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概念的思维教学设计与评价

作者: 李同波

基于大概念的思维教学设计与评价0

摘 要:2017版新课标提出大概念教学理念,概念之间的关联和能力迁移离不开思维,控制变量是化学大概念。基于大概念教学理念,提出了大概念思维教学设计的原则,整合教学内容和资源,以控制变量大概念的思维实验教学为例进行实践教学设计,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化,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大概念;思维教学;控制变量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43-0132-04

一、 问题的提出

(一)大概念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知识的急剧膨胀,教学的目标不再是使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强调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即所谓授之以渔。大概念教学能把碎片化的知识和能力系统化和结构化,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大概念教学是时代发展对教学的需要。

(二)大概念教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新课程提出,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大概念的开放性和复杂性,需要学生具有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也需要高阶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参与,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三)大概念教学是教学模式变革的需要

大概念教学具有专家思维的典型特征,需转变教学目标,创设真实情境,设置问题驱动,培养学生具有专家思维模式,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所以大概念教学是一种具有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功能的简单、可操作的教学模式。

二、 以“控制变量的原理型实验教学”大概念教学设计为例

《广东高考年报(2021)》中提到:2021年广东省高考化学第17(4)题以“控制变量”思想为主要考点,难度较大,考生在运用“控制变量”思想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并使用文字表达观点能力仍显不足。

原理型实验的变量涉及温度、浓度、pH、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和多重竞争反应因素的影响两种类型,在大概念整体教学中设置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第二课时为“多重竞争反应因素的探究”。以“控制变量”为核心观念,思维流程均为:找出影响反应可能的因素,以一个因素为研究对象确定为变量,控制其他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方案,控制变量条件下的溶液的配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两个课时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等方面均形成一个整体。以第一课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一)驱动问题模型

问题1: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表征反应速率的现象是_______。

问题2:变量是_______,需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

问题3:如何控制变量?(溶液的配制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三、 教学反思

第一,控制变量思想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学生必备的关键能力,教学的关键问题是使学生掌握控制变量的思维方法。

第二,能力的结构化是能力提升的关键。教学后学生能独立迁移解决控制变量问题,但在真实情境中,有多重因素影响特别是因素之间相关联的变量控制是时有困难,需要学生循序渐进,将能力结构化。

第三,教学设计从2022年广州一测旧题重现,到2022年广东高考,以习题带动、问题驱动,彰显控制变量在化学问题解决中的功能和价值,形成完整的内容和思维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2019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董俊.基于“控制变量”策略的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J].化学教学,2022(4):67-78.

[4]孙默.基于控制变量思想的化学实验探究试题的命制[J].新课程教学,2021(11):24-27.

[5]唐苏.控制变量法在数字化实验中的应用[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21(4):4-6.

[6]喻俊,叶佩佩.关注大概率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气体摩尔体积为例[J].化学教育,2020,41(9):41-45.

基金项目:文章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0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思维教学范式研究”,课题编号:202012678。

作者简介:李同波(1973~),男,汉族,广东广州人,广州市南武中学,研究方向:思维教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