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策略探究
作者: 任刚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全面立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来强化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已然成为教师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抓手。文章将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实施意义、原则和具体策略进行讨论,旨在促使教师重视该项工作,并全面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规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合作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36-0024-04
作者简介:任刚(1978~),男,汉族,山东青岛人,青岛市城阳区景明学校,研究方向:综合实践活动。
当前,积极探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和基本策略,已然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基本共识。众多教师在努力探索和不断实践中促进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该项工作推进中依然遇到了较多突出的问题,如工作实施目标制订不科学、忽视方法和技巧教授、学生合作学习热情较低、评价督促作用发挥不明显、学生合作学习路径固化等。这些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因而教师需要充分立足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基本现状,探索这些问题的具体成因、影响因素,并采用针对性较强的策略来强化该项工作并查漏洞、补短板,从而逐步地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助力学生后续的全面发展。
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找到学生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积极探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策略,可以促使教师认真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如合作小组划分情况、学生合作讨论情况、合作讨论方法运用、合作学习成果展示等各个环节进行认真梳理和归纳,分析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影响因素等,继而助力教师把握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情况,为后续学生进行高质量合作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质量和水平
当前,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较多突出的问题和瓶颈,如合作小组划分不科学、合作学习任务制订不合理、合作学习方法运用不恰当等,通过积极探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可以促使教师全面重视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工作,并积极在合作学习实践中帮助学生合理定位小组人员构成,科学设计合作学习任务,采用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来查漏补缺,继而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质量和水平的持续提升。
(三)有利于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积极探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策略,可以促使教师在该项工作中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应全面按照特质互补和学生自愿的原则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在合作学习中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兴趣。应更多地借助合作学习这种具体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结果展示能力等,从而逐步提升学生各项能力和水平。
(四)有助于逐步提升教师综合执教能力和水平
传统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部分教师不注重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也不注重强化自我学习和提升,使得其个人的执教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通过全面探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策略,可以促使教师立足合作学习能力培养要求,进一步深化对新课标的深度研究、分析和解读,了解新课标对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指示,并积极地学习关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教育教学思想,进一步强化与其他同行的沟通交流与互动学习。与其他同行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和具体的策略,并学习其他教师的有益做法和经验,自然可以逐步提升其综合执教能力和水平。
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原则
(一)要注重以生为本
全面探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其最核心的目的是通过探索来找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规律,因此教师要全面树立服务学生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全面地在后续的培养工作中围绕着促进学生提升来开展工作,同时积极地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全面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真正将合作能力培养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促进每个学生的逐步提升上,唯有如此,才能不违背我们的探索初心。
(二)要注重互动交流
要想全面把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对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规律,需要教师遵循开放探索和互动交流的原则,积极地在与其他优秀教师同行的合作讨论中学习有益的合作能力培养经验和心得体会,同时在集体讨论中解决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和不足之处,全面地发散教师的合作能力培养思维,拓展教师的合作能力培养视野,真正促使教师把握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规律。
(三)要注重长期探索
全面探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具体策略和基本方法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的任务,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长期性、艰巨性,并积极地遵循长期探索的原则,全面立足当前学生合作能力的基本情况,积极制订明确的各阶段目标、针对性较强的工作目标与规划,还要明确不同阶段工作实施的侧重点、核心点与关键点,从而按照一定的节奏对学生合作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升铺路架桥。
(四)要注重服务教学
全面探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策略,其最直接的目的是通过该项工作来找到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因此,教师要积极遵循服务教学的思想和理念,积极将是否促进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否助力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目标的高质量达成作为探索工作的重要考核标准,同时积极在工作中围绕着提升教学质量,来合理选择合作学习策略,积极优化小组划分,恰当进行合作学习任务定位,客观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行为,精准进行合作学习指导,真正在高质量的合作学习中更好地助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持续提升。
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策略
(一)强化思想认识,制订科学计划
