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解读在初中英语阅读思辨能力培养中的运用策略探究

作者: 颜淑华

摘要:阅读与思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加强相应的行为和思想引导,用多元解读这种有效方法来开展相关的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教师可在课前准备、课中教学,以及课后复习等多个环节分别设计提问,鼓励学生开展推理、分析、阅读、质疑、评价、联想、创新活动,用更加多元的方式来对英语阅读文本进行解读。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思维训练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准确性。文章针对如何开展多元解读活动,培养初中生的英语阅读思辨能力进行探究,同时提出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多元解读;初中英语;阅读思辨能力;培养策略;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22-0111-04

在面对同一篇阅读素材时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感受,此时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从更加多样化的角度来探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英语教师从英语阅读教学的内容、学生思维培养的需求以及语言能力挖掘的情况出发来构建学思结合的高效课堂,使得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科学的提高。此时教师就需要加强教学设计分析活动、教学过程优化活动、课后巩固活动,需要针对这些具体的策略进行实践研究。

一、 加强教学设计分析工作,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

初中英语教师应当根据教材来开展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活动。教师可以从文本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难点与重点分析等多个方向来开展解读与设计活动。

(一)注重文本分析

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托是课本教材和教参,教师应当加强这些文本的分析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部分教师在英语阅读备课活动中所选取的阅读文章大多做到了量体裁衣,有的教师选择开展更加深入的拓展阅读活动,以期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的教师选择从剑桥国际英语教程中选取相应的阅读文本,如The youngest child is the most outgoing.阅读时长为45分钟,一共有5个片段,以总分总的形式介绍了关于婴儿的出生顺序以及性格特征的相关内容。客观的来讲这篇文本所展示的内容并非是普遍性的真理,存在着一些局限性,针对这些局限性开展质疑和思辨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分析语言风格、逻辑特征,总结文本信息,研究作者写作意图,从更多的角度开展多元化解读和多样化分析。学生才有可能形成初步的思辨意识,发展自己的思维品质。

(二)注重学生情况分析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在培养学生阅读思辨能力,利用多元解读等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课堂。初中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自我认知意识,个人的行为习惯以及思维特征更加的独特,人格处于迅速发展状态,教师在利用多元解读的方法,开展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成长的需求,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责任心、社会化、宽容性、遵循成就、独立成就等多种性格特征都和学生有密切的关系,表现出了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特征,这提现了更大的复杂性。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性格特征行为特征,准确地寻找教学定位,从而为多元解读在初中英语思辨能力培养实践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英语教师发现运用多元解读的方法来让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提高思维的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但是教师需要针对多元解读这种方法的使用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需要对课堂教学的目标进行更加及时的设置,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开展及时的分析,设置思辨能力培养目标,一般而言,教师都形成清晰的目标体系:如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堂的内容熟练地掌握形容词的使用方法,文章主旨的捕捉方法,问答和判断的技巧,运用分析、推理、想象、对比的方法来挖掘阅读文本的深层次信息,通过质疑和评价来对阅读内容进行整理,从而认识自身的性格特征,重新的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方法。

(四)寻找课堂教学主线,区分重点与难点内容

多元解读在初中生英语阅读思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教师在运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课堂教学的主线任务来进行,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要进行区分,从而确定课堂教学的主线,通过背景知识导入,让学生快速地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对相应的研究结论进行梳理,提高学生知的准确度,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解读活动。同时对阅读主题进行研究和思考,根据学生个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特点寻找相应的结论。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区分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对重难点知识的与技能的理解效率。可以运用提问、设问、推理等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分析研究,从而达到多元解读,多样学习的目的。

二、 加强教学过程和活动设计工作,丰富多元解读的实践内涵

(一)注重科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阅读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以及同学的配合,在开展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课前更应当如此,教师可以设计问候环节,让教师进行自我介绍,提出问题如What am I like?让学生根据猜测性格特征,根据教师的语言和举动来推断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让学生用更多的形容词动词来进行一般性的描述,如friendly, outgoing诸如此类。教师再去提出相应的问题来询问学生进而引出课堂阅读教学的主题——出生顺序和性格特征的关系。然后教师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关于性格特征的形容词和名词的描述来提高相应的理解水平。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性格方面的小测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动手能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索习惯和学习习惯,让学生更好地阅读文本,达到提高多元解读在初中生英语阅读思辨能力培养过程中科学运用的目标。

