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技术,建构魅力音乐课堂

作者: 张耀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上的运用也越来越频繁和深入。小学音乐教师既要充分深入了解和学习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也要熟知音乐学习特点,将二者有效融合,丰富音乐教学方式,拓宽学生音乐视野,构建有魅力的小学音乐课堂。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情境教学可以让情境更直观、更生动,也更易于快速吸引学生的关注。音乐学习除了唱歌,还有鉴赏、乐曲学习等,内容丰富多彩,既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也可以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放松自我、表达情感等。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在教学中激趣,可以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以情境激趣。

例如,在教学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月光下的凤尾竹》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极富傣族风情的歌曲,歌曲运用葫芦丝演奏。首先,教师以《月光下的凤尾竹》作为背景音乐,向学生展示云南竹海、傣族风情等图片。直观的图片冲击加上背景音乐的衬托,学生快速进入情境学习。其次,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听着背景音乐,你想到了什么画面?”由此,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起来。最后,教师继续用多媒体技术呈现葫芦丝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葫芦丝中的哪一部分是用竹子做的。学生在互动中进入主题学习。

由此可见,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带领学生入境学习。直观的呈现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也让教学更直观生动,更利于学生吸收,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歌唱教学

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以自己教唱为主,形式较为单一,也难以真正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深入,教师可以巧用其辅助歌唱教学,既能轻松化解教学重点难点,也能让歌唱教学更生动有趣。具体实践中,教师需要依据歌唱教学需要,思考如何呈现、如何辅助教学,才能最大化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价值。

例如,在教学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东方之珠》一课时,教师巧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歌唱教学,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歌曲《东方之珠》的MV,第一遍让学生学会聆听歌曲,通过直观的MV画面感受歌曲传递的内容。其次,教师让学生跟着MV学唱歌曲,表达出其中盼归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在难点地方反复教唱,让学生学会歌曲。最后,在学生学习完后,教师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跟着歌曲旋律一起齐唱歌曲《东方之珠》,以了解学生的熟悉程度。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快速掌握了歌曲内容,学会了歌唱。

由此可见,歌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层层深入引导的方式,化解教学难点。多媒体辅助教唱,并不是教师完全不唱,而是通过交叉的方式,让歌唱教学形式更丰富。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教师应结合音乐教材和学生实际音乐水平以及学生发展需要,引进丰富多彩的音乐内容,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空间学习无限的教学内容,最大化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瑞士山歌》一课时,教师可以巧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首先,教师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线上领略欧洲国家瑞士的优美风光,拓宽学生视野,学生通过画面感知瑞士,形成初步印象。其次,教师引出《瑞士山歌》,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约德尔唱法,让学生通过音频播放以及现场讲授的方式,感受和了解其唱法的特点与魅力。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播放其他运用约德尔唱法的歌曲,强化学生体验。最后,教师让学生分享见解,如约德尔唱法的特点是什么,等等。互动教学方式让小学音乐课堂更加活跃。

由此可见,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引进音乐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内收获更多丰富多彩的音乐内容,也让音乐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从而促进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以及教学需要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

四、巧用多媒体技术,提升鉴赏能力

鉴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音乐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唱歌,还融合了鉴赏。小学生年龄小,音乐视野有限,对很多作品没有深入的了解,因而也难以体验到音乐学习的魅力。为此,小学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鉴赏教学重点难点,与学生一起互动学习音乐作品,给予学生平台,让学生在无束缚的环境下分享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见解,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波兰舞曲》一课时,教师巧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鉴赏教学,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波兰舞曲》是著名作曲家肖邦的作品,作品采用钢琴独奏形式,魅力无穷。为了培养和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教师利用PPT形式带领学生学习作曲家肖邦以及《波兰舞曲》的创作背景,增强学生对创作者的背景了解,奠定其作品鉴赏的良好基础。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波兰舞曲》,并在播放结束后与学生互动:“欣赏这首舞曲,你觉得它展现的画面是什么?其情感是怎么样的?”有学生说:“感受到一个英雄形象。”有学生说:“音乐强而有力,表现出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最后,教师引出“ABA”三段体的乐曲结构,再次引导学生分段欣赏。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以互动方式引出作曲家简单的背景介绍以及《波兰舞曲》的创作背景,奠定鉴赏基础,再利用多媒体播放舞曲引导学生互动鉴赏,分享见解和看法,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在分享中成长。

五、巧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课堂互动效果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音乐课堂应是师生、生生交互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更有活力,也更有效。传统的音乐课堂交互以师生问答互动为主,形式较为单一。但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将其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增强与学生的课堂交互,以多样的形式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也让课堂交互形式更为丰富。学生有兴趣参与音乐课堂,学习起来也会更加有效。因此,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交互方面进行创新,以提高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上的运用效果。

例如,在教学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跳吧!跳吧!》一课时,教师巧用多媒体技术,增强与学生的课堂交互性。教师首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歌曲《跳吧!跳吧!》,并让学生交互分享其展现的画面。其次,教师将音乐课堂与舞蹈相融合,即利用多媒体播放《跳吧!跳吧!》,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表现的画面内容等,以舞蹈的方式展现出来。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主动加入这样的交互活动,用舞蹈动作表现歌曲画面以及传递的情感,将音乐课堂推向高潮。这样的交互活动效果非常好,学生也在活动中体验了音乐与舞蹈融合的乐趣。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以多媒体技术作为依托,带领学生学习完歌曲,再播放音乐,让学生结合对歌曲的理解,用舞蹈的方式表现歌曲画面和音乐情感,增强音乐课堂交互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音乐学习内容。

总之,多媒体技术能够丰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但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学会合理科学地运用其辅助教学,不能“过度”,以免适得其反。此外,教师还必须不断更新学习,真正学会善用、巧用多媒体技术,构建高效的魅力音乐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常乐小学)

(责任编辑张妤)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