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作者: 党喜奎

 2022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0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4分)

据卫星数据显示,2017年7月,覆盖面积接近6 000平方千米的世界最大冰山(A68冰山)从南极冰架脱离后一直漂泊海上,持续向北漂移,并逐渐靠近南乔治亚岛(图1)。该岛占地3 755平方千米,是世界上98%的南极海豹、约50%的海象和3 000万对繁殖期海鸟的栖息地。2021年4月16日,该冰山向西北方向漂移至南乔治亚岛的东北侧,逐渐破碎成众多小块冰山。4月21日,来自该冰山的众多碎块沿东北方向漂移,逐渐远离南乔治亚岛。据此完成1~3题。

1.该冰山漂移的主要动力是

①潮汐  ②寒流   ③海浪   ④大风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若冰山搁浅南乔治亚岛,将

A.引发岛屿火山喷发

B.威胁浅海磷虾生存

C.延缓海平面的上升

D.阻碍岛上生物的觅食路径

3.卫星监测冰山移动的主要目的是

A.科学预报天气                B.预测海面变化

C.引导船舶航行                D.保护海洋生态

2019年,柳州袋装螺蛳粉成为最受欢迎的地域小吃,2020年,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产值突破百亿元,“小米粉”做成了“大产业”,传统特色产品“蝶变”为“网红食品”。螺蛳粉不仅风靡全国,还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户脱贫。据此完成4~6题。

4.“小米粉”能成为“大产业”的主要原因是

A.技术先进                          B.资源丰富

C.劳动力廉价                      D.品牌优势

5.传统特色产品“蝶变”为“网红食品”的主要条件是

A.消费市场的变化          B.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C.制作技艺的传承          D.包装技术的革新

6.螺蛳粉产业发展推动农户脱贫的直接原因是

A.现代农业的发展           B.餐饮服务业的扩张

C.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D.就业人数的增加

“华西雨屏带”是指位于我国四川省西部地区的一个多雨带,该地区年降水量在1 200~2 000毫米之间,带内分布有3 200种以上的高等植物种类,陆生脊椎动物约600余种,鸟类300多种,这里还拥有大熊猫等27种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图2虚线所在区域为华西雨屏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华西雨屏带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落差巨大           ②山谷多上升气流

③气温高,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④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华西雨屏带生物资源丰富,可能是因为该地

A.地处生物迁徙通道、外来物种多

B.海拔高、多高原地形

C.纬度低、水热条件好

D.地处不同气候类型的过渡带

江苏省射阳县是我国海上风能潜力最大、风场质量最好的县份之一,风电产业发达。南宋建炎二年,黄河“夺泗入淮”,带来了大量泥沙在海区淤积,射阳县域逐步成陆。当黄河北徙,黄河三角洲的泥沙被波浪、海流侵蚀南下,射阳海域继续沉积,滩涂面积增大。2020年,射阳县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海上风电母港,年内运输风电装备大件超400台(套),装机容量达2GW以上,主要发至山东、江苏如东、启东、浙江等地,射阳港年出货量超过全球风电第一大港丹麦埃斯比约港。据此完成9~11题(图3)。

9.与甘肃瓜州县相比,射阳县发展风电的最大优势条件是

A.水陆交通便捷                  B.大风天数更多

C.接近消费市场                  D.滩涂面积较广

10.推断射阳港建设中的不利自然因素是

A.台风灾害             B.泥沙淤积

C.基岩海岸             D.岸线平直

11.射阳港风电超过丹麦埃斯比约港的主要原因是

A.风电产业发展历史悠久

B.开放政策优惠

C.技术先进

D.国内消费市场增长快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12.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盖塔拉洼地地处埃及的西北边缘,海拔为-133米,面积达18 000平方千米,到地中海海岸的距离不到60千米(图4)。洼地多沙丘、稀疏的沙生植物。该国曾计划将这一片荒漠改造成大湖。有两个实施方案,方案一(M),计划开掘60米深的运河水道系统,来连接地中海和盖塔拉洼地。利用该工程发电、渔获、晾晒海盐等,促进经济发展。另一种方案(N)是,引入淡水。通过一条运河输水管道,将洼地东北方向尼罗河三角洲的河水引入盖塔拉洼地,形成一个人工内陆湖泊,改善人居环境。

(1)简析盖塔拉洼地的气候特征。(6分)

(2)说明M方案水能丰富的主要原因。(6分)

