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演绎法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研究
作者: 阮海燕作者简介:阮海燕(1981~),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研究方向: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与研究。
摘 要: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颁布实施,情境演绎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愈加受到关注。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日渐凸显,这就需要我们去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基于此,文章以人教版高中历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节为例,对情境演绎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实践研究,旨在为今后高中历史教学提供相应参考。文章采用文献综述、课堂观察和案例分析等定性研究方法,阐述了情境演绎法理论基础,开展了基于情境演绎法下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研究,还提出了情境演绎法的留存问题与优化提升策略。结果表明情境演绎法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兴趣,提高历史知识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情境演绎法;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34-0142-05
一、 引言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动,情境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应用。情境演绎法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情境教学的理论,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引入或创设具体历史场景或活动,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历史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培养爱国情怀和理解掌握历史知识。因此,研究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演绎法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等校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文献综述、课堂观察和案例分析等定性研究方法,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和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对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演绎法的运用进行研究探索,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加以梳理后提出改进方法。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理解情境演绎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教师提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参考,以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的学习和发展。
二、 情境演绎法理论基础
(一)情境演绎法的概念及特性
1. 情境演绎法的概念
情境演绎法是一种基于情境推理和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将学习内容置于真实的情境中,通过模拟相关的场景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情境演绎法的核心在于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提升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情境演绎法的特性
首先,它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扮演相关角色,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其次,情境演绎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境中,学生需要面对真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通过观察、推理和判断,进行分析和解决。这种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再次,情境演绎法强调学习过程的沟通和合作。在情境中,学生通常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最后,情境演绎法强调对历史教学背景的还原和重建。通过历史情境的再现,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内涵,增强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演绎法运用的重要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演绎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具有显著的优势和重要的意义。
1. 情境演绎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往往以抽象的历史事件和概念为主,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和无趣。而情境演绎法通过创造具体的情境,并让学生在其中扮演历史角色或解决历史问题,使得历史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2. 情境演绎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在情境演绎法中,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到情境中,思考和解决问题,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这种积极参与和合作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学生对历史事件和概念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和透彻。
3. 情境演绎法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历史教学中,情境演绎法强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情境中的角色扮演和团队协作,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对未来的挑战非常重要。
4. 情境演绎法能够促进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情感的形成
通过情境演绎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对历史事件和概念产生共鸣和情感认同。这样的体验和感受,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和认知,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历史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推动他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三、 基于情境演绎法下高中历史教学实践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这一节为例探讨其教学实践。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在教学内容的分析中,我们需要首先对“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这一节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对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设计和实施相应的教学活动。
1. 在分析教学内容时,我们需要考虑隋唐时代的背景与特点。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对当时社会背景以及各种制度的演化过程进行全面的研究和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
2. 在分析教学内容时,我们需要关注隋唐制度变化与创新的重要方面和内涵。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包括政治制度、农业、税收、兵制、礼仪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变化和创新。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时,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这些方面的变化和创新,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3. 在分析教学内容时,我们还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历史文献、历史地图、图片、视频等,以便更加直观地展示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教学内容的分析是实施情境演绎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分析,我们才能更好地设计和实施相关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二)情境演绎教学法的一般运用策略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演绎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法被广泛运用。通过构建情境和角色扮演,情境演绎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下面继续以“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这一节内容为例加以说明。
1.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精心准备的情境,营造一个真实而具体的历史背景
在讲授“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隋唐时期的士农工商等各种角色,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变革过程。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并在情境中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开展互动和合作
通过小组讨论、辩论或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共同解决历史问题,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想法。这样的互动与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提高合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进行辩论或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思考和互动。
3.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资源,丰富情境演绎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重要事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相关的教具,如地图、模型等,让学生通过触摸和实践的方式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
4. 案例教学的科学运用
案例教学是情境演绎法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首先,可以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不同的案例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之间的异同、原因和影响。其次,可以采用因果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探究案例事件或制度变革的原因和后果,培养学生的因果思维能力。此外,还可以运用类比分析的方法,将案例中的历史事件或制度变革与当前社会的相关问题进行类比,引导学生从历史中得到启示和借鉴。
5. 对情境演绎教学的效果评价,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
除了传统的笔试形式,教师还可以设计情境任务,让学生在情境中表现出他们的学习成果。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个情境任务,要求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绎一段历史事件,然后由学生互评或教师进行评价,评估学生在历史思考、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发展程度。
综上所述,情境演绎教学法在“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主要包括构建情境、引导互动合作、利用多媒体资源、案例教学的运用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等,这些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三)教学效果评价
为了准确评价情境演绎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可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指标。
1. 在知识掌握方面,采用知识测试的方式进行测评
通过给学生发放试卷,测试他们是否掌握隋唐制度变化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试卷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通过不同程度的难度和深度,综合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显示,经过情境演绎法的教学,学生对隋唐制度的变化和创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他们能够准确地解释和分析案例中的历史事件,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其他相关领域。这说明情境演绎法对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在情感态度方面,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情境演绎教学法的问卷,通过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情境演绎法的喜好程度、学习兴趣的变化以及对历史知识的态度变化。问卷内容包括对教学方式的评价、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学习动力以及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等方面。
3. 在学习态度方面,采用课堂观察和访谈的方式
我们对使用情境演绎法教学的班级进行了定期观察,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对课堂教学的反应以及主动参与程度。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情境演绎教学法的体验、感受以及对历史学习的态度变化。结果显示,经过情境演绎法的教学,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得到了明显提升。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愿意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并对课堂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说明情境演绎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4. 在思维能力提升方面,通过开放式问题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经过情境演绎法的教学,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能够提出独立见解和创新观点。此外,发现学生还能够将案例中的历史经验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增强了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
5. 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评价指标,定量和定性地分析教学效果
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情境演绎法在知识获得方面的有效性。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学生的态度变化和学习动力情况,进一步验证情境演绎法在情感态度方面的作用。最终,我们将综合分析各项数据,得出情境演绎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四、 情境演绎法留存的问题与优化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