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英语听说教学的重要性

作者: 汪金菁

作者简介:汪金菁(1994~),女,汉族,浙江杭州人,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英语。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听、说能力是语言学习中的首要技能,影响着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的水平,因此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然而现在的听说教学存在教师一言堂、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参与感不强等问题,为打破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现象,笔者在英语听说课教学中采用了“多途径促说”的方式,通过图片、语音、听力、模仿、对话等途径激励学生踊跃发言,有效提升了学生互动的积极性,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素材、师生互动等方面的不足,进一步推动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变革。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多途径促说;参与感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06-0073-04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推进,英语的教与学也在逐步地改革与创新,英语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有关英语语言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学会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然而,长期以来,学生的听说能力难以突破的瓶颈:学生做题能力一流,但仍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虽然学习了许多例句和范文,但仍然不能灵活运用;即便开口说英语,其表达方式却像是在背课文。因此,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为目的的听说训练越来越受到了师生的重视。

一、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

英语作为语言交流的工具,具有鲜明的听说特色,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师生频繁地互动和对话来达到学习和巩固的效果。因此,听说能力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然而,新冠病毒感染让原有的英语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课堂也经历了“线下—线上—线下”的变化和考验。然而,在现在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受当时网课的影响,课堂节奏大大加快,“一言堂”式地灌输知识点,却忽视了学生日常听力和语言方面的锻炼。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出新冠病毒后教师与学生的一些变化,增大了英语听说课教学的难度。

(一)教师存在重知识、轻能力、赶进度的现象

受新冠病毒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网课模式,在授课时重在给学生讲解、灌输大量的英语语法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和文化品格的培养。尤其在听说课堂中,一些教师将教学侧重于完成课本习题,以分数评价和检验学生的听说能力,这实则未实际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反而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了错误的导向。此外,部分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将原本属于学生运用目标语言的时间全部挤占,让口语练习成为纸上谈兵。因此在授课时,如何兼顾好传授学生英语的相关知识和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应用能力值得每个一线教师深思。

(二)网课导致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基础弱化

初中生由于接触英语学科时间不长,英语又与母语的语言结构相差较大,加之启蒙阶段未经过全面系统的学习,英语学科知识并不完整,听、说的实践能力更是相对较弱。另外,长时间同一空间教学往往会使学生专注度下降,导致缺乏发言的兴趣和热情,“只听不说”成为常态。长久居家学习,习惯了躲在电脑屏幕后以听为主的课堂,回到正常的校园生活后不愿开口、不敢开口。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而教学的节奏一旦拖慢,更是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失去与学生互动的耐心,使原本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沦落为完全“教师主体”的一言堂。

(三)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各类教学资源得到了极大丰富,多媒体设备已是大多数学校的标配,但教师对各类信息资源的运用水平仍然有限,大多都停留在课件展示上,没有发挥出多媒体的多元化功能。而教师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方式也较为单一,往往将重点放在讲解听力材料上,没有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总结,从而导致学生对英语的运用也仅限于课文背诵、重点句型复述等简单机械模式,缺乏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实践训练。由此可见,单一的教学手段已经严重滞后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英语水平的进步和提高。

为了适应当下教学环境的变化,改善英语听说课教学效果,笔者尝试在教学中使用“多途径促说”的方法使课堂活跃起来,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感,让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二、 基于“多途径促说”的听说教学模式

听说课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出发点在“听”,落脚点在“说”,两者缺一不可。“多途径促说”是基于英语学科特点和目前听说课教学模式优缺点调整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多开口多说,打破英语听说教学的一言堂现象。具体而言,“多途径促说”通过利用和放大听说课堂中教学软件功能全面、多媒体视觉冲击力大、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新鲜感强等特点,最大限度地弱化学生注意力分散、课堂参与感不强等问题,让学生在非母语的英语听说课堂中也能产生主人翁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对教师而言,“多途径促说”能够改善听说课堂的氛围,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和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调整教学侧重点,从而使英语听说教学成效显著提升。而在实际运用中,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途径来促进学生踊跃发言。

(一)以图促说

视觉刺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视觉刺激的不足或减弱很容易让学生在感官上感到枯燥和疲劳。因此,提高视觉冲击力是引起学生兴趣的第一步。故而在pre-listening环节中,图片、视频素材的选择和文字的排版等变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英语听说教学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之便,选择一些贴近学生喜好的高清图片和视频,甚至可以是生动形象的表情包和动图等,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这种“以图促说”的引入为后续while-listening环节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二)以声促说

