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作者: 储文静

作者简介:储文静(1980~),女,汉族,安徽安庆人,桐城市第二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摘 要:初中英语教师在教育发展新阶段应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利用其改变以往固化的教学形式,确保学生能在新课程背景下获得全面提升。为保障阅读教学成效,初中英语教师可利用更新的教学观念,有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学生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正确学习,全面评价学生,在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综合水平,让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让初中英语教学朝着更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3-0097-03

初中英语教师探索“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优化中的应用策略的过程中,可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为学生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和引导、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等,让“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更好发挥作用,切实增强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高效性和针对性。

一、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在现阶段我国教育领域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理念的综合教学模式,它明确了教学、学习和评价的关系,凸显了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功能,能使教师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态度,对学习投入的程度以及实际学习的成效,从而通过及时反馈和调整确保学习目标的实现。该教学模式不仅强调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整体性,还使教师不再是单纯单向传递知识,而是让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同时,还可保障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拥有较强的学习热情,确保学习深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另外,“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精准落实,还可以摒弃传统孤立和终结性的纸笔测试评价方式,确保教师能实时监测和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能在学习中了解自身的不足和进步空间,并为教师指明未来的教学方向,为学生指明未来的学习方向,最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面向学生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

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利用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传统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局限性较强。在教育发展新时期,探索“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良好应用作用的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学生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准调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快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初中英语教师可基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层次,设置教学目标,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将教学目标设定为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要内容;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将教学目标设置为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细节信息,让学生能对文章的主旨和作者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及评价。除此之外,还可在教授英语阅读文章时,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生词短语,并注重让学生运用阅读技巧和策略进行推理及判断,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还可以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让学生成功运用阅读技巧和策略进行推理及判断,让学生以小组讨论方式提高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兼顾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强化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等,使设置的教学目标具有可量化的特点,促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实施可行性较强的教学活动

初中英语教师为实现设定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可在把握“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实施可行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更好地推进教学进程,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对此,初中英语教师可通过充分考虑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与学生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相对应的教学活动,确保教学活动具备较强的可行性,确保学生能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成效。同时,初中英语教师也要注重在阅读教学中,让教学活动的设计尽可能覆盖所有教学目标,在确保学生能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并确保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助力学生提高综合能力。例如,教师可根据英语阅读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及任务,从根本上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另外,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或者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参与多样的学习活动,确保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达成强化学生知识和技能以及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教学目标。当然,初中英语教师还可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结合阅读与写作进行教学,引领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以读促写,将其转化为写作,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确保教学活动实施更有意义,让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实现。

(三)加强引导学生学习过程

在以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向学生讲解固定的知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在教育发展新阶段,为确保在阅读教学中能使“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发挥最优功能,教师可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达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以及强化教学意义和价值的目标。对此,在现阶段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观察学生的不同学习状态,如关注课堂上学生参与度和兴趣以及困惑等不同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需求,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另外,学习方法是解决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现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示范和讲解以及引导等多元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此,既可以避免对学生进行全程教学,还可通过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有效预习和复习、让学生学会利用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尝试运用新的学习方法,探索多元的学习路径,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学生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的必备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的素质提升的目标。当然,初中英语教师还可探索为学生布置预习和复习任务以及安排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确保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进而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领和良好学习环境的影响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保障教学成效。

(四)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

初中英语教师在现阶段阅读教学优化中探索“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时,也要注重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使“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发挥其功能,让英语阅读教学工作达成既定的目标。对此,教师可基于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突破仅关注学生最终阅读成果的局限性,通过完善过程性评价和作品评价以及自我评价及同伴互评等,促使反馈机制在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完善过程性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基于过程性评价的环节核心,对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实时行为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进行记录,切实地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和互动状况以及问题提出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汇总,了解学生的思考深度和策略运用能力以及面对问题时用的解决技巧,动态掌握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路径,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另外,教师在完善作品评价的过程中,可评价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提交的阅读笔记和读后感等,更为系统地评估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水平和分析技能。这种方法,除了可以体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程度,还可以精准反映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发展状况。教师在完善自我评价及同伴互评的过程中,可通过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开展自我反思或促进相互评价,如引领学生撰写个人学习总结,让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进行公开讨论,与同伴交换意见,让学生从多元化评价中审视自身的进步和不足,并乐于借鉴他人的优秀学习方法,促成互补互通,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优化中完善反馈机制,基于多元评价的结果,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反馈意见,既可以凸显学生在教育新阶段的主体地位,还能让反馈机制在多元化评价体系中发挥不可忽略的作用,让初中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课堂上清晰识别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引领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三、 结论

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优化中精准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既可以让教学工作得到改革创新,还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强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教学新路径,让“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发挥最优功能,实现教育新背景下的教学目标,并让“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敏.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探索[J].教育界,2019(2):119,128.

[2]彭玲娟.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校园英语,2018(33):81-82.

[3]严娟.初中英语阅读技巧教学实践与研究[J].高考,2018(23):136.

[4]胡晓利.如何提升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J].中学生英语,2019(2):35.

[5]蒋好珠.“实用完整有效”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7(92):8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