小学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工作的认识是否到位、是否全面、是否深刻,后续的培养实施目标与规划制订科学与否,会对该项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从当前的基本情况来看,存在教师思想认识不深刻,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且培养目标制订不科学等突出弊端,需要教师积极地对此进行反思,以逐步强化教师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并制订合理的培养规划,从而按照一定的节奏强化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例如,小学教师要从不同的视角认真阅读新课程标准,并全面将有效化、高质量的合作能力培养工作与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相结合,不断强化自身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同时立足当前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现状,制订短中长期有序衔接的、各阶段任务明确的、可实现性较强的合作能力培养目标和规划。如在第一阶段培养工作开展中要积极地注重思想教育,让学生理解强化合作学习的意义所在。在第二阶段的工作开展中要逐步探索合作学习小组划分的策略、合作学习小组任务的设计原则、合作学习的指导对策等,逐步把握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工作的开展规律。在第三阶段则要注重课程实践和总结归纳,真正按照一定的节奏推进该项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二)教授合作方法,把握合作规律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合作与探索,是一项具有较强技巧性和规律性的活动,只有积极地教授学生有效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合作探究学习的规律,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工作开展的特殊性,并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的不同,积极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促使学生全面把握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有效强化合作学习的规律,为更好地培养、提升学生各项能力铺路架桥。例如,在开展“向日葵种植”为主题的活动时,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向日葵合作种植的方法,在种植过程中要明确不同成员的职责,如学生A负责浇水、学生B负责挖坑,学生C负责覆盖地膜等。同时要在种植过程中相互鼓励,相互协作,一起进行总结种植的步骤,分享种植的经验、问题,并分享向日葵合作种植的心得体会等。如说说自己的具体感受,自己取得了哪些收获,自己在合作学习中遇到了哪些具体的问题。A生说:其在合作学习中感受到了同伴的热情,也掌握与同伴沟通的方法,但是存在浇水方法选择不恰当的问题。学生B称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对种植方法掌握不够透彻和全面,需要改进,等等,真正把握合作学习的规律,助力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三)注重活动引领,激发合作热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爱玩,很喜欢参与各式各样的游戏活动,同时也能够在游戏活动中与同伴相互配合、积极发言、克服困难。小学教师要充分把握该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并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过程中积极地引入丰富多样化的活动来强化培养工作的活动引领,从而真正地以具体的活动为依托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合作热情和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以“课间休息讲安全”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在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情况,按照特质互补与学生自愿的方式自由结成小组。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搜集关于交通安全、用电安全等方面的资料,并一起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一起撰写关于“课间休息讲安全”为主题的演讲稿,同时登台进行演讲。教师要结合不同小组的演讲情况、各组员配合情况给予客观评价,并进行量化评分,让学生比一比哪个小组配合得最好,并对表现较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小组,要带领该小组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一起制订改进的具体方法,将责任明确到该小组的每个人,真正强化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四)改进教学策略,注重合作学习
传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存在一定的被动灌输和满堂说教情况,使得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工作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需要教师充分立足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基本现状,并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过程中积极转变课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同时合理引入合作与讨论学习法来有效地凸显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全面促进课堂教学潜能的释放和学生合作能力的高质量培养。例如,在教学《秋游方案大比拼》模块内容时,教师可以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秋游的具体方案,如讨论秋游的目的地、路线、参观景点顺序等,让不同小组的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规划,教师则可以积极给予学生合作学习指导。应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鼓励,并认真分析学生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结合案例来为学生制订改进的策略,如学生对旅游的路线设计不合理,则可以展示一个关于旅游路线的设计注意事项、设计原则的具体案例,逐步解决学生学习困惑,真正在教法创新中助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五)转变评价模式,强化评价督促
全面地转变评价策略,有效地强化评价督促作用的发挥,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强化对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而从目前的基本情况来看,存在评价督促作用发挥不明显、对学生合作学习内容的评价缺位等突出弊端,需要小学教师充分立足当前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并合理地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来积极地转变教学评价的模式和课堂评价的具体内容,继而强化评价督促作用的发挥。例如,在评价中要将学生在课堂的合作学习情况、合作能力养成情况等纳入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总体评价之中,并积极提升评价的分值占比,还要定期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考核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和归纳,并将这些内容进行量化排名,让学生比一比哪个学生合作能力提升得最快,真正在强化评价督促中助力学生合作能力的高质量培养。
(六)构建线上空间,拓展合作路径
传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合作学习一般在线下课堂的几十分钟内进行,使得培养工作路径固化、渠道单一、视野狭窄,自然不利于提升培养的灵活性、精准性和针对性,需要小学综合实践教师立足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工作的基本情况,恰当地通过构建线上培养空间,来拓展培养的路径渠道和视野,从而提升培养工作开展的针对性、灵活性,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微信兴趣小组,一起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线上讨论和分析,探索解决的策略和方法,还可以在线分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学习的经验、想法、心得体会,并在线讨论线下综合实践活动实践组织流程、合作学习方案、合作学习分工、合作学习方法运用等,教师则可以借助线上直播的方式给予学生指导和帮扶,真正助力学生的不断发展与全面提升。
四、 结论
总而言之,积极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强化对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既是新课标对教师强化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抓手。教师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对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工作,并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地探索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策略和方法,同时在后续的培养实践中强化思想认识,制订科学计划;教授合作方法,把握合作规律;注重活动引领,激发合作热情;改进教学策略,注重合作学习;转变评价模式,强化评价督促;构建线上空间,拓展合作路径等,从而真正地借助良方妙药来逐步地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铺路架桥。
参考文献:
[1]崔洪波.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J].当代家庭教育,2020(12):134.
[2]高淑珍.探讨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J].当代家庭教育,2020(9):162.
[3]李泽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9(20):121.
[4]戚招娣.摭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54):17.
[5]杨敬家.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J].学周刊,2019(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