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策略

作者: 周萍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很多新颖的教学模式运用在了课堂上,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分散的、零乱的知识整体化和系统化。在对教材进行全面阅读之后,制定明确的教学方向、目标和活动,让学生能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基于此,文章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对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研究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25-0084-04

从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来看,掌握过硬的英语技能是十分必要的。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它的应用广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英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交流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利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小学英语教育的工作,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实践、思考和总结。

一、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思路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就是将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以每一个单元为基本的单位展开教学活动。从目前小学英语教材的设计中不难发现,每一个单元都设置了相应的主题,每一单元的每一小部分,都是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的英语知识的规划设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围绕单元的主题进行整体的教学规划,深入挖掘每一单元的教学主线,根据主题拟定教学目标,找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以此来为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小学英语单元教学的整体思路应是以英语教材为基础进行的,教师要通过“系统论”的方式,对小学英语教材中的相互之间有联系的部分进行充分地分析,再通过对知识的拆分、重组、整合等方式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模式。在整体的教学指导观念之下,对教学内容进行有序地规划,优化教学设计,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单元整体的教学过程中,“整体性”是其最重要的因素,但整体性中又蕴含“关联性”,其也是整体性的有效保证。所以,在小学英语教材的设计中,通常都是由一个主题来引出相应的教学内容,如“My family, My friends, colours”等单元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严格遵循“整体”理念,将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以及实际的学情充分考虑在内,之后再对单元的整体教学计划进行设计,学生在教师的整体性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进行学习,学习情况呈现一种螺旋上升的态势,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师在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基础上为学生所设置的“最佳发展区”,而教师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则是在该区域内为学生搭建的“脚手架”。同时教师的设计指向为学科素养,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单元整体目标,并以一种整合性的输出方式作为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落脚点”,以此来帮助学生在多轮的学习中形成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和深化,进而有效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单元整体教学就是依据新课标而提出的新教材观、新学生观和新教学观,这就要求广大小学英语教师要更加深入地去研究教材、研究课堂、研究学生,同时不断提高课程的执行能力。

二、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施意义

(一)进一步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背景下,通过开展英语单课教学可以解决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割裂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各个主题单元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顺序,以及单元主题下各个小节的内在关系,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挖掘其内在关联。与此同时,还有利于教师更加科学地制订英语教学计划,根据课时分配教学任务,进一步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以及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帮助小学生把握人文内涵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英语教材中有的课文排篇布局、思想内涵是以西方的思维为主要设计理念,这就在无形中使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通过研究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发现,单元教学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有着积极作用,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教材课文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进而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

三、 小学英语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调整教学顺序,提升学习效率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按照教材设计的顺序给学生讲解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一直顺应着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但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对教材内容中的英语知识安排顺序进行有效的调整,反而更适合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也更适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所以,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调整,让学生在一种全新的体验中来学习英语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My family”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一般情况下,教师会让学生从“Story time”这部分开始讲解,在一上课就让学生听一段对话,然后根据对话来学习“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grandpa, grandma”等单词。完成“Fun time”的环节,让学生通过指认来巩固英语单词的学习,最后带领学生完成“Song time”,让学生学习有关于父母的歌曲。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在一上课就给他们播放英语对话,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在刚刚开始学习英语知识的时候就产生一种排斥心理,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对话内容。所以笔者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就把“Song time”这一环节放在了课程的最前面,一上来就让学生听一首与父母有关的歌曲,并且根据歌曲进行简单的律动或跟唱,使学生在做律动、跟唱的过程中不断地放松自己,以此来减轻学生对课堂的排斥心理,同时也给学生创设了有趣的音乐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当音乐播放完了之后,笔者再根据歌曲中的歌词内容,让学生从中找到相关的英语单词并展开学习。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简单调整,给学生创设有趣的音乐情境,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进入系统的学习之前就对新课知识产生一种熟悉感,而且让学生在一种欢快轻松的氛围中来学习不同的英语知识,进而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切实提升。

