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无纸化作业设计路径分析
作者: 梁小丽摘 要: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情况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作业要进行精心设计,尤其是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后,学校和教师在设计无纸化作业方面更要用心。在当今“双减”政策的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无纸化作业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责任与任务减轻,反而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要考虑得更多,特别是所留作业对学生的影响及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如此,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将就“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无纸化作业设计实施的原因、要求、意义与不足进行探究与阐述。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无纸化作业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1-0028-05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探索出新的作业形式——在一二年级学生中推行无纸化作业,教师自然应该在布置作业方面学会从多角度考虑,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双减”政策减去的是无意义的作业,减去的是教师、家长和学生不应该承受的负担,国家既然选择无纸化作业这样的形式,那么就一定会有合理的原因。学校和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国家对小学语文无纸化作业的要求会很高,教师对作业的形式要进行精心地设计,最终无纸化作业的意义必将是重大的。但同时我们如今在无纸化作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还不够,还存在很大的不足,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改进与完善。
一、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无纸化作业设计的原因
(一)在较重的社会负担中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如今的社会,大家在生活中都有着很重的负担,学生和家长也同样如此。在传统的作业形式下,学生们每天放学后都会有大量的书面作业,有时是一些无意义的抄写任务,对学生的学习并不会有太大的帮助,反而会浪费掉学生们宝贵的时间,学生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玩耍的时间,失去的更多是玩耍的快乐,还有一起玩的朋友,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不能因为做作业而失去。不仅如此,家长们的压力也很大,家长们在社会中面临的负担已经很重了,但是他们每天都需要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既占用时间,有时还会因为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不好而生气,进而对学生发火,不但心情会变得很差,亲子关系也会变得僵化。而无纸化作业将会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而在各种无纸化作业的实践活动、互动活动中,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会从中获得乐趣,从中获得放松,亲子关系也会变得很和谐。
(二)在学习僵化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传统的作业模式下,学生的作业都是书面作业,学生的学习也会逐渐变得僵化,从学生的心理来看,学生对书面作业会有一种抵制心理,即使学生的心里觉得书面作业确实是有其存在的价值,但还是会对其提不起兴趣。而现在变为了无纸化作业,学生们会觉得负担减轻,会觉得这种无纸化作业与以前的书面作业不同,会对这种作业形式感到好奇,会有一种探索的心理,对其感兴趣,从而学生们会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无纸化作业,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一、二年级正是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最好时机,我们需要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通过无纸化作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 “双减”政策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无纸化作业设计的要求
(一)无纸化作业设计要紧密联系日常生活,结合实际
语文学科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语文作业自然要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去。国家发布的文件明确规定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这使教师布置作业的难度加大。一、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启蒙期,兴趣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在这个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语文教师在给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布置作业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布置的作业要能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将语文作业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感到快乐,对语文产生兴趣,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自己充满信心。正如陆游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必须要让学生主动参加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真正去感受语文之美,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文化认同感,增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活动非常多,可以说所有的活动都是生活,教师可以给一、二年级的学生布置帮助家长做家务的作业,学生通过做家务活可以感受到父母平时在做家务时的辛苦,从而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让学生从小就可以培养较高的劳动素养,培养学生们做家务活的能力,也让学生们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教师可以让学生跟着家长一起做一顿饭,相信学生们对自己参与做的饭菜肯定充满了兴趣,当学生们了解到做饭的辛苦后,一定会珍惜自己参与做的饭,从而认识到粮食的珍贵,真正理解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珍惜粮食。
(二)无纸化作业设计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未来乃至国家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就要考虑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努力让学生们在完成无纸化作业当中学到各种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做好引导工作,充分激起学生对各个方面的兴趣,让学生们对各个方面都有涉猎,让他们逐渐明白自己在哪些方面是擅长的和感兴趣的。教师的教学不只是在学习方面,并不是让学生们的成绩是顶尖的就可以了,在当今社会中,国家、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看的不只是学习成绩这么简单,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要考虑到多个方面,学生的身体素质、思考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阅读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都是学校和教师要考虑和培养的方面。
