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外阅读不同阶段的方法与措施探究

作者: 付素洁

英语课外阅读不同阶段的方法与措施探究0

摘 要: 英语课外阅读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课外阅读导读课的重点内容就是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文中,笔者以《黑骏马》的导读教学实践为例,从文脉主线、文章语言、人文思想等方面探讨了英语课外阅读不同阶段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 英语阅读;导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918(2022)10-0086-04

好的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范例,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而且阅读提供了学习词汇、词法、遣词造句等的机会,促进了语言习得。单单靠课本阅读显然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引入好的课外阅读教材。然而,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发现,在英语课外阅读的实施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王娟在《关于英语课外阅读的文献综述》一文中指出,“调查对象用于英语课外阅读的时间均较少,且阅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没有好的方法、缺乏计划及阅读有一些盲目性”。赵娜在《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学生课外阅读材料单一,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这些一线教育工作者都共同指向了一个问题——阅读的方法。

那么,作为英语教师该如何教授学生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如何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激发他们持续阅读的兴趣呢?笔者认为,上好导读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教师应指导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厘清文章思路,赏析文章语言,探索故事主题等,为他们自主自由阅读打下基础。下面就笔者上过的一节公开课黑布林阅读之《Black Beauty》来谈谈教师如何导读。

一、 读前分析 确定教学方向

(一)内容分析

《Black Beauty》是由19世纪英国女作家Anna Sewell创作的经典儿童小说。小说以一匹黑骏马为主人公,道出了马在社会上因形形色色的人而饱尝了酸甜苦辣,唤醒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去理解所有不会说话的动物。

(二)学生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因此,针对学生底子薄、英语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笔者设计了简单的预习任务单。例如,针对Birtwick Park章节设计了这么几个问题:

a. Who were the grooms?

b. Did the Squire whip his horses?

c. Did Black Beauty get on well with Ginger and Merrylegs?

设计任务单的目的是给学生初次加工文本提供方向,也给他们相互讨论文本提供了话题。预习任务单的设计一定得简单直观,免得因为太难而挫败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完成任务单,学生能更好的初步了解文本。

(三)教学目标

小说本身比较长,而一节课的容量有限,于是笔者打算截取小说几个有代表性的片段来课堂导读,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后续阅读的动力。笔者打算通过对比黑骏马在Birtwick Park和Earlshall Park的生活,启发学生探讨小说的主旨大意,用审辩式的思维去思考人和动物,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需关注小说本身的语言美,学会在语境中准确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最后,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创新,探讨我们应该如何和动物相处,并且最终落实到书面表达,以读促写,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二、 初读文本 发现文脉之美

小说是按照时间顺序以Black Beauty为第一人称回忆了自己从出生到年老遇良主回乡下的整个人生,其间他多次易主,经历愉快和不幸,顺境和逆境的故事。小说人物众多,场景更换频繁,那么我们怎么厘清整个故事呢?《中学英语阅读课程与教学》(谢忠平著)指出“分析文章完全可以不纠缠具体的材料,而致力于梳理全文的线索。”线索,又称“文脉”“意脉”,是连接文章全部材料的纽带,是决定文章内部层次及相互关系的依据,也是作者思路在行文中的轨迹。

笔者仔细研读文本后发现,一开始黑骏马妈妈的教育就预示了黑骏马艰难漂泊的一生。妈妈说:“There are good men like our master, but there are bad men too. I hope you have good masters. But remember, always do your best.”妈妈的话预示着黑骏马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他的幸福全得指望遇见什么样的主人。基于这点启发,笔者发现后面的很多故事都是围绕着good masters和bad masters展开。由于上课时间的限制,笔者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两家进行对比,从而引导学生探索主题以及思考人和动物的关系。下面是笔者围绕主线展开的具体教学过程。

(一)切入话题,引发兴趣,激活背景知识

笔者以一匹马为切入点,问学生马作为有用的工具,可以用它来做什么。这个发散性问题一抛出,学生马上搜肠刮肚,七嘴八舌,大大激发了他们对话题的兴趣。笔者再以旧知识带动新知识的方法,向学生展示了19世纪马在英国的用途。学生通过图片感知,马的确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pull carriages, pull cabs以及pull carts等。最后,笔者切入正题,英国女作家Anna Sewell非常爱马,于是她写了她一生中唯一一部小说,也是举世闻名的名著——《黑骏马》。

