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

作者: 周万贯

摘要:文章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以生活为基础,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包括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等。生活化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标准,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有莫大支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学生认知;教学对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3)39-0064-06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数学教育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实现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其深刻体会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生活中正确地应用数学知识,既能丰富人们的生活,也能促进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的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学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数学教育并不是孤立于生活之外的学习,而是将课本和教室里的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转换成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需要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将社会化的教学与高效的数学课堂建设有机地联系起来,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思维和协作,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知识系统。

教师应该注意到教学生活化的能动性,探索教学活动和课堂互动的一体化、互助发展道路,以求数学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状态。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在数学教育中取得预期的效果,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从而真正得到教育助益

一、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概述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将学习任务与现实生活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丰富性和数学知识的实用性。生活化教学是一种积极探究,让学生学会通过学习理解、创造、探究等方式来获取知识,从而对学科知识产生兴趣、爱好和信任,并且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本质是通过生活元素的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生活的认知相对直观,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场景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程度,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得到锻炼。因此,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单一的教学模式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的情况对教学效果造成了一定影响。为确保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和改革要求制订合适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认知水平和知识能力相对薄弱,如果仍采用单一教学方式,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教师需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未能考虑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只依赖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来传授课程内容。这种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有负面影响。

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热情。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创造一个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学习环境。其中包括问题解决、小组讨论和实践实验等活动,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此外,教师还应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通过强调数学教育中的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成为独立学习者,更好地为未来的学业成功作好准备。

(三)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轨的教学素材

在当今小学数学的课堂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概念、公式和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况在涉及抽象或难以理解的学习内容时尤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过度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实际情况的做法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呆板,进而影响他们的数学水平。此外,在当前小学数学教材的设计中,知识点的安排缺乏灵感和活力,更多的是单一地呈现知识点和列举问题。这样的设计是小学数学与现实生活脱节的根本原因。

(四)教师将生活情境鲜少应用于课堂教学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创造出一个生动的教学环境来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然而,当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时,往往忽略了将生活化的学习场景引入课堂中,再加上班上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生活条件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只把课堂教学目标放在完成教育目标上。在教学中,教师只是按照教材上的要求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数学知识,而没有将其与日常生活联系,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进而影响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场景和案例,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场景中学习数学知识,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和生活条件,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这样一来,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学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

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是数学这一重要学科的根本。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数学知识都可以应用于实际场景。例如,在备餐中,需要计算食材的分量和加热时间;在度假中,需要计算所需的汽车租赁费用和时间的预算;在购物时,需要计算打折后的实际价格和付款金额等。因此,人们学习数学,其意义在于他们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提高他们自身的生存能力。基于此,小学数学的教育应朝着生动且生活化的方向发展,以便促进学生的生活能力和提升其思维水平。通过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场景中,教师能够教育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和学习他们的数学知识,促进他们提升思维水平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二)有助于实现小学数学课堂中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随着现代教育思想的推进,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从原本的“知识层面”转向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在目标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消除数学的学习障碍,更加热衷于学习和了解数学,并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场景联系起来,形成一种优秀的思考模式。这种态度已经有效地促进了小学数学课程的三维目标的实现。

四、 生活化教学的应用价值体现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创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教授数学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只是按照教材上所说的教学目标来讲课,忽略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知识,创造一个生动、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例如,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和思维逻辑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探索多种教学策略,如小组讨论、课外实践、问题解决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创造一个互动性强、学生主导的教学氛围。

通过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进一步打破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知识和教学策略,创造一个生动、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好地投入课堂中去。这样一来,可以进一步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他们的思维和逻辑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新课标指导下,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与实践能力。为此,教师应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着重加强对数学知识点的讲解,旨在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领域中蕴含的抽象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 小学数学中生活化教学的优势

(一)拉近学生和数学的距离

将数学与现实生活场景结合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小学标志着正式教育的开始,向学生介绍将数学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有趣可能性可以缓解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抵触情绪。如果学生在初期就感到数学概念过于压抑,他们对该学科的兴趣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通过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经验紧密结合,教师可以降低新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这种方式,现有知识可以被用来激发新知识的习得,这是一种有意义的教学方向。

(二)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生活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针对教学素材和问题的生活化设置,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参与感,而且能够激发学生主动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问题的积极性。生活化教学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他们的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尤其重要,而基于生活化素材的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进一步发挥其分析和思考的潜力,促进其后续学习的顺利进行。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生活场景融入数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学生通常缺乏对数学理论知识的强烈兴趣和理解能力。因此,将生活元素融入数学课程中可以化解学生对该学科的排斥心理,改善他们的学习态度。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更好地参与数学学习,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创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将生活场景融入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六、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而言,实际生活经验尚不丰富,他们对生活和数学之间的联系缺乏深入了解。因此,教师通过将生活教学与课程内容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千克和克”这一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混淆克和千克的使用场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或引导学生进行现场称重,并使用学生熟悉的水果、蔬菜以及文具等实物进行重量的比较。通过具体的实物比较,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克和千克的区别,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生活化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及其实际应用,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以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语言调动气氛

生动活泼的数学语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学习的模式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使其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主动地学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