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发现阅读的无限美好
作者: 刘艳梅
江苏省南通市平山小学坐落于素有“江海门户”之称的南通市海门区。2018年,平山小学现任校长陈凤荣获“南通市全民阅读领读者”称号。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热爱阅读的陈凤一直致力于“让师生发现阅读的无限美好”。担任平山小学校长以来,她把自己对读书的热爱、体会和收获,融入到这所百年老校的校园建设、日常教学及阅读推广中。春华秋实,四季更迭,在陈凤校长的努力和带动下,如今平山小学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书香校园。阅读带来的无限美好,让这所朴素的学校充满了诗意,让这里的每一个师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博雅时光”引领阅读风尚
语文教师出身的陈凤爱好阅读与写作。说起和阅读的结缘,陈凤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这得感谢我的职业。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一直是一线语文教师。我想,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肩负着引领孩子们爱上阅读的重任。只有当教师的骨子里浸润着书卷的香气,才能让孩子们真正地爱上阅读……”
因为从小偏科,刚走上教师岗位时,陈凤并没有扎实的文学功底,然而由于工作需要,学校偏偏安排她教语文。上岗之前她有些惶恐,觉得自己不能给孩子们做好榜样。为了胜任语文教学工作,她决定用大量阅读来填补自己的知识短板。她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阅读计划:每个早晨背默一段经典诗文;每个白天挤一节课的时间去阅览室阅读小学语文教学杂志;每晚花一个小时阅读经典文学名著……长期的坚持,让她感受到经典文学中藏着世间最迷人的“暗香”——不管是大江东去还是小桥流水,无论是豪放还是婉约,动人的文字中仿佛蕴含着音律,每每吟咏,文字就在舌尖起舞,馨香弥漫。
为了更好地记录自己的阅读时光,也为了和学生、家长有更好的读书分享、交流互动平台,陈凤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博雅时光”。她在公众号上撰写阅读推广文章,从古代典籍到现代经典,从国学经典到乡土文化,以隽永的文笔、独特的视角,用文字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户。除了深入浅出的文学解读,公众号上还常会出现孩子们稚嫩却淳朴的小诗,朗朗童音的诵读展示……
在陈凤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平山小学的孩子们爱上了经典诵读。漫步校园,孩子们读“樟之盖兮麓下,云垂幄兮为帷”;透过围墙,孩子们读“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走出校门,孩子们读“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不仅如此,一个个家庭也在“博雅时光”的引领下,诵读着“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诵读着“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大家静心阅读,有时还会用文字分享生活中的趣事。陈凤相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认同与支持,可以给予孩子们源源不断的阅读动力。
2017年4月,“博雅时光”被评为“海门市全民阅读优秀项目”;2018年,陈凤被评为“南通市全民阅读领读者”,《南通日报》专版刊登了她的领读故事。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博雅时光”,接触到了更多的文学经典,在阅读中遇见一方美好天地。
“好书名片”浓郁校园书香
阅读让陈凤的性格变得沉静、悠然,她把这份独特的诗意带到了校园建设中。记者跟随着陈凤的脚步,走在平山小学的校园,仿佛身处一个经年的、小巧的植物园。学校的主干道、花园里、操场边,处处是香樟树,粗壮、繁茂、葱绿,自带清雅的香气。不管是寒雨里,还是春风中,校园里的香樟树始终是同一种姿态:绿叶浓荫,默然无语,守候四季。历经百年文化积淀,平山小学的香樟树仿佛也沾染了浓浓书香。
平山小学香樟树大道的繁花嫩叶间,有许多塑封的“好书名片”,每当微风拂过,这些“好书名片”仿佛在向孩子们招手,儿童与好书有了最美的初遇。陈凤告诉记者,这是她和学校语文教师共同打造的“新书初遇”课程:她经常带着语文教师一起深入阅读儿童书籍,讨论、挖掘书中的亮点,以便给孩子们推荐适合阅读的好书。
“樛枝平地虬龙走,高干半空风雨寒。”走在高大繁茂的香樟树下,陈凤吟诵起宋朝诗人舒岳祥的《樟树》。“香樟树是恣意生长的植物,气势雄伟却也清幽诗意。我希望平山小学的每一位师生都能坚持读书,爱读书的人,灵魂都自带香气,安静读书的样子,就像香樟树一样静美。”如今,香樟树已经成为平山小学的阅读文化标识,“快乐阅读,做一棵书韵馥郁的香樟树”是全校师生共同的阅读信仰。正值午休时间,在我们身旁,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围坐在古老又巨大的香樟树下,感受着花草的馨香,聆听着树间的鸟语,捧着书静静阅读。
