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的开发路径研究
作者: 解娜 聂玉兵摘 要:2022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让黄河文化走进校园,传承黄河精神,践行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构建开发黄河文化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路径,成为新时代黄河流域初中学科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学科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信息技术教学融合黄河文化的育人价值开发,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确保本学科课堂教学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信息技术教学更好地承担为国育才的使命。文章立足于黄河文化的主要内涵以及其在育人方面的价值,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的开发路径进行研究,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黄河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开发,以便于促使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主动传承地方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初中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同时感悟到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将其充分运用于自己的成长与发展之中。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黄河文化;育人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1-0011-04
一、 引言
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影响,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黄河精神,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成为当前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国内专家和学者也纷纷对本土文化与品质课堂的融合进行了研究。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在千年的岁月中,黄河的生生不息孕育了中华文化,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人文民族精神。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转折阶段,此时教师应该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要求,响应时代的变革,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打造高品质课堂,信息技术是初中阶段的主要课程,是教师引导初中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并拓展知识范围的重要窗口,因此,教师应该在文化复兴的背景下,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的育人价值开发路径进行探究,这样才能够让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与黄河文化进行全面有效地融合,才能够让黄河文化的育人价值得到有效的传承。
二、 黄河文化内涵
黄河文化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文章中所指的黄河文化是指沿黄河流域而形成的关于黄河的精神、文明、艺术、制度、发展品质等。准确地说黄河文化并非一种区域文化,而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共同体,具体的地理环境是黄河文化的物质存在,聚散式的网状结构是黄河文化的发展活力。黄河文化以黄河为纽带,在经过了漫长的人类历史之后形成了国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社会规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面貌以及价值取向等。
三、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发黄河文化育人价值的重要作用
黄河文化灿烂辉煌、丰富多彩,所以,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发黄河文化的育人价值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就其本质而言,是立足于人的素质教育。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发黄河文化育人价值能够让学生在充分感受到学好知识文化、技能,形成具有个性的、独立顽强精神的重要性,从黄河文化的产生以及发展的过程来看,其中充满了个性与特色,充满了曲折与奋进,所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发黄河文化育人价值能够让学生从中感悟到这些精神,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去追求自身发展,主动去提升自己的素养,实现个性化发展。
(二)促进信息技术学科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使命,更好地为国育才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促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活动,编纂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教材和资源,将学科发展、文明建设与基本生活进行融合是各学科发展的关键之所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在时代发展的要求下,主动去进行黄河文化的开发,并将其育人功能充分融入教学之中便能够让学科发展既秉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彰显学科的育人功能,最终促使信息技术学科的全面发展。
(三)促进学校特色育人氛围的形成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强调自主决策、自主开发,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融入黄河文化育人功能进行探究能够逐步提升学校的品牌价值,扩展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全面有效地培育,进而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校特色育人氛围的形成。
四、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开发的基本原则
虽然从多方面的论证结果来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也需要谨小慎微并充分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发展变化原则
教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开发更是如此,学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教学的客观环境在发生着变化,教师的教学引导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仍然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去进行教学和学习,获得的效果难免不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学科教学的发展要求,也不符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宗旨。鉴于这些情况,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开发应该充分遵循发展变化原则,即在确定开发目标、开发内容、开发方法、方案形式时均应该充分考虑大数据时代下黄河文化育人功能开发的具体发展情况,这样才能够确保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开发的全面科学进行。
(二)全面培养原则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开发需要充分关注初中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组成元素,在新时代,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开发更是要充分利用数字的特点,从学科教学以及文化育人的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全面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让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过程、参与结果等均纳入关注的范围,这样才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开发的结果,也才能够促进学生在文化育人的作用下更为全面地关注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精准有效原则
