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郑丽梅

摘 要: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地构建高效课堂,其是对教师的一种肯定,也是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但是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想要构建高效课堂就需要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采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文章从定义、价值、依据、原则、策略五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新课标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构建方法;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40-0105-05

物理隶属于理科,具有抽象难懂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掌握。而在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在教书的过程中进行育人,成为教学目标之一。高效课堂的构建可达到这一目的,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需要树立构建高效课堂的意识,根据物理教学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科学可行的方法。而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多数教师并未掌握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方法,所以文章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教师带来启发,实现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为学生学有所获奠定良好基础。

一、 高效课堂的定义

高效课堂是新课改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与以往的教学方式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可以增强师生互动,可以确保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通常情况下,高效课堂的表现包括但不限于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获取相应知识;可以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但是想要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设计,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二、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价值

通过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可以使学生在短暂的45分钟内掌握物理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可以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同时,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发现物理学习的魅力及乐趣,从而对其产生较大兴趣;可以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其全方位发展。其价值具体表现为:

第一,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良好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在探究思考的同时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较强的学习能力。

第二,可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并在参与教学活动、与他人进行互动的同时,发现学习的乐趣、魅力,从而对物理学习产生较大兴趣。

第三,可以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及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而且,使学生可以感受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

三、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设计依据

(一)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理念

新课标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这真正确立了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主动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心里,了解学生的需要,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设计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进行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设计时,教师需要遵循如下几个教学理念:

1.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每个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而教育可以使学生学习知识、有所长进,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所以在构建高效课堂时,教师需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采用适合手段予以学生引导,在确保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同时使其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

2.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做到灵活运用,使其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所以在设计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时,教师需要将知识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有机融合,在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距离的同时,使其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始终充满兴趣、热情。同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机会,从而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3.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学科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且国家今后的发展依托于现在的人才,所以,教师在进行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时,需要考虑到学科之间的联系,通过巧妙渗透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同时,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4.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法多样化

物理是一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科目。而且在时代的发展下,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顺势而生,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巧妙创新,在为学生提供探究机会的同时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形象性,使学生能够感知物理学习的魅力,并在探究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

5. 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所以在构建高效课堂时,教师需重视评价改革,通过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相结合构建各自完善的评价体系,在推动物理改革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二)以往教学与高效课堂的特点比较

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将知识教授当作重点会特别强调知识的积累,且为了学生能够快速理解知识,教师会进行详细讲解。

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完成知识技能的教授,还需要采用适合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需要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有效培养。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教师通常会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式,在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的同时,增加教学活动的多样性、趣味性,确保学生可以始终对教学活动充满热情。

四、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设计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如果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那么其便可以快速理解知识及掌握知识,便可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核心素养。所以在进行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设计时,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比如,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使其在动手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要让学生深入实际生活对知识进行探究,使其真正做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

高效课堂的构建依托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而通过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因此,教师在设计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时,需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场景进行情境创设,从而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究、思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整体建构的原则

整体建构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为课堂内容的建构,二为结构的建构。

课堂内容的建构,简单来说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授知识点、技能时,教师需要考虑到知识点与技能之间的联系,不能将其分割开来。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将知识点及技能嵌入整体知识的适当部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明确知识在整体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占据着怎样的地位,从而为其主动学习、明白的学习提供保障。

结构建构简单来说就是教师需要对课堂的45分钟进行巧妙运用,通过各环节的有效设计,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四)及时反馈补偿的原则

在设计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时,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反馈,并基于此设计一些补偿措施,做到及时处理问题,顺利开展教学。

五、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可以使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及质量,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起来,借助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教学“变阻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了解其与学生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并基于此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同时,构建高效课堂。就这部分知识而言,教师可以将电脑的按钮当作入手点,在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具体而言,教师可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直观呈现电脑设备,并说出如下话语:“我们利用某一个按钮进行调节时,电脑屏幕画面便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变明、变暗,而且喇叭的声音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这是为什么呢?”由于这一问题和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有关,且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所以可以快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使其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又如,在教学“摩擦力”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引入一个小游戏,在充分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筷子和乒乓球,课堂伊始,教师可以将这些工具以小组的方式分发下去,要求学生尝试用筷子夹出乒乓球,看看哪个小组的学生夹出的乒乓球的数量最多。而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参与到了这个游戏活动中,但是都没有将乒乓球夹出。这时,有学生会说出这样的话:“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一话语进行提问,并顺势引进摩擦力的相关内容。如此一来,学生的求知欲便可以充分调动起来,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由此可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可以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在探究思考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从而完成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开展生活化教学,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生活与各科目的教学有着密切联系,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抓住这一联系开展教学活动,在充分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的同时构建高效课堂。也就是说,教师应当开展生活化教学。

例如,在教学“蒸发”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将生活化教学法利用起来。因为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直接引入相关内容,可以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学习,使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形象直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及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及质量。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与蒸发有关的案例引入,如:抽血化验时,医生会在抽血处涂抹一些酒精,而在酒精挥发时,胳膊会产生凉凉的感觉。而这是因为酒精在挥发的过程中吸收了一些热量,所以胳膊会产生冰凉的感觉。在说完这一案例后,学生会对蒸发产生初步了解。随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基于此回想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与蒸发有关的案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进行深入思考,从而说出“洗完澡后身上的水珠蒸发时也会有这样的感觉”等答案。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真正发现生活与知识的联系,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所以,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落到实处。

由此可见,通过开展生活化教学,可以增加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合理性、真实性,可以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快速理解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意识,为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保障,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三)优化实验教学模式,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半边天,其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作用。而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以往的实验教学模式无法将其效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所以,在基于高效课堂构建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适合手段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优化。

例如,在教学“光的反射”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使学生基于生活中常见的光的反射的案例进行探究,从而基于此获得反射原理的猜想。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猜想,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使其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总结。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进行不断探究、思考,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