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的性格类型与学习方法的选择
作者: 白红媛作者简介:白红媛(1971~),女,汉族,天津人,河北省承德市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育。
摘 要:文章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详细分析了中学生的性格类型,并针对不同的性格类型提出了详细的解决办法及相适应的学习方法。中学阶段是人生学习知识的最重要的时期,一个人的绝大部分基础知识是在这个时期汲取的。因此,在中学阶段学习知识的多少,对知识掌握的好坏,就成为最令人关注的问题,而在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是学习方法的选择。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的性格类型造成了学生自身学习方法的千差万别,也是学生学习成绩高低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类型,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性格类型;内倾型;外倾型;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06-0011-04
根据人的心理活动是指向于内抑或是指向于外溢,将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两类,这两类中又可各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一、 外倾型
外倾型人注意力和兴趣倾向于外部世界,开朗,活泼,善于交际。对外倾型性格的学生,在学习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况类型制订相应的对策和恰当的学习方法。
(一)不求甚解型
这类学生积极,活跃,头脑灵敏,喜欢举手发言,做事热情高,认为自己“领会得快”,通常觉得自己已经懂了,其实不一定真懂或全懂。即使遇到不懂的问题请教别人,也不等人把话说完,就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做事难免慌张,而且这类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容易疲劳、精力分散。所以,学习成绩一般甚至不好。对这种类型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培养深入思考的学习习惯
遇到问题不忙于下结论,要多动脑,全面细致地考虑,自己解决不了再请教他人,一定要耐心倾听,直至问题解决。最好再花点时间将思路梳理一下,在完整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整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养成好学深思的习惯,避免遇到问题浅尝辄止或绕道走的不良倾向。
2.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首先要保证书房的安静,不要有嘈杂的声音干扰;其次要保证房间的干净清爽,让学生心情愉悦地学习;再次要注意房间的颜色搭配,窗帘、墙壁的颜色选用清新淡雅的颜色,如浅蓝色或浅绿色,能起到安静的效果,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
3. 用分散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
学生情绪起伏较大,长时间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效果不一定好。因此,每门功课的学习最好不超过一小时,以四十分钟左右为宜,每门功课中间休息五至十分钟,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也可以从二十分钟开始,慢慢逐渐延长,可酌情每次延长五分钟,直至能集中学习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
4. 保证每天均衡学习
也就是每天都能保证有定量的学习时间,但每天的学习都不会感到很疲惫,以保证学习的持久性和学习的活力。如每天语数英主要科目每科学习半个小时,其他科目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掌握,各科时间也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5. 养成整理改错的习惯
考试和作业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如能及时改正并在专门的本子上订正,就会加深记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同样,将重要的知识点集中整理则更是起到了巩固强化的作用。做到这一点,学习成绩的提升会更快。
(二)漫无目的型
这类学生童心未泯,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学习极富情绪化,高兴起来热爱有加,不高兴则一落千丈,对学习忽冷忽热。并且容易受他人影响,缺乏主见,毅力较差。这类学生,成绩极不稳定,有可能偶尔取得一次好成绩,但多数时候成绩不理想。对这种类型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督促他们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将每天的学习计划制成详细的表格,认真按计划执行,不急于求成。如果完成良好并有所进步,可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从而培养学生自己安排学习、自我客观评价的良好习惯。
2. 培养读书的习惯,避免一心多用
得语文者得天下,课外阅读更是必不可少,阅读还可以修身养性,改变毛躁多变的性格。可先从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入手,读有趣的书,然后再慢慢拓展,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家长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家长在孩子学习时,一定要保持安静,不要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最好率先垂范,做孩子的榜样。业余时间家长率先读书,并就书中内容适当加以提问、研讨,时间长了孩子不用督促,就会自觉自愿地读书。在此过程当中家长要适时加以鼓励,并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孩子往往会欣然接受,这比单纯的批评和要求来得更为有效。
(三)有错不改型
这类学生贪玩,学习态度不认真,漫不经心,做事没长性,注意力不集中,常常边做作业边玩,或边做作业边看电视。看到错题也不在意,往边上一丢又玩去了。这类学生通常成绩较差,听不进老师的教导和家长的批评。对这种类型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有错必究
培养他们养成有错必须改正的习惯,认真改错,才能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学习成绩才会有所提高。
2. 家长严格要求,纠正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
杜绝边做作业边玩,边看电视边做作业的现象,改掉注意力分散、精力不集中的毛病。为了收到良好效果,家长必须坚持原则,不能妥协。
3. 做能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如读书训练,可先从短篇文章开始,根据训练进度逐渐增加文章长度,既可以培养注意力集中,又可以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学下象棋或围棋,也是培养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4. 培养做笔记的习惯
