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李美芳

摘 要:以学习任务群为核心指导理念的大单元教学形式可以根据新课标课改的教育要求,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当中,可以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教育理念,对大单元知识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地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能够在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群的过程当中,有机会展示自身的才能,与同学进行高效的交流沟通。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学生学习知识也不再停留在表面。文章通过分析语文大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希望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突破传统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局限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促进小学生在语文学科知识探究方面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理念;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43-0051-06

在纵向推进新课改的教育过程当中,教师应当着重对教学进行反思,要全面探索新的教学路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的反馈。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知识探究的过程当中产生思考,学会将新旧知识进行迁移。教师也可在布置相关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重新定位学生的个人角色和教师自身的教育角色。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真实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思维方式改善,从而更加乐于进行知识探究,也能够养成良好的语文知识探究习惯。在今后高年级阶段的知识学习中也能够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基础,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 关于任务群与大单元教学的相关概述

新课程标准指出,任务群是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通过将课程要素进行有机组合,构成以“群”为单位的教育内容,从而对语文学科中的相关主题情境进行再现。学习任务群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语言文字积累和梳理型,主要对一些基础的任务群进行布置,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第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献阅读与创新、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种类型的任务主要发展学生的个人能力;第三,拓展型的任务群,拓展型的任务群通常以整本书阅读或者跨学科知识探究为主,强调学生的迁移能力提升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学习任务群是一种非常全新、具备跨时代意义的教育概念。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学习任务群能够发挥其独有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相关单元的整体性情境,使学生提高课堂专注度,从而改善小学生思维不集中、自制力差的问题。通过发挥相关任务群的综合作用,也可提高大单元教学的水平。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任务群教学模式和大单元授课方式的结合能够满足大环境下对于新课改教育理念落实的要求。当前教师在授课时应当以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调整教学的思路。传统授课模式中的一系列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教育环境,趣味性的大单元教学活动可以以布置任务群的方式使学生转变学习思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大单元教学为核心教育方法,可以设计相关任务群,明确教学方向,同时使教师将教育的关注重点放在教材的钻研上,再重新组合相关知识点,使得知识任务能够更具整体性。在布置阶段性学习任务群的过程中,也能够使学生更具自主学习水平。当前大单元教学模式有着独特的教育优势,相较于灌输式教育或者按照教材编写顺序进行单一化教育的方法,大单元教学形式的框架性更强,弹性化更足,所以在提高课堂品质方面有着显著的帮助作用。任务群也无法离开真实情境,相关任务群需要学生能够调用个人的生活经验,寻找生活中的元素,从而理解相关素材的内涵。教师可以围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来设置相关人文主题,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布置学习任务,再进一步配置相关教育资源,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学生在阅读鉴赏、自主探究、自由表达个人观点的过程当中,也能够个性化地发展,可以提高个人的语文学科知识探究水平。通过布置任务群,进行大单元教学过程,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认知体系,学生在探究知识时也能够构成整体性的框架。而教师也可立足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组织大单元教学活动,认真研究新型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方法,从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教育体系进行完善。学生在完成相关任务群学习内容的过程当中也能够拉近自身与语文学科的距离,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二、 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影响

(一)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任务群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从内在出发,拥有学习的动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各种任务,这些任务本身就为学生量身定制,可以根据学生当前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文学科的教育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可以以学生的兴趣点作为契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在一些真实情境下,让学生深度体验相关环境,发展个人思维,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语文问题和生活中的一些难题。教师日常也应鼓励学生多读书,累积阅读素材,提高写作水平,从而将阅读得来的知识储存进脑海当中,当需要应用时也能够及时输出。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可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对应的个性化书单,比如某些学生喜欢记叙文题材的阅读文本,教师可以针对记叙文设置书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某些学生则喜欢散文抒情类的题材,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喜好来推荐书籍,使学生可以在大单元的故事背景之下进行阅读训练。完成这些任务之后,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大提升,答题的水平也会提高,在语文学科其他知识板块的探究过程当中也会表现得更加出色,从而全方位提高个人的语言能力。

(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任务群视域之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更能突出对学生各方面技能的培养,在传统授课模式当中,教师基于小学生年龄层特征,认为学生的个人能力不强,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时,通常以灌输式的方法授课,引导学生掌握相关考试考点。学生虽然学习了一定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结构知识,但是在理解相关文本内容和进行自主探究方面的能力不强。而借助大单元教学模式,布置相关任务群组,能够使学生更具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理解、总结、判断等过程当中也能够更具创造性,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单向思维形式,学生可以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对不同群组的任务阅读体系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大单元教学形式也可借助整本书阅读等方法,帮助学生归纳单元知识内容,使学生可以在分析大量文章信息的过程当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自身发散性思维能力,这些思维能力对于学生今后长远发展影响极大。喜欢阅读的孩子往往在思想方面更加成熟,为人处世时也会考虑得更加全面,这些也都会促进学生将来的发展。阅读可以让学生累积生活经验,当学生面对各种问题时,做事的效率会得到改善,个人的智慧也得以凸显。通过以大单元教学为模式,布置相关任务群,设置更多与学生适配的文章和文本资料,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也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具合理性,思维角度更加多面化,学生在小学语文学科知识探究时的效率也会更高。同时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也颇有助益,是学生今后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取得突破的必备素养。

