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英语应用文写作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 周燕

摘 要:新高考中的应用文写作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所给情景及要求在10~15分钟内写一篇80词左右的应用文,要求要点齐全、表达流畅、语言逻辑连贯,从而考查学生的语言书写能力。但现实中,很多学生在高中毕业时远远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着审题偏差,遗漏要点;语不成句,拼写、逻辑错误;表达生硬烦琐、抓不住重点;谋篇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另外,新高考背景下的应用文写作试题要求更加灵活,越来越反套路反模板,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要求更高,给写作教学带来了很多新挑战。因此,文章从支架理论着手,以支架式教学的“五个环节”为框架,以新外研XB2 Unit 1 “Writing a book review”为范本,进行了写作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期探究一种新的更高效的写作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关键词:新高考;英语;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50-0108-04

一、 新高考背景下应用文写作变化趋势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应用文写作在高考英语中的分值由原来的25分下降到15分,字数要求从100词下降到80词。从表面上看,试题要求在降低。但通过对近年应用文写作的试题分析,不难发现新高考背景下的应用文写作呈现了很多新趋势,也给师生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文章对2021—2024年全国卷、新高考卷及浙江卷应用文写作命题内容分析,将新高考背景下应用文写作的变化趋势归纳如下:

(一)各体裁应用文的边界模糊化

以2024年浙江1月卷应用文写作为例。从题干来看,这是一篇关于运动与健康的投稿类文章,但实际又兼具推荐信的特点,要求向学生推荐一项适合课间的运动。2023年的新课标Ⅰ卷也是如此,表面上看是一篇建议信,但与平时训练的建议信有所不同,要求考生先分析存在的问题,再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此外,2022年和2021年的全国甲卷的应用文也同时兼具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类型的应用文的特点。

(二)对信件强调减弱,开放性增强

通过分析可发现近年应用文考查的体裁类型多为“投稿征文、演讲稿、新闻报道、倡议书、短文等”,对纯信件的考查越来越少,即使有也是兼具多种信件类型特点的信件。命题形式多以提纲式和半开放式为主,不会禁锢学生的思维。由此可见,应用文写作的命题形式更加灵活多变,越来越反模板、反套路、反押题,要求考生一定要认真审题、灵活应对,不能照搬背诵的句式或写作模板。

(三)主题情境生活化、真实化、时代化

近年的应用文写作主题情境涉及“交通发展、美术课作品分享、课间运动、暑期学到的新技能、外教课分组、身边的植物、海洋保护、Be a smart online learner...”等,都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或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话题,学生不至于无话可说;但同时也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事热点,在日常学习中做好语言积累。

(四)话题内容多元化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

在高考英语试卷中,随处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入,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而应用文写作无疑是一个完美的载体。如2023年全国甲卷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中国历史人物”的投稿,2021年全国甲卷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以及2021浙江6月卷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中国画展”的宣传稿。

二、 新高考背景下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现阶段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应用文写作教学零散化,学生缺乏系统教学指导。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不会专门进行应用文写作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大多是考试遇到时才进行简单的讲解,而后要求学生背诵范文。纵观整个教学过程非常零散,不成系统;间隔周期长,学生很容易遗忘。②教学模式化,写作训练单一化。很多一线教师会收集整理各类信件常用的句式模板,让学生背诵套用,而忽略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其次,学生日常的写作训练多停留在信件及其他常见的应用文类型上,对体裁灵活,内容开放性强的语篇训练较少。③评价模式单一。日常教学中的写作教学多为“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教师批改”模式,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多数学生对作文存在的问题一知半解,也很少会对错误进行修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同伴修改、互助反馈的积极作用,仅以自己的批改成绩作为对学生习作的唯一反馈方式。

这一方面存在着很多根深蒂固的问题,一方面面临着新高考带来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优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写作成绩。首先,应用文教学应系统化、定期化。而且要形成系统的学习资料,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记忆。其次,教师在讲解应用文的基本类型时,要启发学生思考融合类型的应用文如何写作,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话题训练一定要多元化,教材的单元话题都可以出成应用文让学生练习。再次,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评价模式可以拓展为生生互评互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最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为学生搭建好语言支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基于以上思考,将支架式教学模式和应用文写作教学结合是很好的尝试。