不论课上的习题、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课后老师要求必须做到的事情,以及学生自己需要记住的事情等,都要重点记下来,长期坚持做笔记有助于改掉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
5.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订好闹钟,每天早起半小时,整理书包,预习今天要学的知识,远比睡眼惺忪、饭都来不及吃、抓起书包就走、完全顾不上东西带全了没有等要轻松自信得多。还有,养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打理的习惯,把自己的书桌、床收拾整齐。这些都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兴趣,从而养成注意力集中的良好习惯,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四)依赖他人型
这类学生性格开朗,爱说话,不爱计较,人缘好,朋友多,社交能力强,乐于助人,常常是朋友一招呼就去。但这类学生耐力不足,没有时间观念,没有计划性,遇事缺乏主见,容易受他人影响,难以一个人认真踏实地学习,虽然各方面能力很强,但学习成绩通常较差。对这种类型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采取小组合作学习
这类学生单独学习效率往往不高,最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性格比较内倾的学生和他们一起做作业、复习功课,以便取长补短,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2. 培养独立学习的意识
从小事入手,比如先独立完成一组练习,教师及时予以肯定,再通过完成其他任务逐步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3. 制订学习进度表
提前将每天的学习任务写在表上,妥善安排学习。一来能改善原有的毫无目的随波逐流的学习状态,二来能让学生客观评价自己,自我鼓励,三来能让学生按照进度表的内容踏实学习,促使自己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4. 采用分段学习法
注意不要急于求成,可分阶段循序渐进,如一个学期为一阶段,总结效果后,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和进度。
5. 培养时间观念
这类学生往往会因为社交而浪费大量的时间,所以一定要让他们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让他们明白,学习时间一定要抓紧,可以制订详细的时间表,在规定的学习时间不能有其他的事情干扰,学习和休息的时间要明确。这样,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有了充足的学习时间,学习成绩自然提高。
二、 内倾型
内倾型人注意力和兴趣集中于内部世界,富于想象,孤僻。对内倾型性格的学生,在学习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况类型制订相应的对策和恰当的学习方法。
(一)自卑型
性格内倾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这类学生总是对自己遇到的挫折很难释怀,常怀疑自己出错。容易心神不安,焦虑烦躁,影响学习效率。自卑感往往是由于学习活动中屡遭失败和挫折,缺乏客观的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的偏颇造成的。所以,必须帮助他们打消学习的自卑感。
1. 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不要总是纠结于曾经的挫折而裹足不前
不少名人早年时也曾深感自卑和苦恼,但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不但克服了自卑,还练就了卓越的个性、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才华,可通过一些中外名人事迹,来激发他们的斗志。越是感到不如别人,越要通过勤奋努力证明自己。
2. 要引导学生正确表现自己
可引导他们在学习上狠下功夫,取得进步,来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可先从学生相对较好的一门功课入手,当这门功课取得好成绩之后,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其他功课,从而建立全面的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正确地补充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鼓励他们努力发现自己的长处,发挥优势,并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顽强的毅力去克服缺欠,弥补不足,克服自卑,发掘自身潜在的能力,只要能做到的事情,都要坚持去做。强调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要敢于提问,不要光顾埋头探索,以免费时费力,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4. 积极参与活动
包括学习活动、体育活动、文艺活动,去体会一件事只要认真参与,努力拼搏了就必然会取得好成绩,从而增强自信心,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5. 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速度进行学习
努力踏实地学习,不要过度在意他人的方法和学习速度,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6. 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爱护,适时地予以鼓励
鼓励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鼓励学生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不安型
这类学生通常遵守纪律,平时规规矩矩,谨小慎微,对成败特别敏感,生怕出错,不敢主动回答问题。这类学生心胸往往比较狭窄,遇事退缩,做事犹豫不定,容易情绪波动,影响学习积极性。对这类同学在学习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教育他们要心胸豁达,不要总是瞻前顾后
教师上课要多提问他们,鼓励他们放下包袱,打消顾虑,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课余时间多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不安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订策略和解决办法。
2. 要教育他们不要过分看重考试的分数,重要的是发现不足并及时改正,要保持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可以让他们先做难度较低的题目并做好记录,如一次性做对多少道题,比上次进步多少,促使其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
3. 引导他们锻炼身体,通过体育运动来调节身心健康
通过锻炼使身体强健起来,增强自信心。为他们创造一些室外活动的机会,也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比赛,如跳绳、踢毽子、体操、跑步等,帮助他们克服害怕失败的不安情绪。
(三)孤独型
这类学生性格孤僻,时常会为生活中的琐事烦恼;不爱说话,从不主动与人交往,喜欢独来独往,俗称不合群。对这类同学在学习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给予独自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