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视角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探讨

作者: 郭玲玲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为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案,从而提升小学科学教学实效。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有重要帮助。基于此,文章立足项目化学习视角,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小学科学;任务;资源;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50-0005-04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明确项目主题、制订项目化学习目标、设置项目化学习任务,并指导学生展开系统化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最终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思考与实践中完成学习任务。实施项目化学习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能有效训练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实践探究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等,对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提升学生课程学习实效有重要帮助。然而,从当前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参与互动、实践的机会相对有限,教师注重传授学生基础的科学知识,忽视对学生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无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也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加强对项目化学习在科学教学中应用方法的研究,以项目为驱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在科学探究、实践中实现全面发展。

一、 确立项目主题,明确项目化学习目标

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开展项目化学习,强调以项目为驱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师要基于项目化学习实施与开展的需求,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确立项目化学习的主题和目标,明确主题,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向,根据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细化项目化学习目标;明确目标,帮助学生把握学习的具体方向,提升学生项目化学习效率和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加强对课程内容的深入分析,并通过有效的调研途径准确了解学生学情,可以与学生沟通交流,共同确定项目主题,提高学生在教学设计、方案制订中的参与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目标。

例如,在进行“洁净的水域”内容的教学中,为确保学生顺利实施与开展项目化学习,教师在课前要对本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以及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与整理,即准确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域环境发展的影响,从而能够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掌握如何规范人类活动以达到改善水域环境的目标。本节课中需要学生能够掌握的基本核心能力具体包括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应用与创新应用能力等。综合以上分析,教师可以将本节课项目化学习的主题设置为“保护周边水域环境”,并将“探究人类活动与水域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为项目化学习的重点内容。通过确立项目主题以及项目化学习重点内容,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次课程学习的大体方向。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项目化学习效率,保障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度理解与掌握,教师在确立项目主题与项目化学习重点内容后,还要对项目化学习的目标进行明确与细化。综合本节课的具体内容、项目主题以及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教师可以对本节课项目化学习目标设置如下:

(1)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观念。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通过对有关水域环境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意识到人类活动给水域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并基于对水域环境影响因素的全面系统分析,对现存的水域环境问题进行思考和处理。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教师需要在学生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思维上的启发和引导,激活学生思维活力,使学生能够在观察、调查以及水域环境数据整理与分析的过程中,深入思考水域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的思考,从而科学解决问题,发展科学思维。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采用实践和探究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材料分析、问题解决,指导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素养。在项目化学习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难处,教师要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形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科学精神,同时要启发学生不断创新,在实践探究中以及问题分析过程中找到新方法、新角度,以更高效地解决问题。另外,在水域环境问题的分析和处理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感,使学生能够自觉保护水域环境。

二、 优化教学内容,丰富项目化学习资源

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围绕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为学生传授科学理论知识,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技能。项目化学习属于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只局限于课本内容无法满足学生项目化学习的需求。为确保项目化学习的顺利实施,以及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教师在确立了项目主题和项目目标后,还要基于教材内容对项目化学习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与丰富。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思维的局限,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上,要从教材资源向外延伸与拓展,整合多方资源,让教学内容更完善,更能满足学生项目化学习的需求。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能够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多领域的知识,在教学内容优化整合过程中,可以基于跨学科领域,有效融合科学内容与其他学科以及领域的内容,对丰富教学资源、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有重要帮助。

例如,在进行“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整合与丰富项目化学习资源的过程中,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教师要基于教材内容,围绕项目化学习的特点和需求,对教材中单元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建立各个课时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还可以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理念,针对本单元的主题,整理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比如可以将本节课知识与美术、语文、生物学等多学科相结合,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植物的一生;也可以从生物学角度解释植物各个生长阶段;还可以将关于植物生长方面的文献、资料作为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资料阅读理解中掌握更多有关植物生长方面的知识。通过教材内容重组以及学科交叉融合,使得教材内容更加完善。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校内资源,比如校内实验室、实践基地、科技馆、图书馆等,带领学生到学校的植物角进行观察,了解植物的具体结构及其生长过程;带领学生到学校图书馆自主查阅相关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带领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一生。最后,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通过互联网可以收集整理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还可以通过线上视频教学、虚拟实践教学等,丰富学生的项目化学习体验,弥补线下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满足学生项目化学习的需求。优化教学内容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收集整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比如到小区花园中观察植物,并拍摄照片、视频等。再如,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下载相关的学习资料,注重资料形式的多样性。教师再组织学生线上分享自己资料收集、学习的成果,为课上开展项目化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三、 基于发展需求,设计项目化学习任务