例如:教师在布置无纸化作业时,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就可以让学生做一些体育锻炼,跑步、跳绳、踢毽子、打篮球、打羽毛球等运动都可以起到锻炼的作用,让家长们陪伴学生进行锻炼,既能起到保护的作用,又可以起到陪伴的作用,相信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会从中获得乐趣。而当教师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时,就可以给学生留一些更加有趣的作业如让学生自己动手折纸。现在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简单但是精致的折纸视频,将视频发给家长,让家长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折纸活动中来,这样可以充分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当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将自己的折纸装饰到自己的房间中,还可以让学生们做一份水果拼盘,这些都是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审美能力的。当教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读一篇故事,然后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话将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再说一说自己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道理,这种方法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用的,相信如果能够将这个方法贯彻下去,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只要教师愿意在作业设计上多用一些心思,相信每一项作业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无纸化作业设计要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错,兴趣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学生们的生命力。一切成功的开端,必定是从兴趣开始的。当人们对某一件事情感兴趣后,就会不自觉地对这件事情进行探索,将热情倾注进这件事情之中,主动性就会被最大化地激发出来。古往今来,多少人都是因为兴趣而开始了探索之路,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为什么会被称为“近代物理学之父”,不就是因为当他被苹果砸到头后,对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继而对此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最终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如果对一件事情没有丝毫的兴趣,那么他绝不会将这件事情做到极致,即使是被教师或者家长强制去做,那么最终他得到的只会是最浅显的知识,因为没有动力支持他去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再比如著名的科学家达尔文,因为对动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不断地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历经多年,达尔文对动植物的兴趣丝毫没有减退,最终发表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不是达尔文从小就有对动植物的兴趣爱好,如果不是这种兴趣爱好给了达尔文坚持下去的动力,如果没有兴趣爱好给了达尔文锲而不舍的精神,那么今天我们也许还相信着神创论。由此可见,兴趣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的深刻。兴趣爱好的培养就是要从小时候做起,小学一、二年级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现在“双减”政策无纸化作业的要求之下,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兴趣,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同的,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他们的培养要有差异性,仔细观察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细节,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各个同学对什么事物感兴趣,在哪个方面比较有天赋。通过这样不断地有意的培养,相信最终会让学生实现从“希望我学”到“我希望学”的转变。有科学实验表明,兴趣可以让一个人的活力源源不断地输出,可以让一个人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如果一个人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他的灵感便会一触即发,如泉眼般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做事情会事半功倍。反之,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没有丝毫的兴趣,只有无尽的厌恶,面对这件事情只有愁眉苦脸,那么做事只会事倍功半。兴趣推动着学生主动去开拓探索,促使学生深入辽阔无垠的大地和浩瀚宽广的海洋中去遨游,这五彩缤纷的世界、这生生不息的自然界、这生动有趣的人生,充满着未知与挑战,正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因此,教师要对培养学生的兴趣这件事情高度重视起来。把作业的形式设计得丰富多彩和有趣一些,让学生们一看就很喜欢,对作业产生兴趣,这样学生们完成作业的情况就会很好,教师在设计无纸化作业时一定要保持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无纸化作业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的无纸化作业可以使学生们真正培养起语文素养
无纸化作业使作业的类型不再局限于书面作业,使作业的形式与内容都丰富了起来,多种实践型的作业让学生们学会了如何从生活中体会到语文之美,让学生们从生活中逐渐产生了语文意识,这种语文素养不同于可以培养出来的语文能力,这是一种由内向外散发的语文气质,是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修养,这种无纸化作业的形式,不是那种传统的没有创造力的、程式化的作业,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让语文变得鲜活起来,让语文充满人文情怀,让学生们对语文不再充满抵触,实践性的作业洋溢着时代的气息,是真正地让学生们在时代中培养出对这个时代有利的语文素养,教师们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是真正将学生们的语文素养以及各种语文能力培养了起来。
(二)小学语文无纸化作业体现了与时俱进,展现信息技术的作用
无纸化的作业要求让教师们充分应用起现代信息技术,教师们与时俱进,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布置作业,教师们了解如今的学生们的心理与兴趣爱好,通过图片、小视频、短剧的形式布置作业,并且让学生们以同样的形式提交作业。教师让学生们可以拿着摄像机去亲近大自然,让学生们亲身去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与美好,在大自然中寻找美丽的景色,继而再让学生们用视频的方式将景色展现在课堂上,视频可以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场景中再让学生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情感,最终产生的效果将是非常好的。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行为,学生们将会对语言和文字有更深刻的理解,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感受到文字的神奇。这种利用信息技术的作业,不仅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也让学生对课堂回味无穷;既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着深刻了解,又让学生紧跟时代,与时俱进。
(三)小学语文无纸化作业可以以非书面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教育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情感不太稳定,对问题的接受也比较直观,教师们仅仅通过书面作业是不能完成对学生们道德教育任务的,教师们需要通过无纸化作业,用实践的形式让学生们感受到具体的事物,提升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们产生良好的情感,教师们在布置的作业中已经充分考虑到德育教育了,在教师给学生布置做一件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小事中就可以看到教师们的良苦用心,教师们正在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们接受德育教育,学生们从中可以学到怎样去做保护地球环境,用自己的行动去为绿水青山做贡献,培养自己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教师们就是这样通过无纸化作业,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的,教师们充分考虑到了社会中的热点事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极其有意义的活动,进而让学生逐渐培养起美好品德。教师们还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古代圣贤拥有的良好品德与习惯,直观地认识到应该如何做一个优秀且正直善良的人。在学习坚持时,同样让学生观看视频,让学生明白坚持的重要性,激励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永不言败。语文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在无纸化作业的要求下,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们要抓住时机,运用熏陶感染的方法,把德育融入作业当中,让学生们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不断提高,逐渐形成健全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