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教育中利用图画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

作者: 黄艳芳

摘 要:图画书是帮助幼儿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积累经验的重要媒介,幼儿是阅读图画书的主体,在选择图画书的时候,教师要尊重幼儿的阅读需要、阅读兴趣,认真倾听幼儿内心的声音,鼓励幼儿提出不同的观点、看法、感受,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同时,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利用图画书渗透德育,通过让幼儿阅读品德品格类、人际交往类、习惯养成类图画书,提升幼儿的道德修养、人际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促使幼儿的综合化发展和成长。文章主要是对在幼儿教育中利用图画书渗透德育策略展开深度的解析,希望对促使幼儿德育创新提供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图画书;德育;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44-0006-05

图画书是幼儿最早接触的读物,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审美能力提升、认知意识增强有着较大的帮助。因此,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图画书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通过让幼儿阅读图画书,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认知能力、人文素养,为之后参与社会生活积累更多的经验、常识、技巧。教师要利用图画书渗透德育,让幼儿通过听故事、读故事,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幼儿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能够明白很多的道理,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教师要带领幼儿共同来分析图画书故事中的对与错、是与非,提升幼儿的事物辨析能力,展示出图画书的德育价值和意义,促使幼儿身心的全面成长。

一、 幼儿图画书的特征

(一)故事与图画巧妙结合

幼儿图画书主要是由文字与图画来展示图画书的叙事功能,通过故事与图画的巧妙结合,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情景,弥补了文字叙述缺乏画面感、图画展示内容不全面的缺陷,帮助幼儿全面、深刻理解图画故事内容,深入挖掘图画书中隐藏的信息与细节,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如,在《上床睡觉》图画书中,主要是讲述小动物挤吊床的趣味小故事,由于小动物们轮流睡觉,最后把吊床压断了,并且小动物们都受伤住院了。在图画书中涉及的信息、画面非常丰富,能够把动物们的动作、神态、表情展示出来,这些都能够让幼儿更加陶醉、着迷,有利于培育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意境和诗性语言的完美融合

在幼儿图画书中,很多故事书是散文、诗歌类型的,能够实现意境和诗性语言的完美融合,让幼儿的图画书阅读过程更加美妙、充满童趣,激发幼儿的阅读自主性。同时,很多幼儿图画书的表达形式较为特殊,词汇较为丰富,文字具备非常强的感染力,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如,在《下雨的味道》图画书中,讲述小动物在下雨的时候闻到了雨的味道,有的小动物认为雨的味道像海边的咸风,还有的小动物认为雨的味道像嫩草、热气息。最后雨真的到来了之后,小动物们都非常兴奋、快乐地洗澡。在这本图画书中,能够达到一种“语言从画面中溢出”的效果,从而抚慰幼儿的心灵,带给幼儿美好的感受。

二、 在幼儿教育中使用图画书的意义、必要性

(一)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语言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使用图画书,能够让幼儿有想要开口阅读、说话的欲望,幼儿在续编故事、复述故事、跟读故事、默读故事过程中,训练自身的想象能力、语言能力。人类正是因为有想象力才会一直进步,幼儿正处于乐于想象的成长阶段,教师需要把图画书作为教学载体,开发幼儿的想象力、探索力,促使幼儿更好、全面成长。幼儿在拿到一本图画书之后,在正式开始阅读之前,教师会让幼儿去看图画书中的封面、扉页,以此来猜一猜图画书要讲述哪种类型的故事,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想象,每观看、阅读一页,让幼儿想象后面会发生什么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图画书的好奇心。如,在《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图画书中,在阅读期间教师要提出问题:“乌鲁大灰狼在遇到森林中的小猪之后,他会做些什么呢?”有的幼儿认为大灰狼会把小猪吃掉,还有的幼儿认为大灰狼会和小猪做朋友。但是通过接下来的阅读能够发现,大灰狼是去找好朋友贝罗、哇呜。这时候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大灰狼在看到贝罗与哇呜手中的食物时,它会是什么心情?”在之后的阅读中,幼儿了解到大灰狼本来想跟朋友炫耀看到的小猪,但是好朋友分享给他白薯饼与蘑菇,并且让乌鲁带回家,等乌鲁想到小猪的时候,小猪已经到家了。幼儿在阅读图画书的时候,通过遮挡图画书故事的情节、人物,能够促使幼儿大胆想象和发言,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

