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气候类型”的内容比较分析

作者: 李恩仪

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气候类型”的内容比较分析0

随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颁布,初中地理各版本教材都已进行修改和完善。本文以“主要气候类型”为例,比较分析包括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第二版(以下简称粤人民版)、湖南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第二版(以下简称湘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以下简称人教版)在内的三种广东主要使用的版本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对“主要气候类型”的要求是:①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②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③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一、粤人民版

“主要气候类型”在粤人民版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参建议该节教学需3个课时。本节重点是掌握主要气候类型分布,难点是理解气候特征以及影响气候的因素等。

1.教材内容呈现

教材此节包括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气候类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个小标题。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里展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设置3道需要结合地图解答的问答题,文字部分没有直接答案。

“热带气候类型”里罗列四种热带气候,设置3道包括比尔马克和伊基托斯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热带沙漠和热带雨林景观图、热带雨林区一天中天气变化示意图在内的读图分析题。

“亚热带气候类型”里罗列两种亚热带气候,展示上海和马拉加各月气温、降水数据表以及3道表格数据分析题。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里罗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3个主要因素,同时设置3道活动题与之对应。第一题分析对比孟买和摩尔曼斯克的气温降水图;第二题结合亚欧大陆北纬40°~60°附近温带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伦敦、乌兰巴托、北京的气温降水图完成表格和问答;第三题分析山地气候示意图。最后进行知识点归纳总结。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里进行简单文字归纳,设置两个“知识之窗”介绍岭南气候与骑楼建筑、岭南佳果——荔枝,以及一道分析不同景观图片的活动题。

2.教材内容分析

结构方面,本节安排“主要气候类型”内容,细分5个小标题,每个标题下都有简短文字介绍和活动题,部分活动题后有精简知识归纳。

知识点方面,达到课标要求,内容较简单全面。教材正文表述简单扼要,知识点渗透在活动题中。课标第1点“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分布”,集中体现在前4个标题内容中。第1个标题是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活动题涉及高原山地气候和寒带气候;第2、3个标题分别是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类型,这部分内容通过活动题对比分析每种气候类型;温带气候类型在第4个标题里的海陆位置因素内容中,所以主要气候类型在教材里都有涉及。课标第2点“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体现在第4个标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内容中。教材首先通过活动进行探究,再用文字归纳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具体影响。课标第3点“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体现在第5个标题“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内容中,从人地关系角度进行举例说明。

活动题方面,本节共14道活动题,其中10道为读图分析题,涉及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气温降水图分析、不同地区气候对比、景观图分析等,需通过阅读图表进行分析,书本里没有直接答案。

图表方面,共18张图片和2个表格。其中17张图片和活动题相关,包括2张气候类型分布图、6张景观图、2张探究图、7张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另1张图片是“知识之窗”景观图。2个表格分别是气温降水数据表和读图分析空白填表。

阅读材料方面,即“知识之窗”板块,是对知识点的延伸。共有两则,都在第5个标题“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内。

二、人教版

“主要气候类型”在人教版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参建议该节教学需2~3课时。

1.教材内容呈现

教材此节包括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4个小标题。

“气候的地区差异”通过文字概述不同地区气候不同,并提供“柯本和他的气候分类法”阅读材料和活动题。在活动题里,结合例子介绍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再运用气温降水图比较两地气候差异。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运用文字概述气候分布规律,展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温带季风、寒带气候景观图,并附上分布范围、气候特征、自然景观介绍。2道活动题需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2个空白表格。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通过文字归纳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3道活动题中设置2道读图分析题。

“气候与人类活动”运用文字概述气候与人的相互影响,并提供“水稻种植与气候”阅读材料和3道活动题,其中1道是材料分析题。

2.教材内容分析

结构方面,本节安排“主要气候类型”内容,细分4个小标题,每个标题下都有文字介绍和活动题或阅读材料。

知识点方面,达到课标要求,内容基础简单。第1个标题“气候的地区差异”说明气候存在差异,并以地中海气候气温降水图为例,指导学生掌握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方法,学会分析一地气候特征,但没有介绍每种气候类型的特点。第2个标题“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对应课标第1点“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此处没有介绍每种气候类型,只对气候类型分布规律进行简单归纳。第3个标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对应课标第2点“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介绍这3种因素对气候的具体影响。第4个标题“气候与人类活动” 对应课标第3点“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反映人与气候的关系。