科学设计项目化学习任务,是驱动项目化学习活动顺利实施与开展的关键。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项目化学习,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科学设计项目化学习任务,既要确保任务的难易程度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又要确保任务的内容及任务形式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及发展需求,才能确保学生积极学习,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任务设计之前,要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围绕项目主题以及学生当前的理论基础、学习能力等,设计具有一定实践性、探究性、综合性以及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此外,项目化学习任务的设计还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就是要求教师围绕学生的现实生活,构建真实的、生活化的任务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现实生活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感受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建立科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有重要帮助。任务的设计还要具有一定开放性,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探究与创新的空间,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创新能力。

项目化学习任务的设计中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结合学生学情基础、年龄特点等设计学习任务。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及兴趣特点,小学生普遍拥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的项目化学习任务,实现寓教于乐,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比如,在进行有关“动物大家族”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动物王国探险”的学习任务,利用虚拟仿真教学技术为学生构建模拟的动物王国探险情境,然后让学生通过虚拟设备进入情境,在动物王国探险中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

(2)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科学对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而事实上,科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设计项目化学习任务,能够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也能够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视角重新认知世界,对培养学生的科学观有重要帮助。比如,在进行有关“植物的一生”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学生实际生活,为学生设计“植物成长日记”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花盆中种下自己喜欢的植物,并每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通过改变外界环境因素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从而探索不同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关于科学教学中,项目化学习任务的设置还有多种形式,教师要结合具体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现实发展需求,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任务,确保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四、 倡导小组合作,优化项目化学习过程

项目化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也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性与探究性。教师要掌握项目化学习的特征,并改进及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中探究项目主题、完成项目任务、发展综合素养。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空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问题分析和处理能力。科学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学生独自思考和学习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实现学生之间思维的有效碰撞。因此,教师在项目化学习视角下,要积极倡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优化项目化学习过程。

例如,在进行“地球上的水资源”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地球上的水资源都包括哪几种类型,了解当前地球上水资源的发展现状,分析哪些行为对水资源的发展能够产生负面影响,从而能够给出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方案,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与保护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在本节课的项目化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先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按照学生的科学理论基础水平、学习能力水平、性格特点、综合能力等情况,科学划分各个小组的成员,为更好地完成小组合作的项目化学习任务提供保障。在完成小组划分后,教师可以引导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组内成员共同探讨项目主题和目标,分析项目学习任务,从而制订小组合作学习方案。在方案中做好学习任务的分配,并预计各项任务完成的流程、所用时间等。然后,小组成员按照制订好的学习方案落实,最后整理小组合作学习报告,汇总学习成果。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观察、记录,主要掌握各小组学习情况、每个组员的表现情况,以及学习成果。针对进展缓慢的学习小组,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其掌握科学的合作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项目化学习任务,并不仅仅是为了提升任务完成质量,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组织能力、问题分析和处理能力等。

五、 改进评价模式,促进项目化学习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开展项目化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教学实效,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效开展课程教学评价活动,对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指导都有重要帮助。为了能够实现持续优化、调整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方案,最大限度提升科学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理论基础、科学思维、学习能力、综合素养等全面发展,教师要重视项目化学习评价,并对评价模式进行改进和优化,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环节中,丰富评价的主体,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结论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科学反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落实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表现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比如在课堂师生问题互动中,对积极参与互动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对表现不够积极或者羞于表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其能够突破心理障碍,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反馈。比如哪些小组进展较快、哪些小组进展缓慢,实时通过口头评价的方式反馈给学生,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另一方面也能够让进展缓慢的小组产生紧迫感,及时调整学习方案。当完成一次项目化学习活动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中,要求学生自我总结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习的成果。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比如本节课哪些学生的表现值得自己学习、同组的组员在学习上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改进等。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并综合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六、 结论

综上所述,在项目化学习视角下,小学科学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主体,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以学生学习和发展需求为核心科学设计教学方案。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开展项目化学习模式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确立项目主题、明确项目目标、整合优化项目化学习资源、科学设置项目化学习任务等,为顺利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提升学生项目化学习的实效提供保障。教师要注重对项目化学习的评价与总结,并结合评价结果对项目化学习的方案进行调整,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薇.项目化学习视角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探讨[J].智力,2024(19):175-178.

[2]王晓记.项目化学习视角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4(4):4-6.

[3]卫忆新.项目化学习视角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探讨[J].小学生(中旬刊),2024(4):25-27.

作者简介:郭玲玲(1977~),女,汉族,江苏南通人,江苏省南通市张謇第一小学,研究方向:小学科学教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