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落实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 许静渝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深入贯彻党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着力发展和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英语教学方式,落实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英语的学习质量,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从中学英语教师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落实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问题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中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49-0126-05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自发的、自觉的、积极的学习形式,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照自身的基础、兴趣和倾向进行自我规划、设计、管理、修正、反馈和自我评估的学习活动。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提倡“自主学习”的概念,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各种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构建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思维状态。在此过程中,英语教师的引导是不可或缺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究,从而形成有效的培养模式,促进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长足发展。

一、 为什么要探究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落实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落实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可行性。

首先,中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业;其次,中学生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能力较强,能够自主地选择自己的伙伴,并且能够通过合作和探索来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最后,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控制力和自我评估能力,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程进行监控和评估,从而使自己的学习计划得到较好地执行。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落实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可行的。

(二)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落实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

1. 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模式,可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潜在能力,让学生在接触和利用外部环境的过程中,积极地参与到个人发展的进程中,从而实现身心充分和全面地发展,促进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在“终身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核心因素。自主学习需要主动、自发的学习动机,而学习的动机是对所学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学习前,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在学习任务结束后,学生依据学习的目的,对学习效果做出评估,并根据评估的反馈,对学习计划、策略和学习进程做出相应的修正和改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知识和熟练技巧,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学能力,从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2. 探究自主学习特点,提升综合能力

目前,人们普遍把自主学习的特点归纳为:①主动学习。这是区别于被动学习的最显著特点。自主学习的行为取决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主观能动性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先决条件。②独立学习。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独立探寻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③学习有效性。自主学习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让他们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并有意愿主动地进行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所带来的正面效应也是可持续的,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化。④辩证判断。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我们不能说一个人的学习是完全自主的,或者说完全被动的。因此教师的适当引导尤为重要,在学生迷茫时给予方向和推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更有效率地开展。

了解并运用自主学习特点,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尝试在求学过程中找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总结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个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 中学英语自主学习特点与中学英语教学现状

(一)农村中学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基础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性学习。主动参与是学生实现主动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实践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直接影响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农村中学英语课堂上,学生因为基础极为薄弱,学习英语的热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到厌倦,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没有获得相应的英语知识,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中存在惰性思维

农村中学执教的一些老师长久以来视教科书为主要的知识来源,为了教而教,难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他们忽视了新课标研读的必要性,忽视了接受新理念的重要性,忽视了改变教学模式的紧迫性,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沉浸于对知识的全面阐述,把45分钟的课堂变成一个人的舞台,无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日积月累的枯燥的输入式教育,让学生失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三、 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落实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鼓励教师研读新课标,落实新理念,积极改变教学模式

教师应认真研读新课标,学习新课标精神。英语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明确英语课程内容的选取遵循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原则,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新发展、科技新成果,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三大主题范畴;理清新课程内容的组织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的形式呈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坚持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引导学生在理解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内化语言,在迁移创新中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成为各类评价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自觉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

(二)阅读为引,自主探寻,积累词汇

传统的词汇教学方式通常是由老师首先朗读两三次,其次由学生逐个讲解其含义及用法,最后由学生做笔记。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被动读单词、机械背单词、遗忘率高、不会使用单词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着重改变观念,解决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抛出让学生感兴趣的文本,引导学生静心阅读,推动学生沉入语境,在语境中记忆单词。单个的词汇太过零散,学生记忆不易。如果将词汇与文本结合,让词汇有了一个可以依附的语境,学生在沉迷情境的同时,也能快速提取词汇信息。以文本“Nations wide world of sports”为例,这是一篇报刊阅读文本,短小精悍,适合英语基础薄弱的农村学校中学生。文章首段出现“feast”,该词可作为名词解释为“节日,宴会,使人欢快的事物或盛宴”;作为动词,解释为“尽情享用(美味佳肴)”。结合文本“This year has been a feast for many sports fans. After a short break from the Tokyo Olympics and Paralympics(残奥会),China welcomed its 14th National Games”,文中出现的“for many sports fans, the Tokyo Olympics and Paralympics(残奥会), its 14th National Games”提示学生推测“feast”解释为“盛宴”。当学生想起几场盛大的运动会,必然也能在脑海中浮现这个词。文中出现“compete, competition, competitive”,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词汇,同一词根,不同词性的单词,有助于学生加强词汇记忆。根据这篇文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深入探寻体育方面的词汇。在学生找到零散词汇的同时,教师引导他们分小组,按类别进行一定的修整。举例如下:

Ⅰ. 相关人员

1. 运动员

2. 竞争者,选手

3. 职业运动员/职业的,专业的

4. 裁判,仲裁,调解员

5. 裁判,审判员,法官

6. 训练员,教练

7. 骑自行车的人

8. 队长

9. 赞助商

10. 经纪人

11. 啦啦队队长

12. 冠军

13. 亚军

14. 世界纪录保持者

15. 种子选手

(补充)

Ⅱ. 体育器材及设施

1. 箭,箭头

2. (棒球/板球)球棒,球拍

3. 头盔

4. 球场

5. 体育馆,健身房

6. 场地

7. (露天)体育场

8. 跑道,轨道,田径

9. 游泳池

10. 更衣室

11. 跳台

12. 起点/终点线

(补充)

Ⅲ. 比赛

1. 赛事,事件,大事

2. 锦标赛,联赛

3. 胜利

4. 联盟,社团

5. 协会,社团,联系

6. 应得,应受

7. 击败/战胜

8. 巨大的光荣,荣誉,赞美

9. 荣誉,给予荣誉

10. 决赛,最后的,终极的

11. 奥林匹克(的)

12. 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

13. 在……方面竞争

14. 体育锻炼

15. 打破纪录

16. 刷新世界纪录

17. 代表

18. 增强某人的体质

(补充)

Ⅳ. 运动项目

1. 足球

2. 篮球

3. 棒球/垒球

4. 网球

5. 排球

6. 乒乓球

7. 羽毛球

8. 接力赛

9. 跨栏

10. 跑步

11. 跳远

12. 跳高

13. 竞走

14. 体操

15. 平衡木

16. 跳马

17. 高低杠

18. 自由体操

19. 滑雪

20. 速度滑冰

21. 冰球

22. 拳击

23. 摔跤

24. 推铅球

25. 射击

26. 举重

27. 柔道

28. 自行车运动

29. 马术

30. 跳水

31. 冲浪

32. 帆船运动

33. 游泳

34. 高尔夫

35. 瑜伽

36. 功夫

37. 太极

38. 滑板

39. 慢跑

40. 蹦极

41. 跳绳

(补充)

通过归纳“运动”话题词汇,并在课堂上协作校对,鼓励学生上讲台带读讲解,促进学生在探寻、思考、整理、总结过程中,加强巩固该话题词汇的识记。在词汇规整之后,鼓励学生思考“运动能带给人们什么”,如happy, relaxed, friendly, united, healthy等,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单词造句,表达心中所想所感,深化学生的心理认知“Doing sports will make us keep fit”,进一步探讨“measures to keep fit”。文本为引,层层递进,学生团体作战,一起寻找,一起归纳,一起学习使用单词,一起交流情感……记住的不仅仅是单词、词组、句型,还能记住和同学们一起打拼的经历,提升知识能力的同时,促进综合素养的形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