(二)围绕主线,厘清思路,分析文本内涵

笔者以黑骏马妈妈的话为出发点,开启黑骏马走向社会,风雨飘摇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以两家为抓手,落实细节,分析两家对黑骏马不同的态度以及黑骏马由此产生的心理状态(见图1),中间还穿插分析了黑骏马的外貌特点和性格特征。

例如,笔者在处理黑骏马在Birtwick Park的生活时,着重放在了黑骏马初来新家,Gordon夫妇以及马夫们对他的态度。笔者设计了树形概念图(见图2),以下位方式呈现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即Gordon夫妇、马夫们和他们各自对马的态度。这样一目了然,学生能根据人物快速寻读关键信息,厘清文章内容。

接着,笔者让学生自己总结概括How did the people at Gordon Park treat horses?并鼓励学生用多个形容词描述黑骏马的心情。此时,学生的知识库已打开,智慧的火苗被点燃,从而提升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既然人对动物这么友好,那么动物对人又怎么样呢?在很多关键时刻,黑骏马救主人于危难,化险为夷,甚至为了救人置自己的安危不顾。在A STORMY DAY章节中笔者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问题。即:

A. What did Black Beauty do when a huge tree fell across the road?

B. Why did Black Beauty  stop dead  as soon as his feet touched the bridge?

C. “I was glad, because I was very tired.” Can you tell me why he was very glad?

通过以上问题,既展现了黑骏马对主人的爱,也侧面体现了黑骏马聪明勇敢的个性。另外,最后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同理心,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帮助学生理解黑骏马在挽救主人生命后又累又开心的心理感受。

笔者在处理黑骏马在Earlshall Park的生活时,着重抓住了rein这个关键矛盾,即主人喜欢用short reins,而黑骏马和他的好友Ginger喜欢long reins。主人喜欢短缰绳只是因为他们能把马头高高勒起,满足主人赶时尚的需求,而马儿却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帮助学生厘清一天天更紧的缰绳带给马的伤害,以及分析了马对主人憎恨绝望的心情。

可见,我们通过抽丝剥茧的主线分析(黑骏马遇见good masters和bad masters而产生的不同命运),使得一个个看似偶然的故事不再毫无关联,这无疑能确保阅读分析的有效性。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分析和比较文本内容,不仅对故事的脊脉了然于心,也为进一步思考人和动物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三、 细读文本 感受语言之美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应该有多种读法。就《黑骏马》而言主线分析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故事,那么细细品读精彩片段又给我们展现了惟妙惟肖的画面和丰富的语言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笔者通常在梳理文本框架时,也关注文本细节之美。学生在品读细节描写中感受词汇的准确含义以及应用的语境。

例如,Black Beauty在Birtwick Park生活时充满了快乐,那么文本是如何描写它的快乐的?不妨一起来细细品读。The grass was soft there, the air was sweet, and we did just what we liked. We galloped(飞跑), we lay down, we rolled(滚动) on our backs and ate the grass. And we stood under the large chestnut tree(栗子树) and told stories.

笔者在读这段文字时,也被中文描写的快乐所感动。在和学生分享时,笔者要求学生找出文中的形容词和动词,体验文字传达的情感和魅力。在这个基础上,笔者还设计了一个知识迁移创新的活动,体验形容词和动词在适切的语境中如何正确使用。即:The   adj   night, the   adj   music made me feel   adj  . I   v-ed  . And I   v-ed .笔者规定把全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描写快乐情绪,另一部分描写悲伤情绪。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思维发散,想象力丰富,而他们创新的句子充盈着各种微妙情绪。例如:The quiet night, the soft music made me feel lonely. I opened my diary. And I wrote something.等诸如此类。

因为整个课程逻辑结构都采用对比的方式,所以笔者在设计体验黑骏马在Earlshall Park遭受虐待时的心情,采用了缺词填空。值得一提的是,所缺的词正是黑骏马痛苦的心理感受。例如:At Earlshall Park, when Black Beauty finished his work, his neck and chest  hurt , his mouth and tongue were  sore , and he felt  tired  and  sad . He thought he had  no   friends  at all.学生在填词的过程中,能真切体会到黑骏马无尽的伤痛和绝望,和前面的快乐生活正好形成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冲击了学生心理,也激起了他们的同情心,为倡导人和动物友好相处做好了铺垫。

四、 深读文本,探索哲思之美

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应更重视育人的功能,因为每一个作品都是作者传达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工具。我们要通过文字,挖掘其背后的价值。学生应在比较和判断中,学习并汲取优秀文化,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