(三)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学理念的改进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可以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要求,对大单元的任务群进行精心设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不断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过程当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语文学科的知识授课极具全面性,学生探究相关知识时需要掌握零碎的知识点,需要透过文本的表象,研究其深层次的含义,从而完善个人认知,培养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学生需要在课文知识探究的过程中累积好词好句,学习作者描述人物、渲染气氛和表述故事情节的方法。以往在传统授课模式当中,教师往往无法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即便学习了许多的课文,却没有真正了解相关文本的文字编排形式、文章结构特色、行文风格,也没有通过阅读的积累提高个人的写作技巧掌握度,以至于在写作时总是呈现出“心中无墨”“下笔无章法”的情况。所以教师可以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理念,对大单元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单元主题的情境之下梳理关键词,结合相关主题任务来研究章节知识特征,对不同文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了解文章结构特色和写作方式。教师也可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结合,让学生在针对性写作练习的基础之上,由读到写,从而真正提高个人的写作能力。

三、 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现状

当前在学习任务群教育理念之下,进行大单元授课经常存在着各种问题。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该教学模式很难与语文教材有效匹配,且教师对于任务群教学模式的了解程度不高,在重新编排教材知识时会存在一定的难度。部分教师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在授课时很难突破灌输式教育模式的限制。即便采取任务群的教学手段,也经常会出现教师单一安排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学习的情况,以至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完成相关任务的过程中也缺乏自主性和思维的转换。且大多数的阅读和写作教学仍旧沿用了传统的授课形式,既要求学生梳理文本内容,记忆相关词汇知识,在写作时书写关于阅读文本的读后感,大量的学习任务和重复性的学习模式很容易让学生反感,课程的趣味性相对较低,学生很难在该过程中掌握学习技巧,获得学习经验,开阔学习视野。且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仍旧非常依赖于教材的编排,很难真正将不同任务群进行组合搭配,体现出单元的教育目的。部分教师在使用任务群教学模式的过程当中针对应用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并未详细分析,重新对任务群进行定义,对特征进行探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至于课堂设计缺乏实效性,也无法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一些教师在授课时疏于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学生在任务群模式之下仍旧无法很好地自由发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这些都是教师当前在应用大单元教学手段布置学习任务群时需要克服的问题。教师只有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真正了解任务群教学理念的要求和大单元授课模式的具体应用方法,才能够有效推动教学改革过程,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 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方法

(一)深度钻研课程标准与教材

在《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提出了相关学习任务和关于教育教学的总体要求。教材的编写顺序本身就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情况和学习规律而设置,而教师则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钻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进行规划。教师虽然不必完全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授课,但也不能过于随意地整合相关知识内容,教师要强调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学习规律,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整体化探究过程。教师要对各单元内部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设置一些具备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更具直观化的情境中自主探究知识。在安排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教师要以顺利推动相关任务、维持课程进度为目标,稳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现状来调整教学任务,从而避免学生出现思维断层或者思维定式的情况。在新课改之后,小学语文学科的教材变动非常鲜明,教材中更加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素养,能够联系上下文,分析文本的内涵,能够抓住关键词,了解文本的表达含义。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相关阅读素材的过程中累积词汇量,提高写作水平。基于这些目的展开大单元教学过程,更需要教师利用好学习任务来强化学生的信息提炼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学习技巧,可以快速抓住相关关键信息,从而了解词语的表达含义。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之后,学生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改善。对教师而言,则需根据教学的成果进行反思和汇总,对教材各单元的基本特征进行高度总结,从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合理的单元任务群,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改善,同时帮助学生可以在小学语文学科的知识探究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升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

比如,在统编版围绕“学校生活”为主题展开的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花的学校》《大青树下的小学》《不懂就要问》进行整合,从而引导学生完成深度的知识探究过程。该大单元的语文要素相对较多,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对一些新的词汇知识和句子进行解析。通过解读不同的语文要素,让学生可以联系上下文,了解相关词语的含义。切记不能直接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或者直接查阅字典,了解词汇的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词汇知识的技巧,学会在分析文本内容的前提之下,加深对相关词语的理解程度和学习印象。为了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教师要适当地放慢教学节奏,使学生能够拥有思考的机会,通过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联系个人的实际生活,联想文本当中所描绘的画面,学生也更能产生思维变化的过程,产生情感上的认同感。在与他人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在拥有较高浓度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为避免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浅尝辄止的情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主要特征,对主要语句进行深度分析,从而掌握文章的内涵。在反复品读学生感兴趣的词句或者一些重要词句的前提之下,学生也更能掌握文章的特征,了解文章结构的分布形式。例如在学习“新鲜感”一词时,部分学生的感知和理解相对较为浅层,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品读《大青树下的小学》当中一些精彩的片段,使学生能够了解新鲜感的具体含义。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完成朗读训练,让学生带有感情地阅读文章内容。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品读文本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使学生能够对反复句式拥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在朗读和品读等过程当中,学生也可了解词句的节奏感,这种引导方式更加强调学生的课堂主角地位,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产生学习兴趣,带来一种学习上的“新鲜感”。在品读和记忆的过程当中,学生对于文章的特色也能够拥有全新的认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对相关修辞手法进行解析。同时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学校生活当中的一些趣事,给予学生自我表达的平台,让学生可以利用这三篇文章当中学习到的一些技巧或者词语进行分享。比起刻板化地研究知识内容或者记忆词汇知识,将词汇应用于语言当中,让学生分享自身的生活经历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这种任务驱使之下,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够得到改善,从而使任务群的安排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