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引思”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研究
作者: 王亚萍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还肩负着提质增效的任务。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引思”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文章阐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了“让学引思”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方法,旨在为教师提升小学阅读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让学引思”;阅读教学;创新研究
“让学”意味着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引思”即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探索创新有效的教学方式,打造活力四溢的阅读课堂,唤醒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兴趣,进而提升课堂质量,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师是课堂的中心,缺乏趣味性和积极引导
当前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较为枯燥和单一,部分教师是“掌控”学生而不是引导学生。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通过不断提升自己对学生的“掌控力”来实现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气氛也较为严肃、紧绷,学生具有一定的课堂压力,致使其找不到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另外,学习过程中缺乏趣味性和积极性,学生普遍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存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使得自主学习活动开展起来较为困难,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课堂学习形式单一,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不足
当前,小学语文教育还有很多教师停留在教材层面,他们采取传统的、死板的方式来强迫学生进行互动,让教师变成课堂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学习形式单一,容易形成“一言堂”的现象,导致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不足。自主创新意识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导,只有具备自主创新意识,才会在学习中占据主动性,“让学引思”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恰好可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思考和自主解决,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暗示、启迪,发散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
二、“让学引思”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研究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阅读是学生打开知识大门和开阔眼界的重要途径,想要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首先要向学生展示文本魅力,促使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兴趣,愿意主动参与课堂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文字背后的魅力。例如,在《春雨的颜色》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利用小燕子、麻雀和黄鹂对春雨的感悟,为读者展示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美丽景色。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文本内容进行自由想象,将文字转变为头脑中的画面,进而体验文本魅力、激发其学习热情,唤醒其阅读兴趣。对不同类型的文本,教师要进行针对性设计,对精彩段落可组织学生反复阅读,感受作者的情感投射。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及角色扮演,使学生在阅读中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主旨、情感表达以及人物心理。例如,在阅读《扁鹊治病》这一课文后,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分组分析文本的中心思想和内涵,由小组代表阐述讨论成果。然后让每个小组围绕文本内容编排一场舞台剧,通过角色饰演体验人物情绪和心理活动,在唤醒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加深其对文本的理解,使其更有效地进行阅读。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增加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创设情境教学法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通过精心创设情境,借用多媒体和网络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体验,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深入理解文本。例如,在阅读《找春天》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春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在教室中就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创建课堂教学情境,例如在阅读《静夜思》时,由于学生对古诗词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放映相关的电影,再现李白在他乡如何思念故乡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同时通过大屏幕上展示的场景,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其阅读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
(三)注重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掌握技能的主要场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传递大量的学习信息以供学生消化吸收,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观的渠道。因此,教师要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让学生以一种积极、热情、主动投入的态度学习来提升课堂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授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PPT和视频资源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产生视觉上的震撼,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教师再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范读、默读、引读、分段朗读和看视频画面配乐朗读等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和感悟,并充分感受日出时的奇妙景观。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晴天日出的画面、有云时日出的画面,以帮助学生理解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在这种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最后,教师可以集中讲解并总结课程的知识点、易错点和难点,通过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坚持自主探究这种学习方式。
(四)拓展阅读材料,注重阅读指导
在“让学引思”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拓展阅读材料,引入更多样化、具有启发性的阅读材料。除了教材内的课文外,教师还可以引入经典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报纸杂志等,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阅读需求。比如,教师在讲解完《静夜思》后,可以将羁旅怀乡作为主题,向学生推荐《登鹳雀楼》《天净沙秋思》等与其有关的古典诗词,让学生通过反复学习,体会此类诗歌的创作特色和意境特征。在拓展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重阅读指导。通过讲解阅读方法和分析文本结构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另外,教师要强化读写结合,通过仿写和改写等方式让学生表达和创作阅读中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还要经常鼓励学生与同学分享和交流自己的作品,激发其表达欲望和创作热情。
三、结语
总之,在“让学引思”的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进行全面的创新和发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综合素养水平,可以增强他们的文化素质,充实他们的文化底蕴。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系统,从而增强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同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参考文献:
[1] 魏莎莎.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2021(30):176.
[2] 冯兵茂. 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 学苑教育,2019(16):33.
[3] 高玉芹. “让学引思”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9):13+12.
[4] 于萍. 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 新课程,2020(26):178.
[5] 刘丽君.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 新课程,2020(35):172.
(责任编辑:廖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