(二)在阅读活动中开展活动设计,提高多元解读的水平

多元解读在初中英语阅读的过程中是一种最常采用的方法。通常而言都是在实际阅读活动中来进行的。学生也会掌握更多的信息搜集方法。仍然用The youngest children is the most outgoing这篇文章为例,学生可以发现性格的另一种方法——from their birth order。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背景音乐等多种方式来支持学生的阅读活动,掌握更多陌生的英文单词,比如“birth order”。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继续寻找文章的主旨和主题内容,让学生逐渐地探讨出生顺序和性格之间的关联度。教师还会鼓励学生进行一些文本细读活动,获取具体的信息,对文本的插图以及重点语句可以进行多元解读,开展逐段逐句的分析工作,教师要指导学生梳理文本信息,对文本内容进行更加多样化的呈现,通过提问和互动来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并且开展及时的梳理和复习,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辨水平,确保多元解读活动顺利进行。学生通过初次的快读以及第2次的习读可以对重点内容有自己的感悟,但是可能仍然达不到教师的要求。学生在得到教师的引导后开展细读活动,判断一些语境是否符合文章的大意。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判断句来让学生进行思辨和探索,如People dont like finding out about their personalities.Birth order and personality aren't connected.通过这些语句判断来对文章内容进行更高层次的探讨。教师还可以及时的抽查学生,对学生的阅读实践等培养状况进行调研,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三)及时调整设计意图,体现多元解读的特征

教师应检验学生、考查学生、帮助学生,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意图和设计意图,运用多元解读的方法和手段开展探索活动。阅读是在提取重点信息;快读是在寻找文章大意和主要框架;细读是在寻找细节信息,这是一种具有高度构建性的阅读活动。教师应当对自身的设计意图进行及时的调整,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更加多样化的阅读以及更加多元的解读。由学生提出问题让教师来解答,这样可以及时的调整设计方向,紧密围绕着教学的主旨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从而体现出多元解读和多样阅读的特征。在调整设计意图优化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进行,寻找更多可以体现多元解读的角度。

三、 加强阅读后活动设计优化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巩固习惯

在文章阅读的最后环节,作者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Are your birth order and personality connected?此时英语教师要开展一定的课后阅读总结设计活动,提出总结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对这些问题进行多样化的解读,着重地理解一些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对文本的研究结果进行评价。从而达到科学评价、及时提高的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检验文本结论的正确性,从而提高自身阅读活动的准确度,以及阅读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很多英语文本没有给出具体的结论或者解释。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更加多样化的解读,用多元解读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用学生自身的联想能力和创新意识来追求阅读的主旨,这样可以对英语阅读思辨能力进行更好的培养,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及时的走出文本,将阅读的获取信息进行实践应用,结合自身的生活情况来进行提炼和升华,从而提高阅读课后活动设计的有效性。为了将多元解读的方法进行更好的运用,教师还可以用头脑风暴以及小组讨论等形式来开展巩固活动,让学生以4~6人为小组进行一些阅读讨论活动,就文本信息进行深入的交流,开展共同联想,共同创新活动,进而发展自身的阅读思辨能力。这些活动使得课后活动设计更加的深入和高效。

四、 加强教学反思的总结工作

进行及时的教学反思和总结可以提高多元解读在初中英语阅读思辨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运用效果,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巩固教学成果。在英语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时间如果充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一些教学反思和总结活动,本着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加强学生合作水平,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思辨能力的目标目的来开展相关的总结工作,相信会更有效率。

(一)以学生为核心加强教学总结工作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初中学生,同样在开展教学与反思的过程中的主要对象也是学生。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正确意识,将学生作为教学总结活动的中心点。此时教师应当认真选择阅读总结和教学反思的形式,用设置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用趣味诊断的方式来刺激学生、用头脑风暴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课堂总结和讨论活动,通过开展更多自发式讨论、参与式讨论,以及全班总结式讨论来激发学生对自身英语阅读思辨能力培养情况探索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需求来设计教学总结的环节和活动,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兴趣爱好来开展多元解读的评价活动,以及初中英语课堂阅读总结活动。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

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科的知识和技巧。在进行多元解读在初中英语阅读活动应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文本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视野拓展情况、知识与技能的基准情况、感悟整理的情况进行高效反馈,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学生在和他人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可以正确的认识自身的行为特征和学习需求,进而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价值观念。

(三)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为重点开展总结工作

在开展课堂教学总结以及英语阅读回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确立阅读教学的重点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如谨慎判断、公正评价,尊重基本史实以及事实等,在开展提问以及总结时,应做到及时有效,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准确性和深刻度,通过设计合理的问答环节、讨论环节,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分析问题,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将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高效的运用,从而为学生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总之只有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为重点开展总结工作,才更有可能提高多元解读等先进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效果,使得学生的思辨能力做到科学培养。将课堂总结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总结者和瞭望者,将会更进一步的带动学生,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思辨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