三、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支架”,原指建筑行业中搭建的脚手架,建筑工人通过脚手架可以攀岩而上,完成宏伟壮观的建筑。同样,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的帮助(即搭建支架)完成本不可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支架式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五个环节,即“创设情境、搭建支架、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这一系列环节,教师可以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调动学习者学习热情,减轻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挫败感和压力,示范理想的解决方法,便于学习者模仿、借鉴;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从而把课堂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效果。

四、 支架式教学模式课堂实例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其核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帮助学生完成其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二是使课堂上的成员互为“支架”,互相帮助,合作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得到共同提高。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思考,文章以新外研XB2 Unit 1 “Writing A Book Review”为例,以支架式教学的基本模式“创设情境—搭建支架—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为框架,与学生合作完成了一次应用文写作示范课。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例的教学内容来自新外研XB2 Unit 1写作“The Little Prince—Book Review”,写作形式为书评,属于应用文写作范畴,是高考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命题形式,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书评的基本结构以及评论类作文常用词汇及句式,而且对学生的阅读储备也有要求。学生须在15~20分钟内写出一篇逻辑结构清晰,语言简洁流畅,词汇丰富,句式多样,词数80~120词的短文,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二)学生分析

本课例的授课对象是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高二年级普通班的学生,学生语言储备较弱。约80%的学生在日常写作中会犯基本的语法、词汇拼写等错误。同时,学生对书评的基本结构不了解,阅读量较少,语言词汇储备单一,需要教师引导并提供一定的语言帮助。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知识

由于学生在本单元Developing Ideas的课文部分已经学过《小王子》第一章内容,对这本书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导入环节,老师通过以下问题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引入写作的主题。

(1)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Little Prince?

(2)If you are required to write a book review on The Little Prince, what will you write in each part?

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回忆已知背景信息,如作者信息,时代背景,书本内容等;同时引导学生发表对本书的看法,进而思考如何写一篇书评,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2. 搭建支架,引导学生分析书评结构,积累语言表达

让学生独立阅读The Little Prince的书评文章,分析作者在每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并小组讨论总结书评的基本结构,邀请学生进行分享。由于文本结构内容十分清晰,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快速地总结出书评的结构,如下所示:

Para.1:General introduction (Title; author; writing background);

Para.2:Plot of the book;

Para.3:Comments (Theme;  the reason why you like it;  the most memorable character;  the most touching lines and reason);

Para.4:Conclusion and recommendation.

总结出结构之后,继续让学生阅读文章,并根据提示勾画出有用的词汇及句式,并示范学生如何使用这些句式,如下所示:

介绍书籍基本信息的常用句式:The Little Prince(书名) was written and illustrated by the French writer Antoine de Saint-Exupery(作者) during World War l(时间). It is a childrens fantasy book(体裁), but it is also enjoyed by adults.

介绍故事情节:It tells a story about...who...

发表评论:(1)The book talk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The book explores the theme of...(主题)

(2)I like it because...and yet it really made me think a lot about.../The reason why I like it is that...(喜欢原因)

(3)One of the most memorable characters in the book is..., who/which...(最喜欢的角色)

(4)I was really touched by the line..., because it shows...(最喜欢的话)

总结推荐:Personally, I think this is a touching book that everyone should read, whatever their age.

这一环节完成后,学生对书评的结构有了清晰的了解及掌握,知道每个部分应该写什么,对写作不再有畏惧情绪。针对每个要点,教师提供了半开放句式,帮助学生搭建框架,让学生有自主发挥的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一些注意事项,如书评的逻辑结构一定要清晰,开门见山引出评论的书籍;书评中“评”才是关键,所以应重点写评论部分,切勿全篇介绍故事情节;提醒学生书写卷面应保持干净整洁,切勿乱涂乱画。

3. 独立探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