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境为载体的高中历史开放性试题分析
作者: 柴贺景
作者简介:柴贺景(1978~),女,汉族,河北任丘人,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研究方向:世界史。
摘 要:在高中历史考试中,开放性试题是最主要的题型。为了提升学生历史解题的效率与质量,教师应该充分掌握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特征与类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情境为载体,辅助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开放性试题的内容,让学生扎实学习基础,更好地应对高考,提升自身的学科核心思维。这样方能辅助学生更好地达成问题的解决,彰显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文章基于此点,对以情境为载体的高中历史开放性试题的分析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历史;开放性试题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42-0113-06
开放性试题是一种没有固定答案、标准答案的题型,它主要是以多元化的材料以及足够开放的生活方式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维度的解题思维及空间,促进学生辩证地审视并看待问题,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及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技巧,丰富他们的个性化思维,有必要以情境为载体,提升对开放性试题的分析效度,引领学生自主分析高考试题开放性的特点及类型。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投身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借此取得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一、高中历史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及情境创设遵循的原则
(一)高中历史开放性试题的特点
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它在设问、情境及作答方面都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就目前而言,高中历史的开放性试题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设问较多新颖
透彻的理解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一步也将影响学生回答的最终得分。近几年来,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限制角度的阐述题,另一种是不限制角度的探讨题。而这两种题目的设问方式都比较多元,主要是要求学生根据开放性的材料展开分析及思考,能够综合解读材料的内在含义基础之上,由易到难、由浅到深,逐层递进,辅助学生综合分析具体的问题。
2. 命题素材多样
现阶段高中历史的开放性试题基本上是以丰富的材料为依托,这些材料涵盖了时间轴、表格、文字结合图片等较为新颖的材料内容。所以学生在解答问题的时候,需要深度地解析试题中的材料,丰富自身的认识,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以此为基础,学生解题的过程及形式才将更为多元。
3. 答案内容多元
开放且不唯一的答案一直是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试题的追求,也是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主要标志。近几年来,高中历史的开放题均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基本上都是采用评分标准来代替。
(二)开放性试题解答中情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
结合开放性试题的特征可以明确情境的创设将有利于学生高效解答开放性试题,因而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具体原则如下:
1. 真实性
教师基于开放性试题创设情境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情境具有真实性。换言之,教师创设的情境要能够与客观事实符合,让学生能够在情境的引导下深入地解读试题。
2. 生动性
生动性指的是教师创设的情境要能够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开放性试题的能动性,使得学生得以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去完成对开放性试题的多元化解读。基于开放性试题,回顾所学的历史知识内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置身于特定的情境完成对试题的思考,形成认知冲突。让开放性试题的解答更加具有思辨性特征,体现了高中学生特有的思维认知模式。
3. 启发性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一定要具有启发性,要能够让这一情境契合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激励他们基于问题的引导层层深入地探索开放性试题,找到试题中有价值的地方后完成解答。随即他们在开放性试题的分析中也能够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既能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也能够提升自身的史料分析及历史解释能力,这样便更加有助于他们后续的开放性试题解答。
二、以情境为载体的高中历史开放性试题解答策略分析
纵观近几年来高考历史试卷中开放性试题的特征,尽管材料多样,设问形式不一样,但是都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知识运用及独立分析能力,那么教师在引领学生分析试题,提升开放试题解题技巧的时候,就有必要以情境为载体,逐层递进,引领学生完成对开放性试题的分析,提升他们解题的实效性。
(一)设计直观化情境加以解答
在上文的分析中可以得知开放性试题主要是以丰富的材料内容为依托,引领学生完成解答。而这些材料包含了时间轴、表格及图文结合等资料。那么教师在让学生解答这一类题目的时候,就要设计直观化的情境辅助学生解答,让学生在直观情境中抓住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让学生对一系列的问题展开深一轮的探究,使得学生能够从整体着手分析历史事件、人物及现象,把握解题的基本方向,激活学生的感知,让学生能够以开放性的思维对问题进行审视,驱动引领他们高效完成作答。
以部编版高中历史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完“中国古代历史”的内容之后,就可以为学生出示以下开放性试题:
马在人类悠久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历史中的马”,结合以下图片,展开论述。
教师在为学生出示了以上开放性试题之后,就要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直观化的教学情境。比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放大这些文物图片,让学生仔细考究这些文物上的图片及文字,甚至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于解说“马”在历史上地位与作用的视频,辅助学生深入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完成对这一中国古代历史相关知识点的分析。
