以引出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加以探讨。“同学们你们平常有没有调闹钟的习惯呀?你们的闹钟铃声是什么样的呢?你们一般需要几个闹钟呢?闹钟的意义是什么呢?”通过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加以探讨,也可以激活课堂,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这种交流互动型的课题可以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主动表达个人的想法,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交流成果进行汇总,提出“珍惜时间”的主题。接下来教师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歌曲《时间像小马车》,让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知识内容,可以尝试跟着歌曲的旋律拍打节奏。在该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例如询问学生:“小马车跑的声音出现了几次呀?分别在哪里呢?”从而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寻找答案,提高学习水平。这种以问题作为引导的互动课堂更能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教育工作者在该过程中也可根据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使学生获知自身的成长情况,拥有更强的反思意识,并不断提高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