(二)打造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兴趣

好奇心的产生基于学生对这个世界的全面认知和思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创造各种真实情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世界的感受,还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生动活泼的英语世界,加深他们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创设教学情境之前,教师应充分考虑整个单元中的单词、句型和语法知识,并且根据这些内容为学生创设多样的学习情境。并在情境设计中整合不同学生的实际学情来创造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情境,以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How Many?”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首先,在课程的开始,笔者就根据教学要求为学生讲述了序数词知识,让学生通过“Story time”中两个图片的对话找到相关词汇进行学习。之后,笔者对这部分内容中所要求学生掌握的序数词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对序数词“eleventh, twelfth, thirteenth, fourteenth, fifteenth, sixteenth, seventeenth, eighteenth, nineteenth”的发音、构成以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知识有了充分的掌握之后,笔者就给学生创设了一场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根据笔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抢答。如笔者说:“what is ten plus two?”此时学生就要进行抢答,并且迅速说出“twelfth”这个词语。学生在笔者创设的游戏情境中不仅有效锻炼了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反应能力也进行了有效的锻炼。一方面巩固了学生之前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内容;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意识,使学生从自己的思维意识上就明确了自己所学习的英语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进而真正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设置实践活动,提升表达能力

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来说,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仍旧有一部分教师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关注度不高,在教学中不注重对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致使学生一直在学习“哑巴英语”,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敢张口表达,以至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停滞不前。为了强化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在教学中设置一些实践表达活动,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实践活动中能够主动开口,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进行“My friends”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这部分知识主要是要让学生能听懂、会读、会说“goodbye, my friend, he’s, she’s”这些日常的交际用语,并且能够用这些语言来给别人介绍自己的朋友。所以在教学时,笔者在给学生讲解了这些英语知识之后,就将学生进行分组,一同来设计一场对话表演活动,在活动中,每一个小组可以自行设计情境,并且利用所学知识对他人进行描述。之后,笔者给学生做了示范,并告知学生这是笔者与自己的朋友丽丽逛街时偶遇小明,向小明介绍朋友丽丽的对话:

Xiao Ming: Hello, Nan Xi. Nice to meet you. Where are you going?

Nan Xi: Hello, Xiao Ming. I’m shopping with my friends. She is Li Li. She is my friend. He is Xiao Ming. He is also my friend.

Xiao Ming: Nice to meet you.

Li Li: Nice to meet you, too.

Nan Xi: We’re going shopping. Good bye.

Xiao Ming: Good bye.

在笔者完成示范之后,笔者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设计对话内容,也可以自行设计对话内容,并且在准备好之后给大家表演出来。在学生准备的过程中,笔者为了刺激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表达,就设计了两两对抗的方式,邀请两组学生共同完成对话活动,其余的学生对这两组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分数更高的小组获胜。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会更加细致地设计自己的对话内容,并运用合理的方式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布置趣味作业,巩固运用效果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完成单元作业的过程是十分无趣的,尤其在“题海战术”的影响下,有的学生对于小学英语单元作业没有做的欲望,甚至有些学生对于单元作业存在明显的抵触和排斥心理,不仅做作业的习惯和态度不好,同时所完成的单元作业的质量也不佳。为了改变这一情况,需要教师将英语单元作业的设计予以趣味化处理。

例如,在进行“I like dogs.”这一课的单元作业布置当中,为了激起学生完成单元作业的兴致和动力,笔者就将本单元的课后作业进行了趣味化处理,并且为学生布置了“Watch the animal world”的单元作业。学生在进行“Watch the animal world”的作业当中,笔者也借助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微课优势,向学生分享以及展示了一些记录和描写动物的视频,让学生在课下对笔者准备的微课视频进行观看,并且自行完成对微课视频中所包含的一些动物的词汇、句式等内容的学习和记忆,将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句子摘抄下来,在下次课堂上进行分享。学生在分享作业成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他们不仅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进行了摘抄,也相应地进行了拓展。如有的学生在介绍动物“panda”时就会说:“I like pandas.Pandas are very cute and fat. Pandas are black and white.”等等。通过给学生布置趣味性的英语作业,不仅能有效激起学生完成单元作业的兴致,还能提高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效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