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注重语言运用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
作者: 姚远琴摘 要:听说能力是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综合表现,也是重要的语言运用输出环节。要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沟通能力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交际能力。文章阐述了基于核心素养注重语言运用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即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听说教学的依据、构建高效英语听说英语课堂的前提条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听说教学的策略以及课外听说提升的策略与技巧。
关键词:核心素养;听说教学;语言运用;支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36-0114-04
一、 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沟通能力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听说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目前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对英语听说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目标达成程度有各种评价方式,中考听说口语测评是其中一种。程晓堂(2017)指出测评要尽可能较为全面地覆盖核心素养,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是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还包括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
江苏省中考英语学科考试近年来分别进行笔试和听说考试。其中,听说考试采用人机对话的测试方式,考试的内容分Part A听力部分(20分),Part B口语部分(10分)。听力部分合计20题(20分),分为听对话回答问题10题,听一段对话和两篇短文回答问题10题。口语部分分为朗读一篇短文(3分)、情景问答2题(2分)、话题简述(5分):阅读屏幕上的要点提示,用英语进行话题表述。
听说是一项综合技能,其中涵盖对英语语音、语调、语法、词汇等诸多方面知识的掌握,不仅要求学生听得懂,而且能够流利地说出来。然而,虽然教师了解听说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听说训练时,仍局限于中考听说模拟题的强化训练,对学生的听说训练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因此学生的听说口语交际能力提升不够理想。长期以来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一直存在语音教学不过关、听说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
二、 听力口语教学依据
(一)依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学习是一种认知活动,英语学习对认知具有独特要求,把握初中学生学习行为特征、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以及社会心理发展特征与个体差异,是实现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基础。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到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笔者眼中的英语教学,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让英语教学回到原点,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生长、成长和有序健康地发展,让学生在每个日子里都能感悟自我生长的内生力量、享受外部成长的阳光雨露。
(二)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育部,2022)的总目标
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
(三)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育部,2022)的三级学段目标
三、 构建高效英语听说英语课堂的前提条件
教师想要构建高效听说英语课堂,首先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理解听说的内涵;熟悉影响听说的因素以及听说的类型;熟悉听说教学的基本目标;熟悉听说教学的基本策略,并能在听说教学时有意识地运用。听说教学的基本模式如下:听力教学有三种听力模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交互模式”。听力教学三阶段:pre-listening, while-listening, post-listening。说的教学模式即“3P”模式: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
四、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听说教学的策略
(一)夯实语音基本功,打下学生坚实基础
教材中的语音项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语音教学不能仅满足掌握语音知识,更能够训练学生在朗读、会话中正确使用语音、语调的能力。可以经常组织朗读比赛,并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恰当运用连读、意群停顿等语音技巧。
例如,译林牛津英语教材中第一课时Comic Strips, Hobo与Eddie的对话,就可以Read with feelings! “Do you know who I am? Tomorrows TV superstar.”这一句在朗读或者表演时,需要表现出说话者当时的傲气、自大的语气;而下一句“You? A TV superstar? Why dont you stop daydreaming?”在朗读或者表演时,需要表现出一副不信甚至瞧不起的语气。
(二)营造宽松氛围,缓解学生焦虑心理
一方面,教师积极的话语激励和及时评价反馈,有助于学生增强信心。另一方面,教师创设真实的情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为学生搭建支架。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于1976年提出“支架式教学”。“支架”(Scaffolding),原意是指架设在建筑物外部用以帮助施工的一种设施,俗称“脚手架”。把“支架”的概念应用于教育,可以认为教师的教学应该像“支架”,帮助学习者由需要协助而逐渐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任务,进而使其由低阶的能力水准发展到高阶的能力水准。
例如,在谈论译林牛津英语7下Unit 1 My dream home这个话题的时候,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回答“What does your dream home look like?”学生有困难时,教师可以呈现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以下的短语“a home with a big yard around it”“a home with a big balcony”“a home at the foot of a hill” “a house with a big swimming pool”“a home with a home cinema”,接着可以问“Why?”或者继续启发说,“What can you do in a home like this?”给学生提供“支架”,让学生可以充分表达,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善于联想,敢于表达,逐渐让学生能力提升。
(三)优化课堂活动,促进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
1. 创设真实语境,进行听说训练
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关注以下五结合:听说结合——复述听到的故事内容;看听结合——看录像,看视频,看电影,看美剧;听画结合——寻找犯罪嫌疑人话题时,听并根据人物特征画出简笔画;故事情节画出来脑图学习;听写结合——了解速记方法,写下一些关键词;听演结合——将内容有感情地形象地表演出来。
例如,在学习译林牛津7上Unit 4 My day,介绍日常活动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听演结合,设计一个“I Play You Guess”的游戏,猜对多的小组获胜。
又如,教师在介绍节日时候可以做一个猜谜游戏(guessing game),先根据第一句猜,然后第二句,最后第三句。这里就需要听说结合。
It is the first day of a month.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like it.
On that day, people often play tricks on each other.
学生看第一句,可能会猜New Years Day,看到第二句又会猜Childrens Day,看到出现第三句时,有人会猜是才学过的Halloween,但是正确的却是April Fools Day.这就要求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动脑筋思考。
2. 创设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多听多说
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还可以设计各类竞赛类活动,促进学生听力口语的训练和提升。
竞赛类活动:比一比谁说的句子最长。
What is your hometown like?
My hometown is a small village.
My hometown is a beautiful small village with a lot of trees and flowers.
My hometown is a beautiful small village where there is no air pollution. The air is very clean and you can hear birds singing.
3. 科学选择听力材料,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对教材听力材料,教师需要依据学生情况,做好听前铺垫,激发已知内容,听前可以先预测,听中抓住要点,科学记录笔记,听后核对和拓展。对课外选用的材料,教师一定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趣味性和难易程度。一旦难度超越学生能力太多,材料再精彩也很难调动学生积极性。
4.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真实运用语境
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使用希沃授课助手,将最新消息用英语直播的方式让学生直接观看和自听,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表达main idea以及学生自己的观点。既训练了学生的听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借助视频辅助学生猜测听力内容,训练了学生用英语表达和思考的能力。
例如,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后,教师将英语news录制下来,第二天分享时候,呈现部分英文图文相关内容,辅助学生听懂和理解。
Abdulrazak Gurnah He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2021 by THE SWEDISH ACADEMY. “for his uncompromising and compassionate penetrationof the effects of colonialism and the fate of the refugeein the gulf between cultures and continents.”
(四)设计深度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 设计参考性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活动
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展示性问题是提问者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通常只需要表层理解便可作答;参考性问题是指提问者并不知道答案,目的是力求扩展信息,要求被问者积极地开展创造性思维(Richards & Lockhart,2000)。
例如,译林牛津英语9上Unit 7 Films Welcome to the unit, Hobo与Eddie谈论“daydreaming”的话题,教师可以提问:“What do you want to say after reading the dialogue?”学生可以有以下各种回答:
S1: I want to tell Eddie to stop daydreaming.
S2: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S3: Doing is better than saying.
S4: We must try our best if we want to succeed.
S5: Stop daydreaming and take actions right now.
S6: Nothing is too difficult if we put our heart into it.
S7: Dreams are of great value unless theyre followed by action.
2. 设计参与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观看英语视频,习得如何制作南瓜灯。然后自己动手创作作品,可以是橘子灯,可以是一道菜,也可以是工艺品等,再将创作过程录制成英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