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北京中考试题变化,把握英语学科命题趋势
作者: 甄丽摘要:文章首先基于北京的地域及教育特色分析了北京中考的命题背景,然后分析了北京近三年中考英语的命题特点并推断命题意图,最后分析了北京近三年中考英语试题趋势变化并给出了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北京中考;英语学科;高阶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45-0109-04
一、 从北京特色分析命题背景
(一)命题的大背景
近三年的北京中考英语试题,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20年中考是居家学习后的首次中考,2021年中考是首次两考合一,2022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落地后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首考之年。北京中考英语试卷强调基础,避免繁、偏、难题,旨在引导教学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为下一阶段的英语学习夯实基础。通过考试促进教学改革,达到减量、提质、增效的目的。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利用教材中学生熟悉的情境,设置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情境,设计贴近教学实际的问题,促进教师用好教材、教学回归教材,引导学生学好教材,利用教材中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解决试卷中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落实以学定考的要求。
(二)英语教研特色
作为首善之区和文化之都的北京,教育是北京的金名片和命根子。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支撑,北京一直在着力打造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海淀区的中学为例,青年教师大都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很多示范学校引进博士研究生在中学任教。北京市的英语学科教研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整合性、前瞻性。英语学科的教研分为教材教法分析、特色经验分享、备考建议、科研能力提升等模块。每个模块中的不同内容,均由不同的学校团队承担,真正实现了智慧众筹和资源共享。每个学校在准备教研资料的过程中,均有教研员的深入指导。各区的统考命题,也是质量极高。命题组由区内几十位骨干教师组成,每几位教师形成一个专题小组,负责某道大题的命题。命题组成员会从国外网站上精选试题材料,提交给小组成员共同商议。接下来,小组成员会对选定的材料进行改编和命题。一套题目从选材到定稿,一般会历经2个月左右,精益求精,严把质量关。
(三)学生生源特点
现在北京很多考生是“考二代”,相当多的孩子的父母就是曾经的天之骄子。高知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教育,尤其重视对孩子外语能力的培养。很多孩子从小上双语幼儿园、跟外教学英语。不少孩子升入初中前就考过KET和PET,考过FCE的孩子也并非凤毛麟角。北京的孩子普遍见多识广、综合素质和能力较强。优质的生源期待更高的教学质量,平时英语教学的深度和灵活度较高,作业设计也有很强的灵活性。优质的生源对中考试题的开放性、情境性、挑战性以及区分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题既要回归基础、回归课本,又要把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考出来。
二、 从试题特点推测命题意图
(一)特点1单选全面考察基础知识,把学生的自信考出来
单选考查学生在熟悉的语境中运用基础语法知识表达意义的能力,重视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全面考察。12道题涉及的考点均为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应知必会的内容,如代词、介词、特殊疑问句、连词、形容词、动词、时态和语态。题干语言生动鲜活,语境自然真实,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题目将社会热点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彰显时代特色。2020年第3题“Wash your hands”、2021年第2题的“Space Day”和第7题的“national heroes”、2022年第5题“Liu Yang(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和第11题“the tea leaves are picked by hand”等都是当年的社会热点。
(二)特点2完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出来,把课堂表现考出来
完形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学生的考试和答题过程,也是一次精神洗礼的过程。2020年完形通过讲述一个高中女孩暑期在餐馆打工的经历,教育学生要大方自信和坚持付出,蕴含了敬业和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1年完形通过讲述一个7岁小学生为摄影比赛而反复取景的故事,引导学生发现家庭的朴素之美,蕴含了敬业和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2年完形通过讲述兄弟俩与鹅相互取暖共渡难关的故事,蕴含了敬业和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形从语篇层次上考察词汇知识在语境中的运用,注重动词、名词、形容词的考察。study, weigh等熟词生义的考察是难点,考查学生对语篇整体理解、分析判断、全面把握的能力。
(三)特点3阅读注重对发展潜能的考察,把实践能力和阅读能力考出来