首先,教师在为学生出示了开放性试题中的几张图片之后,可以让学生回顾阅读材料,注意文字说明、图片出处、时间范围等,并且还要指引学生提取图表中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避免无效信息干扰学生。
其次,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去分析这一材料题中展现出来的情境信息,让学生于特定情境中提取其隐藏着的信息内容。比如时间、地点、概念界定等,辅助学生从这一特定的情境着手抓住关键要素,提炼出具体法内容,引领学生获得综合性的认知。比如,学生在教师出示的直观图片中抓住了关键信息。比如,“胡服”“唐三彩骆驼俑”等,学生从这些信息中便可以大致推导出相应图片的历史背景:
1. 战国时期为了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赵武灵王仿效北方游牧民族穿“胡服”,学“骑射”,为赵国的稳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且这一行为促进了中原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2. 唐朝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统治者推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及开明的民族政策,中外交流频繁。唐三彩载乐骆驼背上拿着各种乐器、身着圆领长袍及翻领胡服的乐队真实展现了唐朝丝绸之路的繁荣,也体现了当时中国与西域各族人民之间的物质及文化交流情形。
如上,学生结合相应的图片完成分析,将正确地完成解答。
最后,学生在解答了这一问题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总结自己解答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回顾开放性试题的特征,总结解题经验,这样方能体现学生高质量解题的过程。
(二)设计探究式情境加以解答
教师在让学生解答开放性试题的时候,还应该为学生创设探究式的情境,以这一情境为导引,辅助学生加以解答,让学生从主观的角度出发进行独立思考,基于自身的知识体系创新并开拓自身的思维,强化学生感知效力。
以部编版高中历史课本为例,教师在教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后,便为学生出示一道十分典型的开放性试题。具体如下:
材料一:秦灭周祀,并海内……周室卑微……今秦南面而王天下……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过秦论中篇》
材料二:
图 西晋内迁各族示意图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秦汉、魏晋等朝代为例,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注:以上材料选自2022·山东省普通高中高三4月联合质量测评·16)
这一道开放性试题很具有考究价值,它的视角宏大,以中国古代史为考点,让学生分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发展进程。材料一主要叙述了秦结束了战国诸侯混战的局面,统一了全国。材料二的图片主要展示的是西晋时期北方诸多少数民族内迁,与中原地区的汉族实现了民族交融。结合以上两个材料,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不论时势如何变迁,国家统一始终是国家发展的主流。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解答的时候,就需要帮助学生明确这一道题所对应的时间范围及史实依据,随后引领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合作的方式联系自身所学的知识,回顾题目中两则材料的重要事实及内在联系,勾勒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具体过程,为后续的论证推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给学生解读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内容后,就可以让学生沿着秦朝——汉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朝——唐朝——明朝等朝代线索,一一列举这些朝代为实现统一所作的政策与措施,加以总结和分析,随后通过小组成果报告的方式展现出来。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纵横串联自身所学的知识内容,将各个朝代实现统一的代表性历史事件一一表达和梳理。比如,汉朝所包含的事件如下:
(1)汉武帝北击匈奴,设河西四郡;
(2)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3)设西域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如上,学生根据自身的探究情况,总结出了几个朝代在实现“统一”方面的重要历史事件。随后学生便可以确定相应的内容,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主题,完成历史小短文的撰写。在这一环节,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拟定提纲,理清楚自己的撰写思路,并综合阐述自己的观点。而后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小组回答的内容,鼓励他们完成解题实践,展现他们的解题思维,体现高质量解题的过程,引领学生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并解答问题,彰显个性化思维。
(三)设计生活化情境加以解答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自身的知识感悟与体会,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解读相应的材料,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问题的解答,体现自身开放性思维的生成过程。
一个地区开展的重大赛事都将在开幕式中展示其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开幕式包括序曲和“民族根”“延安魂”“中国梦”等三个篇章,依次展现了西安古城特有的历史文化内容。请选择你熟悉的国内某一个城市或者地区,围绕其历史发展,为开幕式筹办拟定一个历史主题,并基于这一主题予以相关说明。
教师在让学生解答以上试题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经验完成解答。这是一道天津高考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从小生活的地方,在大人那里了解天津历史,结合相应的史料,列出历史主题。比如,学生结合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参观天津机器制造局等生活经验,列出天津历代相关政治、经济运动中发生的相关史实,并根据史实阐述具体的知识点。随后,学生继续完成其他两个历史事件的列举,比如天津是近代重要商埠之一及天津是中国民族企业兴起之地等。学生在列出了历史观点之后,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及列出相应案例,体现完整表述的过程。其他观点如下:
陈述2:1860年,天津开埠通商,逐渐发展成为北方重要的商埠。创办了近代银行,发行了股票。
陈述3:20世纪初,天津永利碱厂是中国最早的制碱厂,自主创新了“侯氏制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