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分析

作者: 林韫青

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分析0

作者简介:林韫青(1981~),女,汉族,广东梅州人,广东省中山市东凤中学,初中英语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法。

摘 要:英语是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对提高初中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当前,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法被广泛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领域,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此,文章以加强初中生高阶思维培养为目标,结合实际对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加以探讨,以期为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初中英语教学;高阶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39-0119-04

当前,英语教学理念与方法不断革新,使得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持续转型升级。在实践中,从思维层面着手优化教学方法成为常态。为提高初中生英语学习水平,不仅需要激发其学习热情,还应全面提升初中生的认知层次。故初中英语教学应该重视高阶思维培养,并且不断在实践中落实先进教学方法。因此,深入研究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阶思维培养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阶思维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较高的认知水平层次上发生的心智活动、认知能力被称为高阶思维,这种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结合实践可知,高阶思维包括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问题求解思维以及决策思维也同样属于高阶思维的范畴。这种高层次思维模式共拥有六个层次,即环境层、行为层、能力层、价值观层、身份层、愿景层。在学科教学中,高阶思维培养已经成为重点,其教学表现集中于分析、综合、评价与创造。

(一)必要性

当前,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实践中高度重视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判断能力培养,强调提高人才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事实上,提升学生的高阶能力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必然要求,而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对其进行有效培养势在必行。从现实角度来看,加强高阶思维培养,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是保证学生素质提升、持续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高阶思维培养确保学生能从基础能力学习到自主创造的必要条件,是保证学生具有逻辑思维、创新能力与较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二)重要性

从现实角度来看,高阶思维培养极具现实意义,不仅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持续学习能力的必然举措。事实上,有效开展高阶思维培养,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层次,能从思想层面做出正确引导,通过转变思维影响行为,促进学生成长。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够为增强其知识体系构建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创新能力提供保障,可为全面夯实学科知识基础和实现学以致用奠定基础。而且,做好学生高阶思维培养,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持续学习和自主探究需求,更能为提高教学灵活性、师生互动实效性提供辅助,在增强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大有裨益。

二、项目式学习促进高阶思维培养的内在机制

结合实践不难发现,运用高阶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基于知识和过往实践经验,以批判性、反思性、逻辑性、创造性方式思考,最终找到适宜解决策略的过程。在实践中,运用高阶思维解决问题,可帮助学生以更具客观性、辩证性和逻辑性的眼光看待问题,处理过程的逻辑性也更为严谨。项目式学习具有以人为本的特质,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通力配合。通常来说,运用项目式学习方法解决问题时,学生是否通过既定方法解决问题,并不受关注,人们关注重点反而集中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是否得到挖掘、展现和提升。实际应用环节,项目式学习必须保证话题选择的科学性,而后在开展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保证学习计划制订的周密性、计划实施的可行性以及成果形成、交流评价可靠性。对教师而言,项目式学习方法的应用,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自主性,项目主题与真实问题的一致性,直接反映学科核心知识,将会为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学以致用奠定基础。

当前,依托于项目式学习促进高级思维培养的案例不断增多,尤其是在理工类课程教研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事实上,项目式学习的应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让学生在关注成果的基础上享受并重视学习过程,从而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地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使核心素养以及综合素质都得以提升。实际作业环节,项目式学习对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促进,主要表现在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元认知能力提高上。通常来说,基于项目式学习提高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内在机制如下:

首先,基于项目式学习可实现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实践中,需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思考,应通过确定选题、制定方案和全面收集信息,实现实践问题的全面分析、推理和论证批判,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批判性思维能力锻炼,逐步培养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

其次,基于项目式学习可实现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实践中,可在项目式学习方法的指导下,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逐步完成问题理解、表征分析,然后依托于新知识习得以及已有知识的迁移应用,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辅助,结合新旧知识以及个人选定适宜的解决策略保证问题迎刃而解,进而完成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最后,基于项目式学习可实现元认知能力培养;实践中,可展现项目作品驱动性,使学生明确自身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然后依托于认知差距实现个性化学习计划制订、学习策略改进以及学习方案修正,以便在开展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我认知实现知识加工,完成自我调节监控;这一过程中,还需要运用多元化评价方法以便保证学习效果,切实提升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有效培养高阶思维。

三、高阶思维培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项目式学习要点

项目式学习是初中英语教学阶段常用的教学方法,在知识传授、思维训练与能力提升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英语教学阶段,基于项目式学习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十分可行也较为普遍。实践中,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基于项目式学习,实现高阶思维视域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事实上,项目式学习的运用,必须以真实教学情境创建和运用为基础,而其高阶思维培养效用的发挥则需要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来实现。