阅读的选材体现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原则,对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考察蕴含在试题中。2020年B篇讲述了温馨的友谊故事,C篇介绍家庭菜谱的价值,D篇分析科技进步给医疗领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阅表讲述了女孩为拯救海洋白色污染而发明的故事。2021年A篇和C篇提到了社区服务,D篇阐释人与自然紧密联系,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阅表介绍了无屏幕日的起源和益处。2022年A篇是榜样力量,C篇是环保主题,D篇探讨生活的意义,阅表的话题是云健身。阅读考察了利用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和理解生词含义,长难句及句子间逻辑关系分析等微技能。阅读更注重考察主旨概括、人物性格分析、情节推理等高阶思维能力。
(四)特点4作文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出来,培养文化自信
作文一的情景是让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体现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彰显北京特色。2021年作文一是为学校公众号留言,推荐一个你眼中的北京文化标志,并对其做简要介绍和说明推荐理由。该题目将文化自信和语言能力考察相结合,以媒体形式为载体,传播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022年作文一是给英国笔友Chris写一封回信,介绍中国人的待人接物和餐桌礼仪等基本社交礼仪。该题目要求学生在行文中既能表达出自己的家国情怀,还要提醒外国友人了解、理解、尊重中国礼仪。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其身份认同感、培养其社会担当。
三、 从试题变化预测教学趋势
(一)变化1阅表最后一道题的设问增加开放性
2020年阅表38. What made Du succeed in building her ROV?
2021年阅表38.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idea of screen-free days? Why do you think so?
2022年阅表38. Would you like to follow online videos to work out? Why or why not?
【解读变化】以上三道题均为阅读与表达的最后一道题。自2021年起,此道题对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要求呈现提高的趋势。2020年考查学生学习理解能力中的A3提取概括能力,而2021和2022年考查学生迁移创新能力中的C3批判评价能力。从A3到C3,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高了6级。
【引导教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中考真题及模拟题进行改编,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意义进行深入的挖掘。教师在不同的话题下,应让学生积累相应的句式及词汇。
(二)变化2阅读B篇最后一道题更注重思维品质的考察
2020年26. On the way back to school, Emma felt happy because .
A. the volunteers warmly welcomed her
B. the teacher praised her for her bravery
C. she found a place to care for animals and made a friend
D. she went back to the farm and learned a lot about animals
2021年26. Shelley changed a lot because she realized that .
A. her teachers loved her
B. her classmates were kind
C. the writer understood her
D. she had to study even harder
2022年26. From his experience, Steve learned about.
A. the value of teamwork
B. the effect of shows
C. the importance of hobbies
D. the power of music
【解读变化】以上三道题都是阅读B篇的最后一道题。自2022年起,此题对英语学科能力的考察呈现提高的趋势。2020年考察学生理解能力中的A3提取概括能力,2021年考察应用实践能力中的B2分析论证能力,2022年考察迁移创新能力中的C1推理判断能力。
【引导教学】在故事类的文本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利用two stars and one wish方法分析人物性格,利用故事曲线图梳理并推断情节发展,利用I learned/I think/I wonder模式,教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表达观点。
(三)变化3阅读考察对语块的理解
2020年31. The word “intuition” in Paragraph 5 probably means .
A. an ability to understand
B. an interesting experience
C. a chance to win
D. a fair decision
2021年32. The word “transmission” in Paragraph 4 probably means “”.
A. systemB. spread
C. startD. spirit
2022年28. The words “be taken with a grain of in salt” Paragraph 5 probably mean “”.
A. be easily understood
B. not be completely believed
C. be widely spread
D. not be quickly forgotten
【解读变化】以上三道题都是考查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能力,自2022年起难度有所加大。2020和2021年考查学生对单词的理解,而2022年考查学生对词块的理解。
【引导教学】教师要尽量全英文教学,给学生创设英文环境,培养学生的英文思维。对所教的生词和阅读中的难词,教师要教会学生用英文来进行解释。对阅读中的词块及长难句,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英文进行解释。学生要加大不同文体的阅读量,阅读后用英文释义及写例句的方法积累超纲词汇。
(四)变化4阅读出现新题型
2021年2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heading for Paragaph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