活动题方面,本节共9道活动题,其中5道是读图分析题,主要对气温降水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进行分析对比并获取信息。

图表方面,共12张图片和2个表格,其中7张图片和活动题相关,4张为不同气候类型景观图,1张是阅读材料“柯本”人物图。2个表格是需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的空白表格。

阅读材料方面,这一节有2则阅读材料和1则“气候变暖”活动题材料。这些材料都是对知识点的补充,增添科学性。

三、湘教版

“主要气候类型”在湘教版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和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参建议第三节和第四节教学分别需3个课时,共6个课时。

1.教材内容呈现

(1)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此节包括地球形状与气候、地球运动与气候、海陆分布与气候、地形地势与气候、人类活动与气候5个小标题。

“地球形状与气候”设置探究太阳直射与斜射下的温度差异动手操作活动。活动后概述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并设置3道活动题,其中2道读图分析题和1道问答题。

“地球运动与气候”运用文字解释地球运动与气候关系,并配上地球公转示意图,以及“极昼与极夜”和挪威极昼图,设置7道活动题,包括1道读图分析题、1道填表题、1道连线题和4道问答题。

“海陆分布与气候”设置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动手操作活动。概述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设置1道读图分析活动题。

“地形地势与气候”解释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并介绍气温直减率,配上安第斯山脉南段和东西侧景观图,设置读图计算填表2道活动题。

“人类活动与气候”概述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配上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提供“地球在变暖”阅读材料,附上浮冰上的北极熊和北极冰盖变化图。

(2)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此节包括热带的气候类型、亚热带的气候类型、温带的气候类型、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4个小标题。

“热带的气候类型”设置活动题对比四张不同热带气候景观图,介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区,并附上分布图和“地球之肺”“热带草原的干湿季”两则阅读材料。然后是2道活动题, 1道根据四个地方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表格,1道对比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问答题。

“亚热带的气候类型”分别介绍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区和气候特征,并附上分布图和气温降水图,阅读材料为“地中海气候区景观”,并附上景观图,设置4道读图分析题。

第3、4个标题内容结构和前一标题类似,其中温带气候类型的阅读材料是温带季风气候对人类的影响。

此节最后是一幅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3道读图分析题。

2.教材内容分析

结构方面,“主要气候类型”内容被分为两节,且排序上和课标要求不一致。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细分5个小标题,对应课标第2点“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则细分4个小标题,对应课标第1点“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第3点“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每个小标题下都有文字概述、附图活动题或阅读材料。

知识点方面,不仅达到课标要求,还进行补充与归纳。“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节,从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5方面较全面地介绍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使学生对气候形成较为系统科学的认识。其中,“地球运动”部分是教材编排的独特之处,不仅体现课标里“举例说明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对气候的影响”,还体现地球运动内容课标“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公转”。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这一节,突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对区域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单一和综合的气候分布图简洁明了表示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中的10种气候类型和特殊的高山高原气候,同时对各气候类型分布和气候特征进行总结,使学生较好感悟世界气候区域差异。

活动题方面,“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节共有13道书面文字题和2个动手操作活动。书面文字题包括问答题、填表题、连线题等,其中6道是读图分析题,共附图5张。动手操作活动部分包括材料准备、实践过程、实验示意图,对实践活动进行具体指导。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一节共有16道书面文字题,包括问答题和填表题,15道是读图分析题,主要是气温降水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

图表方面,共46张图片,4个表格。“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共13张图片,其中1张实验示意图、7张探究图、4张景观图、1张地形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一共33张图片,其中11张景观图、11张气候类型分布图、11张气温降水图。4个表格是活动题里的填表。

阅读材料方面,“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里有2则,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里有4则。前2则阅读材料作为知识点的补充扩展,而后4则材料则体现课标第3点“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四、三种教材内容的异同

1.相同点

都很好地落实“主要气候类型”这部分内容的课程标准,逻辑清晰。教材内容都包括基础地理知识,基本地理技能和方法,有助于学生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材配图丰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景观图、气候类型分布图比重最大,各种直观具体的图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点,提高读图分析能力。丰富的景观图能增加学生感性认识,体现建构主义思想。同时卡通图片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题不仅紧扣知识点,还偏重读图分析,此举能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图表、对比分析、获取信息能力。

阅读材料作补充。教材都编排了阅读材料,主要分布在“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部分。材料有的是知识点的具体例子,有的是课外知识的扩展,不仅丰富教材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还增添教材的趣味性、生活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