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设问策略探究

作者: 曾丹

摘  要:文章研究了有效设问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旨在解决学生参与度低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不足的问题。通过分析多种教学模式的影响,并结合案例,探讨了不同设问方式的具体应用策略。结果表明,合理设问显著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课堂互动,激发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阅读教学;设问方式;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6-0126-03

课题项目:文章为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构建高中英语‘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GDJY-2022-A-yyb7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曾丹(1985~),女,汉族,湖北黄冈人,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 研究背景与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设问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与主动性。文章通过案例对比和理论分析,结合教学理论,探讨了如何通过有效设问改进教学,提升阅读能力。研究揭示,目前教学过于注重词汇语法传授,忽视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导致课堂互动不足,限制师生交流,未能有效激发主动学习。教师应该设计能激发兴趣思考的问题,鼓励积极参与讨论,以增强师生互动合作,提高阅读课堂效率。这些措施旨在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 教学模式的影响及价值

文章将深入探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不同层次和形式的设问方式,如何影响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动机。通过实证研究和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文章详细探讨了教师提问策略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具体影响,揭示科学严谨的提问框架如何促进课堂互动性和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进而提出优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建议,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改进路径。

三、 高中英语阅读课层次化设问策略

(一)问题层次化策略

为了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教师可以设计分层次的问题,从基础到高阶思维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1 Forrest Gump(Excerpt)”为例:

1. 事实识别问题

在阅读的初始阶段,提出关于文章细节的直接询问,教师可以设计问题:With whom does Forrest have a conversation on his way to school for the first time? Where do the events of Forrest Gumps life primarily take place?这样的设问可以帮助学生关注文本的关键信息,培养他们从阅读材料中提取和理解具体事实的能力。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内容,为深入分析和讨论做好准备。

2. 推理性问题

当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掌握后,教师可以提出推理性问题,如:Why does Forrest initially refuse the bus ride? How do Forrest and Jennys views on intelligence reflect broader themes?这些问题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本的表面意思,还要求他们思考角色的动机、背景以及故事所反映的社会文化信息。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文本,并开始将故事细节与更广泛的主题联系起来。

3. 评价性问题

通过设计评价性问题,如:Can you relate to any of the experiences or feelings expressed by the characters in this excerpt? Why or why not?这些问题鼓励学生超越文本表面内容,发展对角色动机、情节发展和主题的深入理解,并引入他们个人的感悟和价值观。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连接文本与自身经验,以及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

通过模拟真实或虚构的情景,并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可以显著提高课堂互动和学习兴趣。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1. 辩论赛

选取有争议的文章主题,如:Should the Amazon rainforest be developed for human use or preserved in its natural state?分组让学生准备正反两方的论点,进行辩论。这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思辨和口语表达能力。在准备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文章查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同时分析对方可能的论点并准备反驳策略。这种活动不仅提升了他们对文本的认识,还增强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2. 角色研究报告

学生们扮演亚马逊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角色研究报告。每位同学选择一个特定角色,可以是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等,研究它在亚马逊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影响。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亚马逊雨林的生态系统,还能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加深对生态保护意识的理解。

(三)利用信息技术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工具,可有效支持阅读教学。具体实践如下:

1. 互动视频和动画

使用动态视频来复现文章内容,比如通过动画形式展示复杂的科学过程或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实时反馈系统

应用如小管家或微信文件传输助手等现代化学习工具,在课堂上进行实时问答竞赛或者现场点评,不仅可以即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创造性和互动性的学习活动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老师可以设计创造性和互动性的学习活动。这样的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他们未来在社会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二》“Unit 3 Times Change”为例:

1. 访谈活动(Interview)

在读完这篇文章后,老师可以设计“Save the Rainbow Bookstore”的访谈活动,每个小组内分配角色,如:书店老板、社区成员、销售员等,让学生了解彩虹书店的历史和面临的挑战,讨论并提出创新的点子,如开设咖啡厅、举办文学活动、引入数字阅读设备等,以吸引顾客和社区成员。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到如何在团队中协作和创新。

2. 思维导图(Mind Map)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设计“The Revival of the Rainbow Bookstore”的思维导图来促进学生的阅读,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来记录和组织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支持细节。例如,书店的历史、面临的挑战、社区的参与、创新的策略等。

3. 阅读圈(Reading Circles)

将班级分成小组,如:讨论引导者、记录员、角色扮演者等,鼓励大家从不同方面展开集体讨论。一组关注书店的历史和社区情感,另一组分析书店面临的挑战和转型策略,还有一组探讨创新元素如咖啡厅和文学活动对书店复兴的影响。通过角色扮演和深入讨论,学生能全面理解文本并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四、 高中英语阅读课技巧化设问策略

(一)开放式问题的设计

开放式问题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设问方式。这类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经验和观点来回答。在阅读课中,教师可以广泛应用开放式问题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发散能力。以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Unit 1—Developing ideas”为例,教师可以针对阅读文本和背景设计开放式问题: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Hugo?不仅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来回答问题,而且还能够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作者的背景,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此外,开放式问题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如:Do you like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author Victor Hugo?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之间的热烈讨论,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而且还能够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开放式问题的应用还可以扩展到更广泛的主题和话题,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和讨论中不断发现新的观点,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引导式问题的设计

引导式问题是指那些能够引导学生按照特定方向或步骤进行思考的问题。这类问题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分析和理解文本,尤其是在处理复杂或信息量大的阅读材料时。以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 3—The Return”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引导式问题:

1. How did the team spirit help the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team to succeed in the Olympics?

2. What impact did Zhu Tings determination have on the teams performance, especially considering her recovery from heart surgery?

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仅能够梳理文本的脉络,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结构,理解体育精神的影响。

(三)探究式问题的设计

探究式问题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和批判性分析,这类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如分析、评价和创造。以人教版必修三 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 Does the texts emphasis on shared festival spirit ignore unique cultural aspects?

2. How does the text reflect the evolution of festival customs in modern times?

学生被鼓励去探索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节日庆祝的差异性,以及现代社会变迁对传统习俗的影响。这种探究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而且能够促进他们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连接式问题的设计

连接式问题旨在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的个人经验、其他学科的知识或现实世界相联系。这类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学习的意义感。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Whats in a name?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 What new insights on the UKs history did you get from the text?

2. How do historical events shape todays society, as suggested by the text?

这些问题鼓励学生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跨学科理解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将其与自己的经验和更广泛的知识体系相结合,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五)反思式问题的设计

反思式问题是在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用来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经验的问题。这类问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1. How has this text inspired you to think about historical trade and exploration?

2. What insights did you gain about the impact of sea voyages on cultural exchange?

五、 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策略需采用多元化的设问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层次。通过有效结合开放式、引导式、探究式、连接式以及反思式问题,教师可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增强语言表达技能。这种综合应用多种设问策略的做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还显著提升了阅读课堂的互动质量。如此,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得以显著提高,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丽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8,4(2):35-39.

[2]王丽娟.英语阅读教学中评价性提问的运用[J].外语教学,2014(2):78-81.

[3]王睿.阅读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基础教育外语论坛,2015(1):45-48.

[4]李晓东.开放性问题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中的作用[J].教育研究与探索,2010(3):92-9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