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核心素养目标引领下的热点问题教学设计
作者: 卞晋荣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已成为制定课程教学方案的依据。基于真实情境的创设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而热点问题则是最容易获取的真实情境之一。以央视新闻报道中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为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创设不同情境并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热点问题;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3)03-0021-03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基本理念之一是构建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精选利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要[1]。热点问题作为真实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是高中地理学习中重要的课程资源。本文以央视新闻2022年7月21日报道的“吐鲁番葡萄熟了”为例,围绕高中地理中“农业生产”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将热点问题的重要内容加以梳理,设计教学情境,让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一个情境展开,实现一“境”到底的效果,能让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领会地理知识,发展核心素养[2]。“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主要涉及高中地理“农业”相关知识点。课程标准中关于农业的要求有:①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②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③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形成结构化的核心素养目标体系,有利于实现学生由浅表到深层的学习过程[3]。本节课设计了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表1)。
二、教学思路
本节课以央视新闻中的“吐鲁番葡萄熟了”为真实情境,设置核心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将高中地理中的农业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构建真实情境—地理原理—地理实践学习模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图1)。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如表2所示。
本节教学设计是基于新闻报道中的真实情境,通过各种素材,以问题为导向,设计问题清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通过开展合作探究建构知识体系,分析地理现象,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地理核心素养得到落实。本节课的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经对高中地理中农业知识有了一定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课堂上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建立更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蔡大波.基于社会热点事件的教学案例设计——以湘教版“国际经济合作”为例[J].地理教育,2022(S1):144-145.
[3] 马巍,王民.情境教学的课堂评价与教学改进研究——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方向”为例[J].地理教学,2020(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