当今时代是数字化时代,数字化的显著特征便是精准性,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开发应该充分遵循精准有效原则,这样才能够促进初中生综合能力培养得到有效发展。比如,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开发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应该巧妙运用精准化的基本原则,将“互联网+”的技术运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开发的过程中,让其能够选取更为精准的范围进行精准的调查研究,制定出精准的统计策略,为初中生综合能力培养提供客观依据。
五、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的育人价值主要开发路径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需要在下一步的探究中进行更为全面的融合开发,为此,文章在充分研究梳理信息技术教学与黄河文化育人价值的开发过程中的统合关系,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发路径的探索。
(一)加强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开发路径体系建设
1. 利用黄河文化的育人价值丰富构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育人资源
教育在不断地前进,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因此,加强黄河文化育人价值观开发时,教师需要充分利用黄河文化元素,将黄河文化元素融入育人资源之中。具体而言,主要通过对黄河文化中的历史资源、民俗资源、知识资源、信息资源等进行了挖掘,并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将黄河文化与初中信息技术育人进行有机结合,吸收融合,结合当代,创造构建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去不断发现黄河文化中的文化、技能、审美、精神等,力求在充分理解黄河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感知黄河文化的育人价值观,为初中信息技术黄河育人路径的开发做好准备。
2. 开展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黄河文化的育人价值开发之中,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项目化教学,因此,应该积极开发第二课堂作为试验点,每周采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关于黄河文化的育人价值主题活动课的活动,丰富学生对黄河文化的体验。由于这样的主题活动形式丰富、内容独特,并且能够让学生进行亲身感受和体验,让黄河文化的育人价值得以体现。比如:借助黄河文化中的艺术形式,将其融入初中信息技术的第二课堂中,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创作出陶罐、陶盆、卡通人物、各种生活中所看到的实物等,促使学生通过第二课堂的参与来全面感知黄河文化的魅力以及其所带来的审美价值观等,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第二课堂的参与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黄河文化所带来的趣味,进而促使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的全面有效开发。
3. 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材作为育人的有形载体,在教育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深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开发研究的过程中尤其注重教材的开发和利用。比如教材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板块:第一板块为初中信息技术与黄河文化的溯源。在这个部分教师广泛搜集了已有的文献资料,对黄河文化的形成、发展、展望等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并且在介绍中采用了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相关知识与技能,配之以趣味的图画,让学生能够在图文并茂中,在与自己的语言习惯相贴切的过程中对黄河文化有较为充分的了解。第二板块为初中信息技术与黄河文化做工坊。在这一部分,选择典型的黄河文化类型,比如传统文学、民乐、书法、国画、剪纸、棋艺、武术等,采用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来对黄河文化的创作过程、创作技巧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在介绍时采用了左边文字右边示意图的方式来进行展示,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时能够通过对文字和图片的融合理解来明白黄河文化的创作以及如何创作黄河文化等。第三板块为黄河文化精彩一瞥。在这一部分,教师采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来将黄河文化中的古代精品和现代精品进行了广泛的搜集,然后分门别类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通过黄河文化,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感受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特征以及人的精神特质。第四板块为黄河文化榜单。在这一部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来收录和展现本校师生对黄河文化的独特理解,以及对黄河文化的育人价值观进行全面有效地展播。
(二)拓宽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开发的路径
1. 从学生体验出发丰富学生的情感意志
对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所以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让学生对黄河文化进行实实在在的体验,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之中参与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开发之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将黄河文化与日常生活内容相互结合。一是让学生到其周围的生活中去寻找相关题材,然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将所搜集到的东西转化为学习的素材,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一些知识进行更为充分的了解。二是让学生参与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开发中来,学生才是整个育人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开发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将审美和实际运用均与现实生活进行结合,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黄河文化与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三是在亲身体验中促使学生的情感丰富。黄河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肩负着传达创作者情感的主要任务,学生在进行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情感,同时也在创作时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所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开发需要促使自身情感得到有效锻炼,并逐渐形成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品格。
2. 开展多样活动增强推进效果
传承和延续不是呆板的,也不是纯理论的说教,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开发应该与多样化的活动相结合,这样才能够让育人活动变得更加生动具体,让传承变得更加妙趣横生,所以,教师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开展多样活动来对黄河文化进行具体的、形象的呈现,让学生能够在有趣的活动中逐渐感受到这些黄河文化的主要内涵和精神气质。具体情况如下: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上选取传统文学、民乐、书法、国画、剪纸、棋艺、武术融入其中,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全面育人。比如,开展教学观摩与研讨,每周三下午设立1节信息技术与黄河文化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坚持运用信息技术来开展黄河文化的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既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全面感受到黄河文化中所蕴含的那些知识、哲理、文化等,让学生在各学科的作用下拓宽视野,发挥个性,实现全方位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