(二)培育幼儿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幼儿正处于早期阅读阶段中,在此阶段中,并不是要让幼儿掌握很多知识、经验,而是要注重习惯养成,通过让幼儿阅读图画书,能够培育幼儿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教师在介绍图画书内容的时候,需要展示图画书中的创作意图、思想内涵、艺术风格等,结合幼儿心理特征、认知特征来设计图画书阅读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感觉、听觉、知觉,让幼儿聚精会神、认真看图画,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阅读习惯、学习习惯。同时,结合幼儿的辅助讲述,能够让幼儿拥有探索图画书故事的欲望,在高度集中阅读的情况下,拥有用于做、乐于讲、愿意听的行动力,更为积极参与图画书阅读活动中。在图画书阅读活动中,教师会在课堂中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去互动、讨论,幼儿会去模仿图画书人物的动作,描绘一些图画书中的主人公,锻炼幼儿的模仿能力、实践能力。如,在阅读《大团团和小圆圆》图画书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有关大熊猫的动画、视频,让幼儿了解大熊猫的实际生活习性,并且为幼儿展示熊猫拼图,让幼儿张贴大熊猫手中的竹叶、手臂、眼睛。之后,教师用玩具车、手偶来讲述《大团团和小圆圆》的故事,并且组织幼儿跳《圆圆胖胖有黑有白》舞蹈,鼓励幼儿大胆、有逻辑地表述故事,积极发表自身的想法、观点,激发幼儿表达欲望,促使幼儿间的合作、互动,提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三、 在幼儿教育中利用图画书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利用图画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幼儿正处于培育习惯、树立价值观的初级阶段,教师、家长要加以正确的教导,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可以利用图画书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幼儿对我国优良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幼儿的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

1. 科学选择图画书内容,潜移默化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在我国原创图画书中涉及的内容、形式比较多,如,神话传说类、民俗智慧类、地域自然类、传统民俗类、传统艺术类等,在这些原创图画书中都涉及了较多的传统文化知识,需要幼儿去鉴赏和学习。在选择原创图画书内容的时候,教师要本着易于理解原则,选择不同类型的图画书内容,引导幼儿多角度剖析图画书内容,从中来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对传统文化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在利用图画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期间,教师要通过提问的形式,激发幼儿阅读图画书的自主性、兴趣,幼儿在悬念的引导下,能够有目的地阅读故事内容。如,在《我是花木兰》原创图画书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在封面上,一个是铅笔画小女孩,另一个是剪纸战士,这两个人物分别是谁呢?”鼓励幼儿带着问题去阅读故事、了解人物。幼儿通过阅读能够了解到,《我是花木兰》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通过梦境穿越,在梦境中了解到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通过阅读故事,能够激发幼儿对花木兰的喜爱与敬佩,从而培养幼儿的民族情怀、爱国情怀。

2. 展示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幼儿审美情趣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要想利用图画书渗透德育,教师需要带领幼儿用心挖掘图画书蕴含的情感、精神,让幼儿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传统文化类型的图画书,在展示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增强幼儿的审美情趣。图画书是为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提供的“精神食粮”,不同风格图画书在幼儿成长期间扮演着相应的角色,让幼儿从中体会乐趣,发展幼儿的能力、素养。在利用图画书讲解传统文化知识期间,教师要在图画书中展示出中国传统色彩,如,在《中国记忆 传统节日》图画书中,对腊八节、重阳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打春、元宵节、春节等展开了细致的描述,能够为幼儿营造自然、温馨的节日氛围,用最朴实的语言来渗透传统节日习俗,让幼儿在趣味阅读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文化的感染、熏陶,增强幼儿的审美情趣。同时,在展示传统文化图画书期间,教师要借助于鲜明的色彩、精致的绘画,让幼儿对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有更多的了解,提升幼儿的事物辨析能力、审美能力,展示出图画书的德育功能和价值。

