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过程性评价下初中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策略分析
作者: 韩慧玲
作者简介:韩慧玲(1978~),女,汉族,浙江三门人,浙江省临海市外国语学校,研究方向:教学评一体化。
摘 要:在初中阶段教育中,英语是重要的教学科目之一。但是从实际情况分析,有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面对这样的情况,为了提高英语教学成果,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便是首要任务。评价作为改变教育的有效方式,过程性评价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方式,已经逐步进入课堂教学中,那么教师需要运用单元过程性评价,使得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学习兴趣。文章以单元评价的实施为根本,阐述了初中英语学习积极性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单元评价;过程性评价;初中英语;学习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49-0006-04
《义务教学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课程理念指出“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能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目标,保持学习兴趣”。那么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根本,积极运用单元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一种科学、多元化并且广泛存在教育活动中的有效评价方式。根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在课堂中重视活动教学,促进过程性评价的有序开展,如此不仅能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具备积极的兴趣,同时也能推进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从而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明确单元学习的目标,促进评价的实施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单元过程性评价时,教师应当在单元教学中,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确实关注目标达成的结果。这个目标制订能够让学生明白自身在单元课程中应当学习什么、掌握什么、学到哪种程度以及该怎样去达成目标。此外,精准、明确的单元学习目标,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课程学习更加有针对性与方向,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形成学习英语的积极动力,从而为单元过程性评价的实施奠定基础。
例如,在“My name’s Gina.”(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1)的教学中,这是学生进入初中解读学习英语的第一步,为了使得学生能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可以根据单元教学内容,制订切实的教学目标。本单元的中心话题为“Make ID card”。通过学习“问候(Greet people)”“区分姓名(English name and Chinese Name)”“自我介绍(Introduce yourself)”“询问和给出电话号码(Ask for and give telephone numbers)”等内容达到通过交流沟通获取所需信息。这一单元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语言素材富有实用性,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逐步形成在情境中恰当运用语言进行表达能力。因此,可以设计如下的学习目标。
1. 运用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以及A scene show的方式,能够学会打招呼和介绍自己询问他人的姓名,并且能够运用What’s your/his/her name? My/His/Her name is...的句型。
2. 在课堂中通过参加口语交际活动,能够询问他人姓名、查询电话号码,明白有关姓名的词汇并且制作名片。
3. 在学习中,能够使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结交新朋友,使其在轻松、开心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本课知识。
在制订单元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情景表演、口语交际等,使课堂的学习氛围变得轻松、愉快,促使学生能够形成学习英语、探究英语的积极性。单元学习目标的制订也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方向,使学生具备积极的学习动力,从而为单元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打好基础。
二、制订过程性评价标准,吸引学生注意力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为初中英语课堂单元过程性评价的实施制订详细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为了改变只针对学生知识进行单一评价的情况,那么教师也应当围绕《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课程内容制订多方面、有针对性能够体现学生英语学习过程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能够使学生在评价中深入地明晰自己的学习过程,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对照标准清晰自己的认知,从而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形成积极的学习动力。
对过程性评价标准的制定可以从知识学习、能力提升、素质培养三方面开始制定。知识学习是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学习中的思维萌动以及课堂表现。而能力提升是学生所展现出来的学习兴趣、创造力以及学习动机。素质培养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情况以及对英语知识的运用情况。
以“My name’s Gina.”(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1)的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制订如下的评价标准。
知识学习:是否具有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对本单元知识掌握情况。
能力提升:是否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能运用英语完整表述。
素质培养:是否能探究本课内容在生活实际情境中的运用。
在单元过程性评价标准的制订过程中,教师要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注重评价学生是否有主动、合作、探究的意识,同样这也关乎着是否能够提升学生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此外,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过程性评价也可以采用分等级制和语言评价结合的方式呈现,避免因为单一的分数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选用中肯、简练、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使得学生能够准确了解自己的表现,明确后续英语学习的方向。
三、设计过程性评价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
评价内容既是单元过程性评价实施的关键,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确定评价内容时,可以从日常学习记录和不定期任务记录两方面开始。
日常学习记录,可以包括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测验情况、课外阅读情况、课内朗读情况、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听力测试情况等,日常学习记录是使学生了解自己实际情况,并且制订学习目标,促进学生提升的一种机制。
不定期的任务记录,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活动、课堂表演、学科竞赛等的开展,学生可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参加,教师则需要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然后进行准确评定。
例如,在“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8)一单元的教学之后,单元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可以制订为日常学习记录和不定期任务记录。
对日常学习记录和不定期任务记录这两种评价标准,教师可以一式两份,一份学生保存,一份教师自己保存。这种方式既能够发挥学生在课堂评价中的主体性,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过程性评价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自己的角度逐步通过对评价标准的填写,了解单元教学的情况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可以从自己单元学习的实际入手,填写表格,既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英语知识学习、英语活动参与的快乐,也能够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单元教学的效果。
四、发展多元化评价主体,提升学生积极性
多元化评价主体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激情的关键。在传统的教学中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评价主体也多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种,教师也只是按照学生的成绩评判学生学情。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逐步落实,发挥学生的评价主体性、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当前学科教学的重要。那么想要切实运用单元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需要在评价实施中发展多元化评价主体,使学生能够在评价中阐述自己的真实想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此外,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也能够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真实、有效,也能够使教学评价更加客观、科学。
例如,在“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6)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过程性评价的实施过程中,融入不同的评价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更加高涨。
在本单元教学完成之后的评价中,教师可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设计“在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的学习中,你掌握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运用英语阐述自己的学习收获”的任务,引导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或者也可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样不仅能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也能使得学生对学科学习有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讲述神话故事”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运用英语讲述《西游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故事,在活动结束之后,就可以开始小组互相评价。学生可以在小组中相互讨论、交流自己参与活动的过程以及本组在活动中还有哪些不足,最后再由每个小组说明自己的活动参与结果和存在问题。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教师也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单元实践任务:向家长讲述一个神话故事。教师可以通过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此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家长是最了解学生生活状况的人,家长的评价也有着重要作用,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自信。单元过程性评价实施过程中,发展多个评价主体能够让评价更有针对性、更加客观,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培养英语素养。
五、创新过程性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观察评价
观察评价是英语教学过程中一种比较理性的评价方式,是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观察分析从而获得认知的一种方法。观察评价作为一种隐性评价方式,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易表现出来的因素,如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教师就可以利用知识教授、教学引导、课堂互动等方式实施观察评价。观察评价能够帮助教师获得来自学生的真实反馈,并且在观察中教师也能够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情,从而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入手,优化后续的单元教学设计。
以“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Unit 2)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学任务的制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单元教学重点。
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展示了本课学习任务:
一类任务
1. Vocabulary: the Water Festival, the Lantern Festival, eat ou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have good luck, in the new year。
2. What do you like best abou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3. Bill wonders whether they’ll have the sweet rice dumplings again next year.
二类任务
1. 复习已经学过的重难点句型以及技术结构,用已经学过的功能语言讨论你所喜欢的节日。
2. 了解一些西方传统节日,掌握和运用宾语从句等的知识点。
3.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形成爱我中华的热情。
其次,在教师发布学习任务之后,学生跟随任务都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那么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观察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等,遇到自学进度较为缓慢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帮助和引导。观察评价能够让教师更加精准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