遍布香樟树的校园是师生们畅享读书时光的自然乐园,而无限拓展了时空外延的“图书馆”,则是陈凤为打造“书香校园”做出的另一番悉心规划。
博尔赫斯在《关于天赐的诗》中写道:“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陈凤认为,传统的学校图书馆在开放时间和使用空间上局限较多。她尝试着做了一些改变:平山小学的图书馆除工作日外,还在双休日向学生家庭开放。学生凭电子借书卡就可以带着家长一起进馆,亲子共读;除了原有的校图书馆,每个班级都建设了自己的“班级书吧”,学校精选复本满50本的书籍,绘制了“师生阶梯共读地图”,定期把共读书籍分发到“班级书吧”;在提供“心聊”服务的“成长中心”,新开辟了“悦心书吧”,精心挑选了《我很害羞》《我很胆小》等治愈系书籍,在柔软的拼图地毯上,学生们靠着抱枕,或坐、或趴,治愈的故事暖暖地滋养着童心。
每天中午,伴随着舒缓的轻音乐,阅读口号“快乐阅读,做一棵书韵馥郁的香樟树”欢快地响起,全校师生开始静悄悄地共读。廊道、花园、图书馆、“班级书吧”……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静心阅读,处处是小书迷们的天堂,阳光下的平山小学书香氤氲,静谧而又生机盎然。
“童化阅读”滋养诗意童年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陈凤的语文教学和阅读指导具有鲜明的“为儿童”的使命感:儿童爱读什么?儿童该怎么读?怎样让儿童爱读?她一直在思考着。她始终相信,阅读应该为儿童的生命成长积聚正能量,由此想到了孩子们最爱读的童话:童话的真,能浸润孩子们的心灵;童话的美,能陶冶孩子们的情操。自2005年以来,陈凤提出了“童化阅读”的口号,强调阅读要注重儿童立场,希望通过“童化阅读”的实施,温润每一个孩子的童心,滋养每一个孩子的童年。
儿童最爱读什么?就从什么开始读。根据儿童的阅读心理和喜好,陈凤从童话故事、绘本阅读开始,为孩子们开启阅读新天地。为了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她和学校的语文教师们,带着孩子们一起读童话、讲童话、绘童话,一起创编童话剧本。童话剧,是语言、音乐、舞蹈、美术、灯光、音响、道具等多种元素的综合。在完成每一台童话剧的过程中,孩子们都需要在教师和家长的协助下,亲自参与到道具准备、舞台设计、人物造型、表演排练等多个环节。童话剧给予了孩子们充分表演的时空,让孩子们的手、脑、身、心得到充分的解放,产生源源不断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创造中成为精神丰富的人。
为了让每个年级的孩子都有适合表演的剧本,近年来,陈凤利用课余时间,亲自组织编写了经典儿童剧本集《月光下的长笛》、乡土童话剧本集《陌上花开》等。这些剧本有的来源于孩子们爱读的经典文学作品,有的来源于现实生活;有她带领教师团队一起编写的,也有和学生们共同创编的……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些剧本,一次次走上舞台,在别样的故事里体验着百味人生。
为了更好地开展“童化阅读”,陈凤坚持每年开展“童话节”活动,平山小学的孩子们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享受着隆重的庆典,走进童话般的阅读生活。多年来,陈凤编排的儿童剧多次获奖:小演员顾久煜参加表演的《小兵张嘎》获得了全国金奖,主演的话剧《回来吧,宝贝》在全市公演……
阅读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事,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陈凤提出“以‘诗’为媒,五育融合”。在她的倡导下,学校倾全校教师智慧,研发了“诵诗、赏诗、写诗、画诗、咏诗、舞诗”六大精品阅读课程,将文学、艺术、实践巧妙融合到一起,让每一个孩子在生活中发现诗、创造诗,让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充满着诗意。
学校邀请原国家督学成尚荣,著名诗人金波、方素珍、圣野、雪野等来校与孩子们畅谈读书、诗歌;“新春诗会”“平小诗词大会”等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展示平台。近年来,平山小学的学生在各级各类杂志发表了上千首儿童诗。
一批批孩子从童话剧舞台走了出去,一首首儿童诗陆续发表……陈凤给予孩子们的是一个起点,让他们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享受充满诗意的人生。孩子们由内而外焕发出的艺术气息和生命活力,正是阅读带来的无限美好。
午后的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间隙,斑驳落在地面,香樟树叶在温暖的微风中沙沙作响,陈凤情不自禁地朗诵起孩子们喜欢的诗《爱读书的树叶》:
爱读书的树叶,
捧着阳光读,
一天一遍,
读得兴奋满脸……
当书香浸染树叶,树叶仿佛有了灵气;当书香润泽生命,生命便充满了诗意;当书香溢满校园,阅读带来的无限美好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弥漫——这是陈凤为之努力并正在实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