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中运用地理短视频的实践探索
作者: 本楚岑 余九月 丁志伟
摘 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将在线视频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有效融合,能够给学生带来多感官的学习体验,有利于提升教师讲解知识的深度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其中,“抖音”作为贴近生活的“线上”短视频资源库,其极富吸引力的呈现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沉浸其中,能有效地提升“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效应。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地理教学与抖音短视频相结合,通过搜集、整理与自然地理相关的抖音短视频,探索不同类型短视频融入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实施路径,以期为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路径探索提供参考。
关键词:抖音短视频;自然地理;混合式教学;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3)03-0013-04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将“线上”教学资源与“线下”课堂教学优势相结合的一种融合模式,可提升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创新性思考能力。伴随着教育现代化和地理新课程改革,混合式金课作为教育部重点打造的五类金课之一,能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重讲授、多讲解”的不足,实现课堂翻转和教学模式的改革[1]。趣味化、专业化的地理短视频、微课和知名地理教师的系列讲解视频,作为“线上”地理教学的多元视频资源,吸引了很多初高中教师将其与课程培养目标深入融合,形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课堂师生互动的效率,还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众多的“线上”资源中,抖音短视频因其精确的关键词推荐、简单的操作方式、丰富的内容体系使得教学的趣味性得到提升,吸引了众多教师和学生使用,也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融入地理课堂的重要手段[2]。截至2020年8月,抖音的日活跃用户(含抖音火山版)已超过6亿,专业短视频创作呈现出全民化趋势,这为充实地理短视频“线上”资源库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中地理必修一主要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主,在无法进行野外实践的情况下,单纯靠课堂讲解和案例介绍则显得枯燥和概念化,因此,融入抖音短视频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够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带动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和深入学习。基于此,本文在分析高中自然地理短视频的特点、话题、创作者构成等基础上,剖析短视频融入课堂教学的具体路径,以期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打造优质地理课提供探索性、实操性路径。
一、研究方法
基于2022年8月31日为止的地理短视频数据,本文从四个方面剖析地理短视频的特点。①视频内容分析与数量统计分析:首先基于“自然地理”进行搜索,对产生的词条及高度相关词播放量进行检索,然后对自然地理视频进行数量统计分析和内容分析。②话题关联与案例总结:首先,统计播放量前5名的话题及其所包含的视频总数、播放量、点赞量;同时,根据必修一具体章节特点和短视频类型,进行短视频融入地理教学具体策略分析。③高关注用户分析:首先,统计抖音短视频中以传播自然地理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用户;其次,进一步分析其职业、创作目的、视频风格等;最后,根据高关注用户的视频总数、获赞数、发表频率,分析其传播效率。④典型作品分析:检索与高中自然地理相关的视频,以播放量排名前10的为典型作品,分析其特色及传播量高的原因。最后,基于结果分析,提出抖音视频融入高中自然地理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路径。
二、结果分析
1. 视频统计结果分析
通过检索“自然地理”一词,发现65个高度相关用户,视频总数高达17 671个,视频获赞数高达28.7亿次,粉丝量合计6 030万。根据检索结果,将视频种类划分为地理教学类和地理科普类两种类型(表1)。由表1可知,地理科普类视频数量占比达20.5%,反映其受众类型更多、受欢迎的程度更高,但地理教学类平均单个视频点赞量比地理科普类更多,可得出该类视频热度和认可度更高。
2.话题关联与案例总结
通过检索“自然地理”热门话题,共发现85个话题,涉及教学、自然风光、知识分享等多方面。根据视频总数、播放量、视频总点赞量等统计数据,遴选出前5名进行重点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自然地理”话题的视频总数最多,内容多以传授自然地理相关知识为主,反映关心自然地理知识的人群对该类作品的重视程度。视频总量排名第二的话题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里的自然景观”,该类作品主要以分享自然风景为主,反映出不同地域特色的地理景观对网民具有吸引性。综合而言,自然地理教学类抖音短视频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和趣味性,能够和实际教学相联系,因而普及性很强。[3]
3.高关注用户分析
通过检索发现,中国国家地理景观、环球地理探索等专业化的抖音视频号粉丝量居前列,视频量大且画质高清,深得普通民众喜欢。获赞最高的用户是“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其内容以有趣的自然现象为主,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传播性。粉丝量很高的“地理老师王小明”用户,视频内容将自然地理相关视频和教学相联系,专业底蕴十足,为师生的专业化学习提供了宝贵资源。根据搜索的数据可知,创作用户ID中有“老师”二字的用户有8个,均将地理教学作为自己视频制作的主要内容;其他57名创作者将地理现象作为视频制作的主要内容,在解释有趣自然现象的同时也传播了很多自然地理相关知识[4]。因此,也可将该类用户的作品引入课堂,起到辅助地理教学、传播地理知识的作用。
4.典型作品分析
有关自然地理的视频博主风格多样,所创作的视频各有特色,本研究以播放量最多的十个视频为典型作品(表3),分析其特色及传播量高的原因。
(1)知识讲解风趣幽默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抖音短视频风趣的讲解方式更容易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因而在抖音短视频中点赞量最高的讲解视频中,大多数博主都将轻快的语调和调皮的音乐相结合,迅速将粉丝带入其设定的情境中。如短视频博主“老白渡!”,其视频皆以高中生的角度来解题,其播放量最高的短视频《玄学—地理》主要是以文理科思维分析地理题目的解析思路,再通过“陕西的地坑院里为什么要种树?”这一设问迅速激发用户对于知识的探讨兴趣,从而让学生“深入其境”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2)语言善于设疑引趣
通过提出疑问的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网友的注意力并引发相关思考,因而抖音短视频很容易吸引粉丝进行讨论并形成链式传播,进而达到拓展思维、利于传播的目的,相比于课堂上“一味输入”的教学更易于学生接受知识[5]。如与自然地理相关的抖音短视频中,播放量第二的视频《第八大陆的谜团》直接在视频开始提问“第八大陆真的要出现了吗”,使人们对该知识产生强烈求知欲,之后按照渐进式、求知式、进阶式的思维逐一揭开谜底,吸引了大批粉丝进行深入的专业化学习。
(3)融入地理信息技术