(3)推断M方案能够持续发电的自然原因。(6分)

(4)请在M、N两方案中选择你所支持的方案,并阐述理由。(6分)

13.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辣椒性喜温暖,不耐霜冻,忌高温和暴晒,喜潮湿又怕水涝,比较耐肥。最适合温度是白天23℃~28℃、夜间18℃~23℃、空气相对湿度60%~80%时,对辣椒的生长有利。适合在中性和微酸性土壤上种植,要求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和通透良好的砂壤土。湖南年降水量高达1 200~1 700mm,冬季冷湿,夏季湿热,自古就是“卑湿之地”。辣椒种植面积约180万亩,辣椒是省内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年消费辣椒总量300多万吨,有我国最大的辣椒种质资源库,历史上,曾是辣椒向周边省区扩散的重要中心。图5为该省等高线地形图,图6为长沙市气温降水分布图,图7为长沙市日照时数分布图。

(1)简述该省的地形特征。(6分)

(2)推断该省辣椒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6分)

(3)说明该省辣椒生产持续发展的原因。(6分)

(4)分析该省建设辣椒种质资源库的意义。(4分)

14.[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一条2.5千米的红军小道,浓缩着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波澜壮阔。在宁夏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沿着景区内的红军小道走一遭,步步皆历史:“瑞金告别”“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生动再现了长征的18个重要历史场景,该设计荣获中国旅游优质创意建设项目奖。1935年,在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上,诞生了《清平乐·六盘山》这一享誉中外的著名诗篇。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现为4A级景区,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景区不断提升规范化、集约化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指出该景区的游览价值,针对客源市场特点提出景区的发展方向建议。

15.[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炼钢剩下的废钢渣出炉后,常被砂石厂运走,先用球磨机磨制,再用磁铁吸附其中废铁渣牟利。我国某省砂石厂的废钢渣数量庞大,长期堆场、生产,当地居民对废钢渣生产问题反映强烈。生态环保督察部门也指出企业发展中的问题,要求企业停产整改。

简述企业生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

参考答案:1. B 2. D 3.C 4.D 5. B 6.A 7.D 8. C 9.B 10. A  11.C

12. (1)该地区位于北纬30°附近(2分);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2分);纬度低、气温高,气候干旱、降水少(2分) (2)盖塔拉洼地海拔为-133米,与地中海落差大(3分);地中海与大西洋相连,海水水量大,运河净流量大(3分) (3)盖塔拉洼地气候干旱,气温高,蒸发量大(2分);洼地多沙丘,湖水下渗快(2分);每年会消耗掉通过人工运河注入地中海海水的大部分,始终保持两边水面的高度差,维持水电的持续开发(2分) (4)M方案;距离近,投资成本低;海水量大,补给水源足(3分);能发展水电、晒盐、渔业等综合产业,改善局部环境等(3分);N方案;可充分利用尼罗河淡水资源,发展灌溉农业(3分);调节汛期径流量,改善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等(3分)。

13. (1)东部、南部、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北部地势较低(3分);全省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少等(2分) (2)该省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向北敞开的地形,冬春季冷空气南下易进入,受地形影响,降雨多,冬季湿冷,冬春光照弱,病虫害严重(2分);纬度低,夏季高温,不利于辣椒生长(2分);土壤酸性,部分地方土质不好等(2分) (3)该省多山多雾,日照少,天气潮湿,辣椒可以祛湿开郁、抵御风寒(2分);长期形成“嗜辣”的饮食传统习惯(2分);人口多,辣椒是重要的蔬菜,市场需求量大(2分);栽培历史悠久,技术经验丰富(2分);种子资源优良等(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6分) (4)有利于辣椒产业的持续发展(2分);有利于种质资源的保护(2分);有利于增强辣椒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等(2分)。(答对2点即可得满分4分)。

14.学习革命历史、感受革命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2分);吸引游客数量,增加当地收入的经济价值(2分);重走长征路,开展红色旅游的研学价值等(2分)。该景区可成为中老年人重温激情岁月、感怀时代变迁的体验地(2分);可成为青少年学习历史,研学旅行的目的地(2分)。

15.大量占用耕地(2分);造成大气、土壤和水污染,产生噪音污染(2分);破坏生态系统良性循环(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6分)。资源再生利用,生产建筑材料(2分);加强大气等污染的治理,减轻对环境的影响(2分);停产转业等(2分)。(答对2点即可得满分4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