英语听说教学最忌讳的便是一言堂式的教师一讲到底:教师越是把控,学生的表现就越为沉闷,课堂的参与度与有效性也就越低。这种方法虽然加快了教学进度,但是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逐渐丧失,对后续课堂的影响实则是不利的。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使用多点联结的方式来确保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即连续请学生重复听力文本内容或重复上一位学生所发言内容。也可通过生生对话练习和角色扮演等环节让学生在各种课堂活动中充当演绎者和释义者,锻炼学生的听说和表达能力。而其余的学生也会因课堂中持续传来同伴的声音而打起精神,进而激发参与的热情。在这种“以声促说”的环境下,英语听说教学的活跃度和有效性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三)以听促说

语言的输出需要以语言的输入为基础。对初中英语学习而言,学生“听”得越多,才能为“说”做更充足的铺垫。然而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课本教材中的听力材料相对单一,并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对英语听力学习的兴趣,而且仅仅局限于教材听力材料的教学也让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听力的真实效果。为了改变这一情况,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笔者认为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挖掘网络素材,选择相关的话题扩展听力内容,做到与教材的融合。还可以在英语听说教学中设置一些有趣的互动问答,如限时选择题、抢答题、抽签点名等。通过“以听促说”,不但能够丰富课堂互动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力,加深印象。

(四)以仿促说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语音语调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很少有学生能够做到发音准确、字正腔圆。而学习语音语调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模仿。有了语音的自信,自尊心极强的初中学生才敢于且乐于用英语表达自己。而在如今平板教学盛行的课堂中,高清音视频的加持和素材的自由回放让学生模仿练习时的门槛大为降低,人手一台平板也让学生自我语音纠错成为可能。这让“以仿促说”在听说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音水平和语言能力得以实现。

(五)以用促说

英语学习除了掌握语言之外,其目的在于学以致用,这也是评价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而反过来,用中有学也同样成立。因此,在英语听说课的post-listening环节,教师可以建立真实的语境和明确的背景框架,让多名学生轮流发言参与互动,以考查整节课的听说学习效果。通过在一定情境下的小组活动,教师不仅可以及时纠正学生在英语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还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并予以强调。当然,这种“以用促说”的方式也让其他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发言同学的成果与收获,从而起到激励作用。

三、 “多途径促说”在英语听说课中的应用

在英语听说教学中,上述的多种途径都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课堂上的互动与表达。下面笔者将以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5 Section A 1a—2c的听说课内容为例,按照pre-listening、while-listening和post-listening的顺序,详细阐述“多途径促说”在听说课中的具体运用。

首先,在pre-listening环节,笔者播放了电影《Zootopia》中的视频片段,并提出问题:“What animals can you see in the video?”接着笔者展示出本课需掌握的动物图片并追问:“What animal is it?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Do you like it?”

在这一环节中,笔者重点运用了“以图促说”的方法,课前采用贴近七年级水平且贴合本单元主题的视频片段来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过渡到本单元的话题内容做好准备。同时,这也为即将播放的听力内容做了词汇和内容上的铺垫,从而让学生能够“以听促说”。

随后在while-listening环节,笔者设计了以下5个梯度的任务活动:

Task 1 Listen and answer

(1)Listen and check the animals you hear in 1a.(1b)

(2)Why does the girl like koalas?

Task 2 Guessing game

T: There is an animal behind every number. Choose a number and describe the animal.

Task 3 Listen and answer

(1)What animals does Lily like best?

(2)Why does she like them?

Task 4 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Lily: My favorite animals are__________ . I think they’re __________. They can__________ . They can also help blind people. How about you, Jerry?

Jerry: I’m not sure. Maybe__________ ? No... Oh, I know.__________ ! They’re my favorite animals.

Lily: Snakes? They’re__________ !

Jerry: Well, some are dangerous, but some aren’t. I think they’re__________ . They have small mouths, but they can eat big animals.

Task 5 Listen and fill in the table(2a)

在while-listening环节,Task 1源于人教版教材,但是笔者在教材所设置的题目基础上稍做改编,在Task 1中加入了第二小问的追问便于引出本课教学重点词汇——形容词,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听的细致程度。另外在实际教学时,笔者在呈现重点词汇的同时也展示了一些语义相关的动图,通过视觉刺激以便学生理解cute、scary等生词。而教师在领读这些词汇时也可以配合夸张的语气情感和肢体动作,通过声音视觉双重刺激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完成Task 1后,学生对本节课形容词有了初步的掌握,因此要紧接着进行Task 2的游戏进行巩固。学生对猜谜类游戏一直以来是没有抵抗力的,在听力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抓住这一点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学生以英文句子的方式描述图中动物,其余学生举手猜测。通过“以声促说”,让学生活动成为课堂的主体,与传统的逐一问答的方式相比,由学生主导的听说课堂能促使更多学生参与互动并使用目标语言,且更富有趣味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