(二)通过图画书阅读指导,提升幼儿审美能力

图画书具备图文交织的特征,幼儿在阅读图画书活动中,能够提高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幼儿从中来获得深刻的感知和体验。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幼儿阅读图画书的指导,让幼儿感知图画书中的意境美、语言美、色彩美、画面美、形象美等,提升幼儿的综合审美能力。

1. 让幼儿感知形象美

幼儿图画书与幼儿文学作品相同,会采用拟人、比喻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但是在图画书之中,在人物塑造层面具备较强的绘画艺术,相较于纯文字类的文学作品,图画书中的人物形象更为可感、直观,能带给幼儿无限的想象。因此,在幼儿图画书阅读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感知图画书中的形象美,用心去体会和感悟,从中来获得非凡、独特的体验。如,在《小熊睡觉了》《一片披萨一块钱》《小熊奇兵》图画书中,这三本图画书都能够展示出熊的基本特征,但是也融合了创作者的匠心与创新。在图画书中动物能够像人一样活动、说话、思考,幼儿能够在图画书阅读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受到美好品质的熏陶,如自信、勇敢、诚实、宽容、无私、乐观等优良品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

2. 让幼儿感知画面美

在幼儿图画书阅读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感知图画书中的画面美,以此来渗透德育理念,促使幼儿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幼儿图画书会把画面作为重要的载体,向幼儿传递信息,一些经典图画书能够传递出一种美感。如在《黎明》这本图画书中,有两幅画的设计非常巧妙,除了这两幅画,其他的画都是灰蒙蒙的、单一的,但是这两幅画产生了戏剧化变化,让蓝色、黄色、绿色布满画面,强烈的画面变化能够带给幼儿启示:太阳要出来了。瞬间让幼儿的心情愉悦,从中来受到画面的熏陶、美好事物的感染。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展示图画书的同时,鼓励幼儿去模仿绘画、书写,让幼儿融入自己新颖的想法、观点,让自己创作的内容更具备美感,无形之中既能够让幼儿了解画面美,又能够提升幼儿的审美素养。

3. 感知语言美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利用图画书渗透德育,引领幼儿用心感知图画书中的语言美。图画书具备图文交织的特征,能够训练幼儿知觉审美能力,通过语言的形式,能够让幼儿明白深刻的道理,教师需要借助于图画书让幼儿用心体会语言美。如在《爱是一捧浓浓的蜂蜜》图画书中有以下一段文字:爱是与好朋友相聚一起,探险、游玩、分享快乐。爱的感觉像轻盈的蝴蝶,也像浓浓的蜂蜜,连花儿也能把爱心绽放……通过为幼儿展示优美的语言文字,能够为幼儿创设一个真实的世界,幼儿在语言世界中翱翔,用心感知语言美,以及中华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能力与感悟能力,展示出图画书的德育价值。

(三)借助于图画书阅读渗透生命教育

在幼儿德育中,教师要利用图画书渗透生命教育,让幼儿了解生命的历程,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保护生命、珍爱生命,增强幼儿的生命意识。

1. 借助于图画书让幼儿初步感知生命

幼儿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自身的理解与认知能力欠缺,对生命缺乏清晰、正确的认知。因此,教师要借助于图画书让幼儿初步感知生命。幼儿的形象思维、具体化思维比较强,通过图画书的形式能够帮助幼儿了解世界。在图画书中涉及了有趣的画面、科学的构图设计,能够为幼儿打造形象化的符号世界,幼儿从中来获取生命教育信息。如在《菲菲出生了》图画书中,讲解了种子知识,以及孕育宝宝的过程,其中写真式的绘画风格、鲜艳的颜色,能够给予幼儿良好的阅读体验,让幼儿初步感知生命,形成珍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