无论是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还是冰川地貌等,经抖音专业化账号的制作,并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清晰地展示,比书本语言更容易让人理解和分辨。因此,和自然地理相关的视频创作者多数都采用图片展示或视频演示的方式进行讲解,极大地弥补了静态知识的不足,将美丽的自然景观生动、形象地呈现在用户眼前。如抖音短视频博主的“地形图看山河”,每个视频都展现了各个地区的详细地图,帮助用户理解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综合地理思维,也有利于结合高中地理知识进行混合式教学。
(4)视频创作贴近生活
每个人所生活的地方就是一个小生态环境,不同的生态环境会有不同的自然景观,因此,基于自然景观制作贴近生活的家乡类视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地和谐观[6]。因此,该类型的抖音短视频创作者往往以生活为载体,让用户在潜移默化中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将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用户“当当地理”播放量较高的短视频《掐指一算就知道还有多久下雨、降温》,以生活中常见的“鱼鳞天”为主来分析和卷积云相关的自然现象,起到了很好的知识拓展作用,因而将其引入高中地理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能达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三、短视频融入混合式教学的路径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共分为6章,每章的重难点知识在抖音短视频中都能检索出相应的短视频。因此,将其中的高质量短视频融入自然地理课堂教学,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深度融合,从而以混合式教学拓展课堂讲解的广度与深度,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能让学生爱上地理[7]。根据检索到的各章短视频数量(图1),结合混合式教学的特点,融入典型短视频作品进行教学(表4)。利用短视频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路径如下。
1.导入趣味化短视频引入新课,提升课堂吸引力
由于地理类抖音短视频具有趣味化特征,因此,在引入新课时导入结合课堂知识的趣味化短视频进行教学,能迅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能迅速切换到地理知识的讲解,从而提升地理课堂的吸引力。因此,讲解自然地理类内容,教师可结合所要达成的课标遴选一些符合课程要求的短视频,通过“新、奇、特”形式迅速拉近学生与知识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注意力。如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可以借助抖音短视频《昨日青空》进行导入教学,不仅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用简单唯美的动漫情境来解释大气的垂直分层,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更大程度地将传统课堂与线上教学相结合,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2.融入质疑型短视频激发探究动力,提升学生创新力
抖音短视频很多是以夸张质疑的形式进行前10秒的导入,因而很多网友容易被该类问题吸引,不知不觉地看完整个视频,因此,在课堂中融入部分质疑型短视频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持续性,能有效提升学生敢于反问、敢于质疑的能力[8]。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融入一些质疑型短视频,通过视频的问题和教师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与创新性思考,从而把地理课堂的师生互动推向最佳状态。
3.嵌入三维地图视频增强体验感,提升空间想象力
三维、立体化的抖音短视频,加上视频创作者趣味化或播音员般的讲解,能迅速让学生 “身入其境、深入其境”,在不一样的视频体验中学到不同空间尺度的地理知识,看到接近真实的地理景观。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融入一些真实感很强、虚拟仿真类三维地图,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进行形象化展示和立体化演示,从而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助力学生形成多维联动的地理空间观。如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其中很多内容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亲眼看到的,因此,使用抖音短视频中的相关内容,能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更有效地学习地理知识。
4.融入生活化短视频专业解析,提升地理实践力
抖音短视频时长短、知识多元且多具有生活化场景,因此,将点赞量高的生活化视频融入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能够很好地避免书本知识的枯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地理实践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采用“当当地理”的一些生活化场景和专业讲解,用贴近生活的视频代替枯燥的文字,让学生看完后“豁然开朗”。同时,通过这类生活化短视频的讲解,让学生产生去实践或者认真观察的欲望,从而提升地理实践力,达到知行合一的培养目标。
此外,“自然地理”作为高一学生学习的地理学科重难点之一,知识涵盖范围广泛且较为抽象,因此,需要教师加强线下的教学指导活动,如采用专业化设备录制微课、组织小组讨论抖音短视频的亮点、深入讲解课堂实验视频等,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进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体验,从而助力“两性一度”混合式教学课堂的打造。
短视频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新媒介,是传递地理知识和进行地理混合式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高中地理教师需要筛选优质的地理短视频优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设计和特色实践活动,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课外活动的有效性和混合式教学的特色,这对加强高中地理教学的信息化、智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彭红梅,罗娅,李佳鑫,等.地理信息技术辅助学科融合教学的适切性与实现路径——以“虚拟野外地貌教学”为例[J].地理教育,2022(5):8-14.
[2] 李裴培.短视频素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20.
[3] 杨志攀.抖音视频入课堂 地理教学获益多——浅谈地理抖音视频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5):66-67.
[4] 张校博,梁彦庆,张露霄,等.“抖音+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探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20(9):55-57.
[5] 余九月,丁志伟.地理类抖音短视频的创作现状及教学融入策略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22(7):47-50.
[6] 王耀平.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地理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地理教育,2022(3):50-54.
[7] 张启翠.短视频资源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下半月),2020(3):25,28.
[8] 王宁.“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2(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