(一)创造真实教学情境

正如前文所言,构建情境是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基础要求,也是以项目式学习促进高阶思维培养的前提条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就必须着眼于实际,为学生创设与生活相关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从而让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变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探究活动,以解决问题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更深入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事实上,在利用项目式学习促进高阶思维培养时,教学情境需要发挥驱动力,它应该成为吸引、支撑学生实现项目学习的力量源泉;也必须成为驱动项目研发,保证项目推进的根本力量。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必须保证学习项目的驱动任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关、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以便让学生一直保持学习热情和兴趣。在这一环节,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有效问题,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学习新知识”引到“解决新问题”上,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参与学习项目。从高阶思维训练的角度来看,创设情境以及利用有效提问驱动项目研发,可帮助学生充分调动、整合与运用已学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明确认知差距实现自我调节监控,可对问题解决能力以元认知能力进行有效培养,进而提高初中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二)发挥团队协作价值

与普通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学习更注重“以学生为本”,这种生本位的特质也是此类教学模式的核心。所以,运用项目式学习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时,必须凸显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也必须保证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配合,以合作学习、协同作业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深度学习和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目标。实践中,以项目式学习促进高阶思维发展,必须强调团队协作,积极展现团队合力、构建学习共同体,进而让学生基于明确分工与默契合作实现综合能力提升。

通常来说,项目式学习实施过程中,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必须扮演角色,在推进项目的过程中完成与自身角色相对应的任务,承担相应的职责。在这一过程中,团队中需要设有“小组长”,发挥统筹全局作用,保证项目自主研究和项目推进方向的正确性;还应该设有“设计师”,主要负责承担项目设计重任,做好成员思路梳理、看法汇总以及信息采集;也应该设有“工程师”,为项目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和质控保障。初中英语环节,项目式学习的应用必须保证团队分工的明确性,在各个学生各司其职的过程中将会对他们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可有效锻炼其高阶思维。

(三)优化教学流程设计

事实上,利用项目式学习培养初中生高阶思维的最根本路径就是教学流程。该阶段,教师必须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实现课上教学流程重构,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目的性和针对性,以便为培养高阶思维提供更大帮助。为明确设计要点,笔者以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教材“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这一单元为例进行简述。

1. 课程导入与任务提出

导入阶段,需进行情境创设。此时,教师必须以教学重难点、三维教学目标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打造生活化情境,以便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先以“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制作“chant”作为导入前的暖场歌曲,然后带领学生以“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和“My favorite color is...”开展接龙游戏,帮助学生熟悉句式。通过播放学科内容介绍的相关图片视频,以及各学科内容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方面的视频,实现情境创设。比如,播放各学科课本封面或代表性图片,带领学生完成科目的中英文表述连线;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游戏,帮助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唤醒已有知识储备为学生能够用英语讨论学科特点做好准备;强化学科单词拼读,提出问题: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再提出任务:统计同学们的学科偏好,填写表格(如表1)。

2. 知识学习与任务探究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重难点,然后引导他们基于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从而在相互配合与帮助之下,基于项目式学习实现高阶思维培养。实践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提出问题“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Why do you like studying science?”和“What is the role of learning science?”,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分享交流实现探讨,进而掌握表达技巧,可以通过英语口语表述回答上述问题。

实际教学环节,教师需要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而且能够以最喜欢的学科为话题,实现有效问答、与他人交换信息并准确地使用英语陈述个人意见。为完成表格填写任务,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组织学生以“采访者+受访者”的组合形式两两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的根本任务是掌握学科特点、形容词,运用已掌握知识形容自己对各学科的感受,并且通过他人的形容精准地猜出学科名称。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强调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口语表述机会,不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当然,教师需要充分放权,让学生自主设计本组项目式学习方案,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展示成果。

3. 交流评价与拓展迁移

在各小组完成表格填写任务以后,教师可组织各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总结和汇报,向大家讲述本小组的设计方案、实施过程以及最终结果。交流与讨论应该按照组内、组际的顺序开展。全员展示完毕就可进入评价与展示阶段,此时主要需进行任务结果的多元评价,并组织全班同学都参与讨论,以便帮助学生解决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的共性和个性化问题,并学会反思与自省。而后,教师还应结合实际做好知识迁移任务布置。比如,给出著名运动员、作家、科学家的照片,要求学生从他们的视角出发谈论他们最喜欢的科目,并讲述他们在自己最喜欢的科目上取得的成绩。在这一环节,教师也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分别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视角,对以上人物最喜欢的科目进行讲述,从而在实现基础句型以及单词巩固拓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口语表述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